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洋葱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2-01-27魏照信夏成明王学强荆爱霞

中国蔬菜 2012年1期
关键词:黄皮河西走廊洋葱

魏照信 夏成明 王学强 荆爱霞

河西走廊洋葱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魏照信 夏成明 王学强 荆爱霞

魏照信,副教授,甘肃省酒泉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市解放路36号,735000,E-mail:jqweizx@163.com

夏成明,通讯作者,甘肃酒泉农业科学研究所,甘肃酒泉735000,E-mail:jqth2008@163.com

王学强,荆爱霞,甘肃酒泉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河西走廊无霜期短、降水少、气候干燥,生产的洋葱品质佳,干物质含量高,适合鲜葱出口和脱水加工,“酒泉洋葱”被甘肃省商务厅确定为全省洋葱的统一品牌,良好的地域条件使“酒泉洋葱”享誉国内外。河西走廊地区生产的洋葱约20%用于脱水加工出口,80%作为鲜葱用于内销和出口,主要销往北京、香港、山东、广州、新疆等国内市场和俄罗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外市场。虽然河西走廊洋葱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起伏不定,2011年又遇到多年未有的价格挑战和压力,但洋葱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种植模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量,正确引导,做好市场预测,降低风险。

1 河西走廊地区洋葱生产现状

1.1 种植地域集中,品种区域化明显

甘肃洋葱种植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地区,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以红皮洋葱和黄皮洋葱为主的两个洋葱主产区。白皮洋葱主要用于脱水加工,由于产量偏低、经济效益低,年种植面积约66.7 hm2,生产规模逐年下降。

1.1.1 黄皮洋葱生产区域 河西走廊地区黄皮洋葱生产区域包括嘉峪关市新城乡、文殊乡,酒泉市肃州区银达乡、总寨镇、下河清乡、清水镇、金塔县、玉门市赤金镇等;张掖市高台县、山丹县等;武威市民勤县薛百乡、重兴乡、长城乡,永昌县朱王堡镇等;白银市景泰县等地区。这些地区多是山间盆地,海拔1200~1500m,属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灌溉主要依赖于当地的地下水和发源于祁连山的各条河流,是河西走廊地区优质黄皮洋葱主要生产区,年种植面积1.73万~2.55万hm2。

1.1.2 红皮洋葱生产区域 红皮洋葱主要用于鲜食,不适宜加工,市场需求量较小。加之种子价格高,100g红皮洋葱种子零售价格在700~1100元,年种植面积较小。在2006年以前,年种植面积约0.1万hm2。2006年以后迅猛发展,种植区域主要是民勤县薛百乡、重兴乡及周边地区,嘉峪关市新城乡,肃州区银达、果园、三墩、下河清等乡镇,其他地区有零星种植,年种植面积0.33万hm2

1.2 生产规模增长迅速,黄皮洋葱占据主导

河西走廊洋葱种植规模增长迅速,1998年仅有0.07万 hm2,2006达1.73万 hm2,8年增长2371.4%,2011年再创新高,面积达2.55万hm2,较2006年增长47.4%,年均增长8.9%。其中以酒泉、金塔、玉门、嘉峪关为主的酒嘉地区,种植面积1.22万hm2,其中黄皮洋葱占95%;以重兴、薛百为主的民勤地区,种植面积6700 hm2,黄皮洋葱和红皮洋葱各占50%;朱王堡镇、高台县、民乐县、山丹县、景泰县等周边地区,以种植黄皮洋葱为主,种植面积0.7万hm2。

1.3 种植模式不断改进,产量大幅度提高,效益显著

1998年以前,河西走廊洋葱主要以撒播压沙方式种植,费时费工,容易造成土壤沙化,黄皮洋葱667m2产量3~4t,年种植面积0.07万hm2。1998 年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洋葱育苗覆膜移栽技术,使黄皮洋葱每667m2产量由3~4t提高到6~8t,按2002年300元·t-1价格计,每667m2毛收入由600~800元提高到1800~2400元,产量和产值分别增长100%和200%。2008年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推广洋葱早育苗、早移栽覆膜移栽技术,将洋葱育苗时间从2月15日提前到1月10日左右,黄皮洋葱667m2产量由2007年的6~8t提高到10~11t,增幅25.0%~66.7%,毛收入从3000~4000元提高到5000~5500元,产值增加37.5%~66.7%,经济效益显著。

1.4 上市时间合理,流通渠道畅通

2002年以前,河西走廊地区洋葱上市时间在8月10日~9月下旬,上市时间比较集中,曾经造成洋葱积压和卖难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市场选择,各区域调整了种植时间,并形成了5个不同的上市时间段:金塔、三墩等地1月10日至下旬育苗,7月20日~8月10日上市;下河清、清水、高台、怀茂、银达等地2月初至下旬育苗,8月10日至下旬上市;新城、文殊2月初至下旬育苗,8月25日~9月上旬上市;玉门2月20日~3月中旬育苗,9月5日至下旬上市;民勤、永昌2月中旬至下旬育苗,8月20日~9下旬上市。不同的上市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洋葱集中上市造成的流通不畅、产品积压的问题,也缓解了集中上市用工量大、用工难的问题。

