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2012-01-27柳翠菊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10期
关键词:成县坡耕地项目区

柳翠菊

(成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成县 742500)

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柳翠菊

(成县水土保持局,甘肃 成县 742500)

坡耕地;综合整治;梯田;西狭项目区;成县

成县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以梯田建设为重点,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总结了项目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包括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坚持预防为主、转变防治意识,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治理效益,采取“三近”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规模治理,并且提出了项目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成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西秦岭山脉南北过渡区,地形以浅山丘陵为主,兼有中山、低山地貌特征,受坡耕地、荒山荒坡面积较大和降雨集中等因素影响,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6.9%,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山丘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障粮食安全,经上级批准,2009—2011年成县在北塬实施了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区概况

成县西狭项目区位于西秦岭南麓徽成盆地西部,辖12个乡镇112个行政村,总人口173 431人,其中劳动力98 062人。土地总面积 700.86 km2,其中梯田 20 056.35 hm2、水田 18.62 hm2、川坝地 3 862.23 hm2、坡耕地 8 683.53 hm2、其他用地(含林地、草地、荒山荒坡、水域、居民及交通用地)37 465.27 hm2。项目区属旱作农业区,农业生产以粮食生产为主,结构单一、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经济效益低,农业生产总值52 029.30万元/a,粮食总产量721.64万kg/a,农业人均产粮416 kg/a,农民人均纯收入2 320元/a。

受自然因素尤其是不合理的耕作活动、毁林开荒、开山炸石、取土等人为因素影响,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据调查,项目区有水土流失面积53 896 hm2,其中轻度侵蚀12 797 hm2、中度侵蚀23 678 hm2、强烈侵蚀17 421 hm2,土壤侵蚀模数2 140 t/(km2·a)。水土流失使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蓄水保墒能力减退,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并且阻断交通、吞食农田、切割地貌、破坏环境,加大了下游防洪的经济负担。

1.2 项目建设规模及效益

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年限为3年,共计完成坡改梯2 640 hm2(石坎梯田140 hm2),工程总投资4 2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 975万元、地方配套1 275万元,共投工106.4万工日。项目完成后,项目区梯田面积达到22 693.33 hm2,人均梯田 0.13 hm2,每年增产粮食 332.64 万 kg、增加秸秆382.54万kg、增加直接经济效益671.93万元,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2 320元提高到2 552元,各项措施每年拦泥13.47万t、蓄水 792.26 万 t。

2 项目建设的做法与经验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成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抓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水土保持意识作为搞好工程建设的基础。一是狠抓水土保持政策法规的宣传。几年来,共计出动宣传车辆360辆次,书写张贴标语530条,宣传覆盖面积达到90%以上;二是大力宣传梯田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通过制作电视专题片、宣传图版及发放宣传画报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利用夏、冬季坡改梯工程建设时机,组织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活动,宣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了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由“负担论”向“机遇论”转变,牢固树立“科技促水保、水保促经济”的观念,形成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当地生态,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县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发改、财政等部门配合抓,水保部门具体抓,各部门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加强了项目的协调工作,为项目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二是狠抓工程质量。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全面推行机械平田、机械筑埂、机械深耕,有效保证了梯田建设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粮食单产。据测算,机械耕种梯田每公顷可减少劳力投入75~180工日,提高粮食单产612.75 kg。三是加强资金监管。成立项目专项资金财务监督小组,由财政、审计、发改等部门抽调专人全程负责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监督工作,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四是健全工程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项目公示制和工程竣工管理责任制等,完善了工程移交程序,靠实了工程建后管护责任,为项目顺利实施并及时发挥效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五是加强档案管理。对各类资料及时进行科学分类并立卷归档,确保项目实施中资料、图件及影像的安全保管,为项目竣工验收提供依据。六是开展自查自验。项目完工后,县水保局及时组织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梯田建设技术标准深入开展自查自验工作。

