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窦瓦氏位投照定位架的研制及其应用*

2012-01-27范春满薛维华宗艳军

中国医学装备 2012年5期
关键词:瓦氏投照床面

范春满 薛维华 郭 巍 宗艳军

X射线摄影标准化是放射科质量管理的一部分,但在鼻窦瓦氏位的投照中,按照教科书中的要求即头正中矢状线垂直于床面,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等[1]。放射技术人员往往缺乏必备的定量测量工具,而靠目测定位,造成了径线及角度的不准确,产生偏差以致于影响了正常结构的显示,影响了临床的诊断与治疗。为此、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设计制作了鼻窦瓦氏位投照定位架,在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使用北京万东F94-1型500 mA X射线机,X52-30、50/125-T2A型球管,小焦点1 mm×1 mm,用5″×7″感蓝胶片,活动滤线器,滤线栅铝基格比为8,栅密度为40 L/cm,焦片距为85 cm。我院2005年购置了HQ-350XT软片冲洗机,在质量管理中,影响胶片质量的暗室操作问题解决了,而在投照部位方面的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尤其是在鼻窦瓦氏位的投照中如何让头部正中矢状线垂直于床面,如何准确地使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管球中心线如何对准鼻棘及胶片中心是我们研究思考的问题。

1.2 改进方法及投照定位架的原理

按照教科书中的投照标准要求,应该准确地确定头部正中矢状线垂直于床面并于床中线重合,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投照中心线经鼻棘垂直射入胶片中心。

(1)头部正中矢状线垂直于床面的前提是两侧外耳孔与床面的距离相等[2],据此我们在相同厚度的底座上垂直设立了一个带数字刻度的立柱,在立柱上安装一个能上下活动带耳塞的外耳孔定位横杆,投照时左右耳塞放入外耳道内,将头部摆至左右横杆所指刻度到床面距离相同就可以了。

(2)在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方面,传统使用的角度板是固定的,不能随着患者头颅的大小进行调节,只能靠目测观察确定平行线,准确性差。为此我们在固定立柱的底座上设计了一个滑道,在滑道上安装一个与滑道成53o角能水平移动的斜杆,再在斜杆上垂直设置一个能上下移动的适当长度的指针,此指针不管上下移动至什么位置它始终与床面成37o角,用它来标定听眦线确保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

(3)在投照中要求投照中心线要垂直于床面并通过前鼻棘,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俯下身去摆位置找到鼻棘后,但站立后调整管球位置时因鼻棘在面部中央位置,所以又找不准中心线,造成了很多不便。为此在滑道上安装可水平移动的标志针,用它来确定投照中心线。因其安装在底座上并在面部范围之外,所以投照时即使是在站立状态下也能看到中心线的标志。

2 结果

我院自2005年至今对临床申请拍摄的鼻窦瓦氏位片的患者采用投照定位架经各级技术人员的投照,累计1000余例,均达到理想效果。即两侧眼眶对称显示;两侧上颌窦对称显示于眼眶方下;颞骨岩部的投影位于上颌窦影的下方而于上颌窦无重叠;后组筛窦及额窦显示良好;鸡冠及鼻中隔显示于照片正中[3]。所显示的结构左右对称,上下合适,用片大小适当,符合投照美学标准。

3 讨论

在鼻窦疾患中鼻窦炎为常见病、多发病。鼻腔与外界相通,直接接受病原体及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易发生粘膜充血,水肿、增厚,分泌物潴留或息肉形成,从而不可避免地阻塞鼻窦开口,特别是中鼻道,其结果导致鼻窦病变的发生。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CT检查已经普及的今天,因鼻窦含气的窦腔和骨性窦壁形成良好的对比,X射线拍片检查以快捷、方便、价廉等优势,仍为常规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县以下的基层医院。在传统的鼻窦瓦氏位摄影中,按照教科书中的要求:被检查者俯卧于摄影床上、正中矢状线垂直于床面、并于床中线重合;下颌骨颏部置于床面上、头稍后仰、听眦线与床面成37o角;鼻棘部对准胶片中心、中心线经鼻棘部垂直射入胶片。但这些标准只能凭技术人员目测方法来确定,受个人知识水平、经验积累、事业心等方面的影响,主观性比较强,缺乏客观的标准,常常导致正中矢状线不完全垂直于床面,并偏离了床中线;听眦线与床面成的角度不是过大就是过小而非37o角;有时投照中心线也存在一定的偏离;拍出的影像片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上下比例失调;有的颞骨岩部与上颌窦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叠;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甚至造成漏诊或误诊,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造成了一部分患者不得不采用CT检查,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放射线对身体的损害。

鼻窦瓦氏位投照定位架的设计采用了定位架按照投照标准把头部正中矢状线,听眦线与床面所成的角,投照中心线三位一体立体定位,科学准确地进行测量。把投照要求进行了规范化、标注化、科学化的设计,提高影像片的质量,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减少了漏诊、误诊的发生,保证了医疗安全。避免了不必要的CT检查,从而节约了近20倍的检查费用,减少了近400~600倍的辐射,尤其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细胞分裂活跃的儿童青少年影响更大[4-6]。该定位架的应用把投照标准进行了量化,只要能开展X射线摄影的医疗单位就能实行,并拍出标准的X射线片,使居住在偏僻农村的患者可以就地检查,免去城市医院检查的诸多不便。

[1]赵汉英.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19.

[2]王鸣鹏.实用CT检查技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74.

[3]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专家委员会.放射医学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8.

[4]杨秋兰.X线滥用:最严重的医源性放射损伤[N].健康报,2008-7-8.

[5]王于臻,姜建伟.低剂量CT扫描对青少年副鼻窦疾病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09,6(6):41.

[6]邓长生,符晓华,李伟扬.诊断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4.

猜你喜欢

瓦氏投照床面
鱼鳞状床面粗糙特性
基于《瓦氏夫人研究》的瓦氏夫人年谱大事记
对瓦里安碳纤维治疗床面模型的评估
淹没植物明渠床面冲淤及其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壮族瓦氏夫人民间故事的文本变迁及内涵演变
改进的投影覆盖方法对辽河河道粗糙床面分维量化研究
探究瓦氏夫人白骨之谜
壮族瓦氏夫人传说的口述史价值
放射诊断中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的应用
急诊肘关节照片投照体位对诊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