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图式理论与俄语阅读教学
2012-01-27何亮
何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简析图式理论与俄语阅读教学
何亮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
阅读课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课程,在俄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俄语教学的需要。本文从图式理论角度分析了学生在俄语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师应如何在俄语阅读教学中灵活运用该理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图式理论;问题;俄语阅读教学
阅读课在俄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用图式理论探讨俄语阅读教学方法和途径,将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
1 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首次提出的。1932年英国心理语言学家巴特利特第一次使用了这一概念。而所谓图式是指以等级层次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中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蓄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组织,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在图式中每个组成成分构成一个空档,当图式的空档被学习者所接受的具体信息填充,图式便实现了。这种阅读过程是自上而下”的主动“猜测-证实”的过程,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需要将输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入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而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图式才能起作用,完成信息处理系列过程。
根据图式理论,决定阅读能力的三种图式是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构成阅读材料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内容范围的有关背景知识。结构图式是指读者对文章逻辑结构、修辞方面的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图式,阅读就会产生片面性。三种图式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读者大脑中的图式越多,对文章的理解就越正确、透彻,阅读能力也就会越强。因此,在教学中对同一篇阅读材料,应兼顾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只有这样,才会产生高效率的阅读理解。
2 学生在俄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2.1 词汇量少,阅读量不足
词汇量和阅读量少是影响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课下不能主动学习,懒于积累单词,阅读面窄,导致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差、阅读效率低。
2.2 对文章的逻辑结构缺乏认识,阅读技巧比较欠缺
学生不能针对文章的体裁特点进行分类阅读,不善于捕捉阅读中的信息,对关键词和主题句把握不正确,在阅读中缺乏猜词技巧和对长句或难句的语法和逻辑分析技巧,致使阅读效果受到影响。
2.3 背景知识缺乏,知识面不宽阔
学生不喜欢读课外书,不喜欢浏览网页,对俄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极少关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造成背景知识严重缺乏,制约了阅读的效率。
2.4 受不良阅读习惯和思维制约
学生在阅读时精力不集中,养成用笔指着词进行阅读的习惯,阅读速度大受折扣。由于在阅读时针对的是词,便会形成对语篇缺乏整体的理解或重复阅读的不良习惯。有的学生在阅读中喜欢出声读,或碰到不认识的单词不是运用猜词技巧去快速大胆进行猜测,而是过分依赖词典,还有的学生不注意对全文的整体理解,不注重用俄语进行思维,过分依赖母语,试图通过字字对译进行篇章理解,造成阅读整体速度和理解程度受到制约。
3 图式理论对俄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在俄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
首先,语言图式上,学生需要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扩大阅读量,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脑中的语言图式。在词汇积累中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可以将进行课证融合,补充四级阅读题和国际商务俄语中级阅读题,促使学生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选取拓展材料,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当然,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脑中已经形成的语言图式的激发。有时学生虽然脑中已有了图式,但是由于没有激活而无法达到理解的目的。虽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环节,但教师要善于将词汇积累技巧传授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猜词、用词,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巧时,教师要创造机会在课上随时激活学生的语言图式。
其次,结构图式上,鉴于学生对各类文章的结构分析和概括能力普遍比较低,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图式推断和猜测能力。在俄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各种体裁文章的逻辑组织结构、主题句位置、过渡句特点、长句翻译规律等重点讲解。教学中明确训练任务,注重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结构规律,注重对学生推断和猜词能力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激活并运用结构图式的能力。
再次,内容图式上,注重让学生积累背景知识。如,俄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信仰、生活习惯、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尚未具备的内容图式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建立并填补某种特定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养成对俄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时时关注的良好习惯,积累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的内容图式。教师在俄语阅读教学中仍要注意对学生内容图式的建构和激发,以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最后,综合运用三种图式,改变不良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快速完成阅读。
改变指词读、出声读等习惯,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首先,引导学生预读。阅读是一个不断预测或证实这些预测的复杂过程。当大脑接受文字信息时,会做出一系列的判断、推理;随即,它会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寻找有关信息来证实这些判断是否成立。通过预读,可以帮助读者探索性地推断出一篇文章可能涉及的内容,并促使读者积极思维,有效地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大大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其次,可引导学生略读。略读是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进行阅读,迅速获取文章大意或是中心思想,从而在短时间内激活大脑中相应的图式。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与题干不相关的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最后,让学生学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主题把问题定位于某个小标题部分之下,再在该部分根据题目的关键词(如专有名称、数字、特殊标点符号等)精确定位,分析词汇、长句及语法修辞等关系,确定题目的正确答案。
结语
图式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理论,充分调动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构建学生脑中新的图式并激活已有的图式,从而有效地理解获得的信息。教师在俄语阅读教学中应充分运用任务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并激活图式,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粱玉,图式理论对阅读理解测试的启示[J].中美英语教学,2006,(10).
[3]刘宜,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西部科教论坛.2009.9
何亮,1984年4月出生,毕业于吉林大学俄语系,研究生学历,现于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学院任教。
10.3969/j.issn.1001-8972.2012.1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