(3)坚持预防为主,转变防治意识。为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治理效益,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意效益”水土保持工作方针的前提下,结合县域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治理模式、防治体系、治理目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和突破。一是实现了由单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治理措施布局由因害设防向立足自然优势、开发经济方面发展;二是实现了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在杜绝人为破坏的同时,加强了对工程的建后管护,极大地巩固了治理成果;三是实现了人工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的有机结合,针对全县降雨充足、植被资源丰富的特点,在人工治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管护,充分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覆盖,节约了人、财、物力投入,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4)加强技术保障,提高治理效益。成县始终把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学研究、加快科技推广作为实现坡耕地综合整治工程优质高效目标的根本措施。一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在重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对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人员的培训,按照治理开发工作的需要,项目区设立了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网络,采取办班和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使农民技术骨干拥有了一定的治理开发知识和相应的施工指导能力。二是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先后开展了徽成盆地果树良种引进和丰产示范、梯田固埂技术、坡面水系工程技术等课题的研究与成果的推广应用。同时,狠抓了对人为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和恢复治理,使综合治理工作逐步走向了科学化、正规化、法制化轨道。三是根据当地群众治理经验丰富、治理积极性高、要求迫切的特点,发动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实施以来,广大群众积极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使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形成了以核桃、花椒等为主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众尝到了治理的甜头,投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积极性日趋高涨。

(5)项目总体布局上采取“三近”(近村、近路、近水)原则,因地制宜,集中规模治理。一是把坡改梯作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的重要措施,采取相对集中布设。地块选择严格遵循“三近”原则,重点对群众自愿投劳、立地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坡耕地进行集中改造,促进区域内高标准梯田面积的增加和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二是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以点促面、整体推进。工程建设优先布设在距离主干线较近、立地条件好、治理效益明显的川坝丘陵地带,比如项目区的红川、店村、城关、抛沙、沙坝、纸坊、小川等乡镇,交通便利、光照充足、土层较厚、易于施工,并且随着工程的实施和效益的发挥,可起到明显的示范作用,为今后同类项目的实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对被确定为进行整治而不具备实施坡改梯条件的坡耕地,可采取横坡耕作、地膜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减轻土壤流失,改善坡耕地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粮食产量。四是围绕梯田化乡(镇)建设,选择梯田化率较高的王家沟、抛沙河流域进行高标准梯田配套示范建设,为项目建设探索新的治理模式。

3 存在的问题

成县西狭项目区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项目批复早,资金计划下达迟,影响了施工进度。二是因季节、气候、作物倒茬等因素,一年中仅有夏、冬两季约5个月的有效建设时间,时间紧,任务重,不利于工程建设。三是成县降雨充沛,时空分布不均,受暴雨及连阴雨影响梯田水毁严重。四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梯田的增产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五是发改、水利水保、农发、国土、扶贫等五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治理项目,存在多头管理、重复治理的现象。六是梯田建设措施单一,道路、渠系等配套措施不完善,影响了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七是随着农村义务工制度的取消和税费制度改革,劳务经济快速增长,外出打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在工程建设投工投劳方面出现了新的供需矛盾。八是国家投资标准过低,成县属典型的山区丘陵地形,立地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国家投资标准不能满足机修梯田建设需要。

4 项目建设的思考

虽然开展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但由于项目区地形复杂、结构破碎、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含量降低,生态环境脆弱,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困难。截至目前,全县仍有9 040 hm2的坡耕地急需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每公顷9 000元的补助资金已不能满足高标准机修梯田的实际需要。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增加建设任务,提高梯田建设补助标准,增加配套设施(如蓄水池、田间道路、坡面水系等)的资金投入,提升梯田整体建设水平,确保长期发挥效益。成县西狭项目区具有典型的中浅山丘陵地貌特征,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在土石山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区内交通便利、物流畅通,项目建设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对实现同类地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可持续维护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S157.2

C

1000-0941(2012)10-0014-02

柳翠菊(1969—),女,甘肃宕昌县人,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2012-05-01

(责任编辑 李杨杨)

猜你喜欢

成县坡耕地项目区
多因素影响下的喀斯特山区坡耕地分布特征
——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喀斯特坡耕地块石出露对土壤水分入渗的影响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坡耕地治理助推西和县万寿菊产业发展
不忘成幼初心 携手梦想前行——奋进中的成县幼儿园
成县大樱桃产业现状分析
云南省坡耕地现状调查及分析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