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典型问题及对策
2012-01-27殷宝库党玉丁马安利
殷宝库,党玉丁 , 马安利,李 昊
(1.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710021,西安;2.陕西省榆林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719000,榆林)
线形生产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占压和扰动土地和植被的现象,使原有水土保持设施的功能降低或丧失,加重原有地表水土流失。线形生产建设项目包括铁路、公路、输气管线、输油管线、输变电线路等,其水土流失常以“点状”和“线形”综合的形式出现,具有水土流失量大、集中突发性强、危害大等特点。
线形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多发生在建设期,主要是临时堆土堆渣区和线路穿越区等。线形生产建设项目一般线路长达几百甚至几千公里,有些会跨越很多无人区或人迹罕至区,施工单位容易产生侥幸心理,因而在施工时图方便而肆意破坏植被的现象时有发生。
本文主要介绍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及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的一些思考及建议。
一、工程概况
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是国家天然气干线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起于陕西省榆林市,经山西省进入山东省,最终抵达齐河县宣章屯末站。线路全长1 045 km,管道自西向东经过黄河、海河两大流域,依次穿越风沙区、黄土丘陵区、土石山区和平原区等四大地貌单元。全线共设站场8座,共穿越黄河1次、大型河流10次、中小型河流52次、大型冲沟80次、中小型冲沟680次;穿越铁路10次、高速公路9次、国道17次、省道33次、县乡公路90次;隧道穿越17处,总长度约23.4 km。工程占地2 077.65 hm2,其中永久性占地132.61 hm2,临时性占地1 945.04 hm2。项目工程总投资54.2亿元。
二、管线和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水土流失问题
1.隧道工程存在的典型问题
隧道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按照相关规定,对弃土弃渣要遵循“先拦后弃”原则。但是,在施工中经常出现弃渣场挡渣墙修筑滞后或挡渣墙的修筑标准不够问题,不能有效防止弃渣流失;另外,隧道施工现场也经常存在乱堆乱弃渣土现象。一旦发生较大的降雨,弃土弃渣就有可能大量流失。
比如从陕西省佳县穿越黄河至山西省临县的黄河隧道出口弃渣场,由于挡渣墙设计滞后造成已经堆了很高的弃渣却没有挡渣墙进行拦挡,而弃渣场地势较高,其下方就是农地,如果有大的降水就可能引发滑坡等灾害,不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对在农地劳动的农民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2.管线工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输气管线施工一般包括扫线、开挖、焊接、回填等工序,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
①临时防护措施不到位,回填恢复进度滞后。扫线及管沟开挖施工后地表长期裸露,临时堆放的土石渣没有采取拦挡、覆盖等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可能产生较大的水土流失。如,榆林地区部分风沙区地段施工时没有采取临时防护措施,造成沙土随风乱飞。
②陡坡段、河流穿越处作业带扫线及管沟开挖没有按照 “先拦后弃”原则采取拦挡措施,弃土弃渣直接弃排至坡面和河沟道,造成水土流失。如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和佳县交界处的刘千河农场附近陡坡段管沟开挖,因没有采取拦挡措施,导致大量土方溜入下方的佳芦河河道,堵塞了大部分河道。
③作业带宽度超出了水土保持方案规定的宽度,增加了扰动面积,加大了后期治理成本。
④施工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混乱,临时弃渣堆放不规范。
⑤在穿越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时,部分设施恢复不合格。如,穿越佳县的八宝山淤地坝后没有夯实、梯田毁坏后没有恢复等,没夯实的地方在雨季极易造成损毁,八宝山淤地坝在一场强度不大的降雨过后就发生了较大面积的垮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监测工作中主要对业主及施工单位提出了5个方面的解决办法。
1.加强水土保持临时防护措施
风沙区、陡坡段、临河地段、沟道等施工场地应加强临时截(排)水沟、编织袋装土挡护等设施。临时堆放的土石渣应按规范要求堆放,并采取拦挡、覆盖等措施。施工中的裸露地,在遇暴雨、大风时应采取覆盖措施,裸露时间超过一个生长季节的则应种植覆草。
2.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通过加强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工序,抓紧落实土地整治及植被恢复,减少地表裸露时间,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
3.尽快清理河道和沟道的弃土弃渣
在河道、沟道进行扫线、管沟开挖等施工活动时应尽量避开主汛期,严防暴雨造成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大开挖穿越河流时应先进行围堰导流施工,导流槽要铺设防水布等材料防止泥沙流失。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拆除围堰,清除弃渣,平整恢复。
4.书面约定相关责任
应书面约定落实取土场、弃渣场的整治、恢复等防治责任。对损坏的淤地坝、梯田等水土保持设施尽快恢复,以防发生水土流失灾害事件。
5.控制扫线及开挖宽度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部分临河地段、山坡地段工程扫线和管沟开挖等施工作业带的宽度,以减轻后续水土流失治理任务,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在提出以上这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之后,又联合建设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落实。在监测工作中,加大了监测频次,对依然不能满足要求的地方进行了动态跟踪,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榆林市风沙区施工中大量采取了拦挡和覆盖措施,河道中的弃渣大部分被清理出来,挡渣墙设计很快完成后黄河隧道弃渣场的挡渣墙迅速修筑完成,作业带超宽和施工现场混乱现象明显减少,对八宝山淤地坝等重新进行了夯实和修复加固,大部分易发生较大水土流失的地段采取了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减少了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较好地保护了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
四、对线形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存在问题的思考
水土保持工作相对以前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人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先建设后治理、先施工后补做等现象比较普遍。要想更好地解决线形生产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防治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国家和相关单位应该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可度,使大家能正确对待水土保持工作,而不再认为水土保持工作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给水土保持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增强公众水土保持意识。
②要从制度上保证水土保持工作正常开展,提高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科学性,杜绝占用或挪用水土保持经费的情况发生,使施工单位保质保量完成水土保持设施建设。
③建设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对施工单位水土保持措施施工的管理,特别是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就应该注明各水土保持措施的工程量等;施工单位则应该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顺序,注意施工顺序的合理性。
④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和监督工作,生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积极与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单位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⑤要增加对违反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建设和施工单位的违法违规成本。目前存在着违反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成本过低的情况,很多项目只是在验收前付少部分费用补做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等材料,对其挪用、占用了较多的水土保持经费却没有给予适当的处罚。所以,要进一步加强对违反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生产建设项目违规成本。
[1]孙厚才,袁普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问题与建议[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1).
[2]赵永军.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
[3]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榆林—濮阳—济南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S].2006.
[4]姜德文.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国家标准的编制及其意义[J].中国水利,2008(16).
[5]元月贵.山西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成效分析及主要做法 [J].中国水利,2008(18).
[6]郑建奇.浦南高速公路建设水土流失特点与防治措施[J].中国水利,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