1.5 品种选择多样,国外品种占据主导

河西走廊地区适合长日照洋葱品种栽培,1998年以前主要种植地方常规品种。1998年以后,引入国外杂交品种,因其抗病性好、产量高,迅速占领了当地市场,地方常规品种逐步退出了市场。甘肃现在98%的洋葱品种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黄皮洋葱品种有太阳格林、牧童、潘多拉、肯地、福星、金美、雄狮、爱利客、黄皮5号、黄皮6号、金达莱、金冠、金科、阿波罗、元帅、早金龙等;红皮洋葱品种有红宝911、红宝916、红福、红剑、红美丽、红鹰、红景、红岩等;白皮洋葱品种有白比伦、白地球、白雪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自主产权的品种,主栽品种依赖进口,对我国洋葱育种影响很大

越来越多的国外品种的进入,极大的冲击了国内洋葱品种市场,同时也限制了国内洋葱品种的选育。国内地方品种较多,经过各地科研部门努力,改良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但都是常规品种。我国的洋葱育种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与我国栽培面积和产量第一的地位不相适应。加之洋葱品种资源少,洋葱育种难度大、时间长,无法在短时间育出具市场竞争力的一代杂种。

2.2 洋葱种植区重茬严重,病虫害加重

近几年,由于洋葱市场比较稳定,洋葱价格基本在每吨500~800元,每667m2可收入3500~5600元,除去成本2000元,可获纯利1500~3600元。受利益影响,农民不计后果,重茬种植十分严重,洋葱种植重茬率达65%,有的地块甚至3~5年重茬,使土壤中的病菌数量越积越多,病害越来越重。以前为害较轻的的霜霉病、紫斑病、叶枯病等病害,也成为影响洋葱产量的主要病害。根据调查,2008年,酒泉市肃州区银达乡0.4 hm2洋葱受茎腐病为害,减产率30%。2009年,酒泉市肃州区银达乡0.33 hm2洋葱,受霜霉病为害,减产率28.5%。而其他病害如洋葱软腐病、洋葱根腐病、洋葱白腐病等有加重趋势。

2.3 洋葱市场波动大,价格不稳定

2007年河西走廊地区洋葱生产面积1.33万hm2,由于全国洋葱种植面积大,而且获得丰收,市场收购价从400元·t-1下跌至200元·t-1以下。2008年河西走廊地区洋葱面积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洋葱出口量减少,主要供内销,收购价400~500元·t-1。2009年受国际经济回暖的影响,洋葱出口增加,价格较高,基本稳定在800~900元·t-1,每667m2产值均在5600~7200元。2010年洋葱市场需求旺盛,河西走廊地区生产面积1.67万hm2,价格基本稳定在700~800元·t-1,每667m2产值在4900~6400元,农民获得了较高的收益。2011年受2010年市场影响,河西走廊洋葱种植面积达到新的历史高峰。但是,2011年洋葱价格并不稳定,受2010年秋季内蒙、甘肃的洋葱大丰收影响,2011年云南的新洋葱上市时,贮存的洋葱还在大量上市,而云南洋葱的产量大增,云南洋葱上市初期价格为1300元·t-1,3下旬暴跌至400元·t-1,导致云南的洋葱出现了卖难。云南洋葱还没有卖完,5月初四川洋葱上市,价格跌至200元·t-1,而河南、江苏的洋葱又开始大量上市,价格一直低迷(张玉玺,2011)。酒泉洋葱8月初上市,价格为400元·t-1,8月下旬价格跌至200元·t-1,进入9月下旬价格跌至160~180元·t-1。

2011年洋葱销售价格低迷已成定局。一方面由于洋葱价格过低,酒泉、民勤等地许多洋葱种植户惜售,还有一些因价格太低无法收回成本而放弃采收;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疲软,流通缓慢,造成河西走廊地区30%~40%洋葱积压。

纵观2007~2011年洋葱的面积和价格,不难看出,洋葱价格受种植面积、市场需求影响,波动很大。特别是2011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我国周边地区局势不稳定,洋葱出口困难,洋葱种子多数来自国外,种子价格近几年逐年上涨,在洋葱丰收时,出口洋葱价格也不高。2010年秋季和2011年春季有一部分已经运到山东烟台港准备出口的洋葱又运回北京批发市场,原因是出口洋葱价格低于内销价格,尽管内销价格已经下降3成(张玉玺,2011)。同时,农民对洋葱市场波动估计不够,盲目扩大种植面积,导致市场供大于求,造成产品积压,销售困难。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大力扶持国内洋葱品种选育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洋葱品种是洋葱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完全依赖于国外的品种,既受制于人又有很大风险。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大力扶持科研育种单位,促进品种改良和创新,提高科技转化力度。在甘肃、山东、云南、四川等洋葱主产区,利用国家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契机,依托科研院所、企业,广泛引进、收集优良的洋葱种质资源,加强资源的整理创新和国内国际合作。针对我国洋葱育种起步晚的实际,制定洋葱新品种选育的中长期规划,引育结合。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通过政府扶持优势企业,政策引导带动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种质资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种子企业流动,使种质资源集中,育种人才集中,资金投入集中,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洋葱新品种,提高核心竞争力。

