APP下载

基础医学教育与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

2012-01-27徐冶李质馨于洋刘师兵方青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8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医学教育科研项目

徐冶 李质馨 于洋 刘师兵 方青

1,吉林医药学院医学科研实验室,吉林 吉林 132013

2,吉林医药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基础医学教育与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

徐冶1李质馨2于洋1刘师兵1方青1

1,吉林医药学院医学科研实验室,吉林 吉林 132013

2,吉林医药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长远发展的基石,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的医学教育中忽略了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本文就抓好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关键环节进行归纳总结,与从事基础医学教育的同行们交流探讨。

基础医学;科研素质;培养

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从其职业性质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职业医生,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去路。他们从事医疗实践,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另一类是医学科研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医学科研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推进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实验依据或理论基础。医学生毕业进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医院后,发展成为两种类型的医生: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医疗工作的医生;另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而医疗工作却被边缘化了的医生。无论对于将来发展为哪一种类型医学人员的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的学习都是为学生长远的发展提供基石。基础医学的研究水平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水平决定了一所医学院的医学科学水平。因此,医学基础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对医学教育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学教育的水平[1]。由于向医学生讲授临床前课程的许多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缺乏兴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常常简单化及说教式的方法来讲授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使得学生对于人体结构、机能及病理生理反应的复杂性缺乏认识,这就造成学生在面临具体临床疾病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与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的简洁单一性不相一致,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的脱节[2]。医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科研素质训练和培养。

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成为哪种类型的从业人员,其扎实牢固的科研素质对于其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只重视教学,而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医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未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当代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3]。做好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工作应当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 营造重视科研的学术氛围

1.1 具备全面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

科研素质氛围的提高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吸引与稳定科研人才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4]。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发现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如高学历的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同时,加大本校教师的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出外进修、攻读学位或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优厚的任职待遇,如给予充足的安家费,解决配偶就业问题,这样抓住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心,才能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心为院校的科研工作积极投入和奉献。

1.2 制定奖励政策促进高等级科研项目立项

科研项目的开展是科研工作的具体载体。对于成功申报获得立项的高等级科研项目,给予负责人和团队适当的奖励,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立项热情。如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给予重奖,省市级项目给予科研经费配套拨款。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解决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配套,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

1.3 建立及运行科研实验平台

成立科研实验中心,集中资金购置大型先进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专人负责。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仪器使用率,充分发挥集中优势,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5]。

1.4 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科研学术活动

以各学科为依托,利用各自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积极支持学科申请主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为学术会议的承办提供便利条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发动本校的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开展专题讨论,促进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2.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

基础医学教育中,其理论与实验教学都涵盖了各学科发展中的知识积累过程和实验技术进展。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中,重视绪论或导论中的医学史或学科发展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背景,使得学生对于每一门课程的学科研究进展有清晰的认识。注重学科研究进展过程中各种革命性的经典实验技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中适当加入名人典故的介绍,如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者及其贡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正确的操作手法是做好科研实验的基础,是良好科研素养的点滴积累过程。实验课带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手法,如实验用具和用品的正确拿取方法,样品和试剂吸取和加入的动作要领,目测观察时的角度等。同时,要强调实验室安全,教会学生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做好实验保护。

3.提供医学生科研实践的机会

3.1 建立面向大学生的专项科研基金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采用公开辩论竞争的方式进行项目选拔立项。由学生自己完成项目的选定、实验方案确立、具体实施,实验结果获取和分析,并最终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立项、实施、结题全过程的机会。

3.2 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实验工作

对于已获得科研立项的老师,可以要求一个课题组吸纳2~4名本科生参与其实验研究工作。一方面,可以为项目组的老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减轻工作量;另一方面,大学生们通过具体科研课题的实施,亲身经历科研实验的操作过程,促进了其科研素质的养成。通过参与课题组的学术讨论,提高大学生的学术理论知识;同时,学习具体实验项目的操作和流程,培养其动手能力;在得到初步的实验结果后,与老师和研究生们探讨其成因和意义,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对于其日后的职业生涯意义重大,无论其成长为临床职业医生,还是成为医学科研工作者,甚至医学科学家,都必须具有扎实的科研素质作为基础。充分重视医学教育中的这一环节,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科研学术氛围;在基础医学教育中激发医学生的科研兴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学生们的科研实践提供机会。这必将为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创造条件,有利于他们科研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1]范少光.关于医学基础教育的几点思考[J].医学教育,2005,1:13~14

[2]Weatherall DJ 著, 梅人朗 编译. 20世纪本科生医学教育中的基础医学课程[J].复旦教育论坛,2006,4(4):81~85

[3]吕祥,胡国华,刘静,等. 关于培养当代医学生科研素质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167~1169

[4]王晓燕,冼绍祥,黄可儿. 加强科研管理强化重点学科建设[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1:19~20

[5]陈容容,石雪芹,张金红,等. 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 提升教学科研整体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200~202

G40-011

A

10.3969/j.issn.1001-8972.2012.08.174

徐冶,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病理生理学;

李质馨,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殖与肿瘤。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医学教育科研项目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Therapeutic efficacy and safety rating of Tui-Pushing chest-back manipulation for children with cough variant asthma
基础医学背景下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围绕科研项目建立定密管理框架的探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航天科研项目评审工作的思考与探索实践
科研项目需求变更与风险管理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