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篮球教学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与防治

2012-01-27段丙政

中国科技信息 2012年13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心理障碍体育课

段丙政

黑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哈尔滨 150027

篮球教学中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与防治

段丙政

黑龙江科技学院体育部,哈尔滨 150027

通过对篮球教学中学生消极情绪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预防和克服的方法,旨在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篮球教学质量。

篮球教学;消极情绪;产生原因;防治方法

在篮球教学中,通常都会遇到学生消极对待学习,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情绪抑制,勉强应付学习,不愿思考和掌握动作要领,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引起对体育课的厌倦情绪。究竟学生的烟卷情绪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又是如何预防的呢?下面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1 学生消极情绪的心理机制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的消极情绪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在的因素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就是说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1.1 心理障碍在篮球教学中的含义

心理障碍是指外界环境的变化和集体内部状态所找成的心理活动上的变化、紊乱、和失调,并妨碍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体验。篮球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是指体育学习中影响个体发育、正常学习和体育效能的消极因素

1.2 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

篮球教学学生所反映出的心理障碍问题受两个方面因素影响。

一方面,受日常个人心理因素的影响,它往往来源于体育课以外的其他学习、生活或对体育课认识偏差的矛盾中,如频繁的考试、学习上的挫折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心理素质差,个性特征不稳定,那么消极情绪就有可能带入到体育学习中。

另一方面,受篮球教学中教师的心理品质和自身的身体素质基础方面影响。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教师情绪不稳定将惩不明,体育基础差的学生的不到及时的帮助合理解,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求知欲望,以至于影响他们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

2 导致学生心理障碍及产生消极情极的因素

在篮球教学中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较多,下面就教学活动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加以研究

2.1 学生方面

2.1.1 过度焦虑或紧张

焦虑是一种实际上类似担忧的反映,或是对当前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的威胁的任何情景具有一种担忧的反映倾向。紧张是指心理各因素的紧张度超过了体育运动的需要,产生阻碍作用的状态。由于学生从中学进入大学,思想负担过重,心理承受能较差,身体素质差,运动水平,技术动作本身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复杂性,容易造成失误或受伤,就会使学生过度焦虑,过于紧张,也就会使他们动作变形,发挥不出最佳水平。

2.1.2 胆怯心理

篮球教学中,学生学习胆怯的主要特征是对某些动作容易产生害怕和退缩的行为动机,练习时表现缩手缩脚。这类学生往往觉得自己技不如人,自卑、怕人耻笑,每次练习都要求被保护。他们即使顺利完成动作,但仍担心下次完成不了新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忧心忡忡,这种异常心理往往多发生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身上。

2.1.3 缺乏学习兴趣,产生逆反心理

学习兴趣也就学习是内驱力,是学生主动性的源泉。教学内容的枯燥,会造成学生情绪不高,态度冷漠,也慢慢成为他们的心理障碍。教师因为主管原因,不热爱本职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注意言行,体育课缺乏生机,没有新意,致使学生厌倦心理。再加上教师不循须善诱,态度强硬,于是伤害了学生脆弱的自尊心,产生的逆反心理。

2.1.4 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在文化课学习当中,由于各门课程学法类似,因而积累了有效方法。而篮球教学中,学习和掌握技术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对这一课程学习规律难以掌握,加上本身运动能力的局限性,因而难以领略学习的兴趣和成功的喜悦。势必造成身心的疲劳,消极对待体育课。

2.2 教师方面

2.2.1 课堂行为不当

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备课,热情不高,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更懂得自尊自强,如果教师言语不当,伤害了学生自尊心,那么学生更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要,也是使课堂教学失败的原因之一。

2.2.2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发现在篮球教学中,教师讲解单调、手段重复、内容缺乏新鲜感,都使学生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反而情绪不高。

2.2.3 教法不当

教法不当表现在教法单一化,教学进度无序化,以及教师水平程度高低等方面。如:教法单一,没有合理的教学环节,新颖的培养技能的方法,使学生感到乏味。

2.3 教材方面

在教材选用上,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实行一刀切,都要求一样,使素质差异转化成能力差异,导致素质差的学生跟不上,素质好的学生“吃不饱”感到厌倦。

2.3.2 教材与自然环境的矛盾

选用的教材在与天气、场地、器材等方面产生矛盾时,如风、雨天练球、多人共用一片场地,都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2.3.3 教材适用性

从中小学到大学学习内容雷同,讲解教法又没有新意,学生自然引不起兴趣。

3 心理障碍的防治

3.1 篮球教学中的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指运用科学知识,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别人解决心理矛盾的活动。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辅导,通常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帮助。它与心理咨询相似都是解决情感、意志等方面心理矛盾的活动。

3.1.1 辅导方法

篮球教学心理辅导主要通过耐心的劝导、疏导,时期心理放松,情绪稳定,慢慢地解开心理上的疾病,将心理上的疾郁进行有益的宣泄。开展心理辅导可使用下列方法:

顺理法:对有自卑心理障碍的学生,可通过寻找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理由和语气来减轻其心理负担,尽量使他们树起自信心,最终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

反问法:当学生产生抑郁、情绪低落、厌烦等心理障碍时可以指导学生换一种角度思考问题,或以身作则开导他们,这样能促进师生关系,并使他们保持心态平衡。

激励法:教师针对学生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使自卑恐惧等心理被排除,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2.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科学化。

3.2.1 降低难度法。

在不改变动作结构的情况下,改变学习环境、练习条件、降低机械难度,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完整技术动作。

3.2.2 保护帮助法

在教学中,要有准备、由重点的做好学生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加强安全措施,不同水平的学生要不同对待。

3.2.3 言语刺激法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用适当的语句对学生的练习给予肯定的评价,或用简短的语言提醒学生动作用力时机、方向和动作的幅度,帮助学生分析动作失败的原因和指出克服的方法,使学生心理状态得到调节。

3.3 加强学生体育学习的心理训练

通过心理训练来调节心理状态是排除心理障碍众多方法中的又一个重要手段,为了防止心理障碍出现和发展,措施如下:

3.3.1 呼吸调整法

学生由于紧张、恐惧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可以让学生有意识的防慢节奏深呼吸,以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

3.3.2 动作想象法

教学中应善于抓住时机,针对复杂技术的、动作难点,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脑中重复出现正确动作形象并体验成功完成动作时肌肉用力的感觉,提高动作的练习效果。

上述集中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因具体情况而定,对于一个班级整体来说,集中方式同时采用比单一采用效果好。对个别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某一种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和热情参与篮球教学。

[1] 江一明主编.教师的语言修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P203~P267

[2] 李思晴主编.体育教学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P338~P409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3.121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心理障碍体育课
静心
测试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幸福:消极情绪的积极作用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体育课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