3.2 综合防治病虫害

3.2.1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洋葱品种抗病性表现是不一样的,选用抗病品种,可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一般抗病性表现由强到弱依次为:黄皮洋葱、白皮洋葱、红皮洋葱;洋葱品种太阳格林、金科4号、雄狮6号、牧童、福星。

3.2.2 严格执行轮作倒茬制度 常年重茬种植洋葱,土壤中的各类病菌数量越积越多,当达到一定限度,就会造成病害大面积爆发,防治更加困难。一般病害如洋葱霜霉病、紫斑病、叶枯病等通过5年以上轮作,土壤中病菌数量就可降低到最少。只有严格执行轮作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类病害的发生。

3.2.3 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病菌来源 秋冬季各类病害一般都在土壤中或洋葱的残枝落叶上越冬,成为翌年的病原;有些病害甚至通过牛羊的消化系统后,再经粪便施入土壤,为害作物。2011年嘉峪关新城农民在秋冬季用带有病菌的洋葱喂羊,后又将羊粪施入育苗棚,造成洋葱猝倒病、立枯病大面积发生,洋葱种苗死亡率高达70%。因此,洋葱收获后要及时清理各种病枝残体并烧毁,秋冬季贮藏洋葱处应及时将挑选后不能食用的洋葱和洋葱皮及时销毁,不可喂养牛羊,以减少病害的来源。

3.2.4 及时、科学、合理地用药 洋葱病害种类多,不同的病害发生时期和规律各有特点,因此,防治的方法、药剂的选择、用药的时间也不一样。必须遵循及早预防、综合防治的原则,利用多种方法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3.3 正确引导,做好市场预测,降低风险

在全国洋葱主产区,全国和各主产区之间建立协调机制,在全国范围内合理规划洋葱产业发展布局;各级农业局、种子管理站等农业主管部门,应认真总结分析近年来洋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根据国际国内市场动态,考察分析洋葱需求变化,以促进洋葱市场平稳运行为核心,以“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调控为标准,着力构建有针对性的监测预警工作格局,全面提升市场信息采集、研判预警、信息发布引导和市场调控能力,对内服务于农民增收和市场稳定,对外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农产品市场环境。结合洋葱种植的实际,河西走廊地区洋葱产业发展应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注重品质,提高效益”的原则,避免盲目发展。加大正面宣传和政策性扶持的力度,积极引导广大农户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地调整种植计划,适度稳健地发展洋葱产业,做好市场预测,及时发出市场预警,降低风险,减少农民受眼前市场利益驱使盲目扩大洋葱种植面积,导致“葱贱伤农”的悲剧重演。

3.4 充分发挥洋葱协会及洋葱经纪人的作用,发展订单农业

利用洋葱协会和洋葱经纪人在市场信息、农资供应、技术指导、产品购销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由洋葱协会和洋葱经纪人跑市场、获取信息、寻找大客户,并签订产销订单,连接市场和农户,使农民种植洋葱有定心丸,减少农民种植的盲目性,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订单种植、技术培训、规范栽培技术,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推进洋葱产业化步伐。

3.5 扩大洋葱贮藏能力,积极发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河西走廊地区洋葱从7月下旬~11月上市,虽然上市时间错开,上市时间长,但是,由于生产量大,并且与周边内蒙古、新疆等地区洋葱同一时间上市,市场压力仍然很大。提高洋葱冷库贮藏、恒温库贮藏能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洋葱集中上市造成的市场压力,而且可以提高洋葱的价格。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农户建设简易冷库、加快恒温库建设,使洋葱错开季节销售,解决洋葱量大、集中、运销困难的难题。

在洋葱主产区,积极扶持脱水洋葱、洋葱酒、洋葱粉等深加工企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大量消化吸收滞销洋葱及非标准的洋葱,不仅解决卖难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洋葱的附加值。加快洋葱产业形成生产—储藏—加工—运销的良性发展格局,洋葱产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张玉玺.2011.北京2011年7月蔬菜价格走势分析.中国蔬菜,(17):17-19.

2011-10-09;接受日期:2011-11-17

猜你喜欢

黄皮河西走廊洋葱
洋葱:别闹了,我不是“白衣天使”
在河西走廊聆听
微醺七重奏,用黄皮泡酒吧!
我爱家乡的黄皮果
岭南奇果无核黄皮
切洋葱
黄皮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河西走廊沙漠开发区饲用甜高粱高效栽培技术
河西走廊风情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