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

2012-01-27张玉华苏洪春于振斌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期
关键词:磷酸酯克林胸片

张玉华 苏洪春 于振斌

(黑龙江省鸡西市矿业集团总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鸡西 158100)

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我院呼吸内科用克林霉素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取得的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间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6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男40例,女26例;年龄26~89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痰菌培养及X线胸片等证实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其中急性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扩张1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1例,肺炎9例,肺脓疡3例,支气管哮喘伴感染3例。

2 治疗方法

每日观察症状、体征;疗程前后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其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治疗中加查1次,治疗前、中、后做痰细菌培养;均使用克林霉素(安徽国瑞药业有限公司产每支0.3g)0.6g溶于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注射液中,每日2次静脉滴注,用药2个疗程。

3 结果

用药2个疗程后统计,49例患者痊愈出院,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X线胸片均已恢复正常,痰菌培养阴性;13例患者显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痰菌培养转阴,X线胸片炎性病变基本吸收;4例患者治疗进步,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X线胸片炎性病变有部分吸收;总有效率达到96%。出现不良反应3例,均为消化道反应,轻度恶心、食欲下降,未影响继续用药,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患者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4 结语

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预防的要点包括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易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病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感染。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呼吸道感染。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生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生素治疗;一般抗生素应用3d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被水解为克林霉素发挥抗菌活性。体外试验表明[1],克林霉素对以下微生物有活性;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状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属拟杆菌属和梭杆菌。厌氧革兰氏阳性不产芽孢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真细菌属和放线菌属。厌氧和微需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属,消化球菌属、微需氧链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属[1]。

林霉素磷酸酯进入机体后在血液中碱性磷酸酯酶作用下很快水解为克林霉素。正常人的药代动力学表明单次静脉滴注0.6g克林霉素磷酸酯,血液中克林霉素立即达高峰,浓度为(11.09±2.02)mg/L,8h血药浓度为(1.69±0.35)mg/L;单次肌注0.6g,血液中克林霉素1~2h达到高峰,浓度为(5.92±1.45)mg/L,8h血药浓度为(2.51±0.91)mg/L,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8小时以上。克林霉素磷酸酯给药后,主要在肝内代谢,并经胆汁和粪便排泄。每6h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0.6g,胆汁中浓度可达48~55mg/L,部分经尿排泄,静脉滴注0.6g,8h排泄率分别为(11.72±1.33)%和(10.51±2.68)%。本品在短期静脉点滴结束时血清活性的克林霉素便达到峰值水平。生物学灭活的磷酸克林霉素迅速从血清中消失,平均清除的半衰期为6min;然而,活性的克林霉素的血清消除的半衰期成人为3h,小儿患者为2.5h。成人肌肉注射磷酸克林霉素后3h内活性克林霉素达血清峰值,小儿患者为1h内。对大多数成人每8~12小时1次,小儿患者每6~8小时1次使用克林霉素,或者持续性静脉点滴克林霉素时,其血清药物浓度可维持在体外试验时的最低抑菌浓度之上。连续使用3次,血药浓度可达稳态。总之,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进入体内后迅速被水解为克林霉素发挥抗菌活性;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7位羟基为氯原子取代而得到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其抗菌作用与临床疗效均优于林可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刘宏,王世杰,杨军,等.克林霉素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20例疗效分析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9,10(3):16~18.

猜你喜欢

磷酸酯克林胸片
L-抗坏血酸-2-磷酸酯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不同千伏的X线胸片检查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磷酸酯键基智能响应体系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放射线胸片联合CT胸片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分析
烫不死的细菌
不同磷酸酯与酚醛树脂复配阻燃ABS的机理讨论
数字化X射线摄影在接尘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的应用研究
老鼠克林求学记
新年快乐
不倒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