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微观思考——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

2012-01-26夏红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实训营养食品

夏红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团队管理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基本保障。团队概念进入教育领域后出现了教学团队的概念,其比较典型的定义是“由一个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团队教学,70年代以后在高校应用团队教学,目前美国的大中小学中存在80%左右实施某种形式的团队教学,互联网技术使我们从网易公开课中可以感知美国名校团队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1]我国高校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进行教学团队实验。2007年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同年教育部在全国选出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并成为全国教学团队建设的范例。江苏省教育厅也于2008年出台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8]9号),推动教学团队建设。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推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规模适度、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制定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指导意见》,并加以实施。笔者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一年多的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思考,提笔成文,以便交流。

1 建设基础与特色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悠久,许多专业的设置都具有历史渊源。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虽然是于2005年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而设置的专业,但源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食品制造科;2001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后,在食品加工、农产品贮藏与加工的基础上,先后设有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安全检验、食品质量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群的建设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6年多的建设,本专业在课程、教材、教研、师资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在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首获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奖、同类专业中首获省级精品课程,并获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团队教师立足教书育人,务实工作,团队中有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并获苏州市优秀青蓝文明岗。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秉承“规模适度、务实发展、精致发展”的宗旨,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融通“食品检验工”“公共营养师”等国家职业标准,培养“懂加工、会检验、高素质”的食品检验相关人员及“会评价、能宣教”的公共营养从业人员。在全省同类学校同专业中,该专业首获省级特色专业称号。

2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指导意见及实施管理办法,以食品系食品科学教研室为主要平台,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建设为重要载体,开展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团队成员9人,其中基础课教师2人,其组成结构见表1。

表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基本构成

开展院级教学团队建设以来,教学团队在进行相关工作的同时也进行了思考与分析,认识到了存在的问题,现从微观层面进行分析。

2.1 教师总数偏少

近5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在校生数见图1。

图1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近5年在校生数

该专业近几年年招生2~3个班,2011年在校生261人,教学团队中包括两名以基础课教学为主的教师,其中一名为专任教师,目前专业生师比为29∶1。从团队基本构成可以看出,专业团队教师总数偏少,这给各项教学改革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题。

2.2 结构不够合理

副高职称的教师因为教学经验、年龄等优势,是团队建设的主干力量,是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的主力军。团队专任教师中的副教授,比兼课教师或兼职教师更能专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从表1可以看出,本团队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55.5%,但主要分布在兼课教师和兼职教师中,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仅占11.1%,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目前本专业的食品检测与公共营养两大专业平台的学生比例基本相同。团队中多数教师具有扎实的食品加工及食品检测基础,但公共营养方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另外,校外兼职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在本单位都担负着管理工作职责,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不高。

2.3 新一轮实训条件建设尚未形成系统的方案

食品营养与检测和食品加工技术属于同一类专业群,与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监测与分析具有相通的基础。近几年来,在学校统筹建设的指导方针下,虽然具备了基本的实训条件,但尚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公共营养方向的实训条件不足,对实训条件的新一轮建设没有形成系统方案。

2.4 团队整体教学研究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研究能力是优秀教师能力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体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学理念的研究,也包括内容和方法手段的研究。具体而言,有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等等。教学团队虽然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精品课程建设等活动中开展了一些教学研究,但还不够深入,团队整体教学研究能力的建设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3 团队建设的重点[2-5]

2007年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先后出台了国发[2007]14号文件、教高[2007]1号文件和2号文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文件明确了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重点,结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团队的基本情况及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我们也明确了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

3.1 专兼结合综合考虑优化队伍结构

针对该团队教师人数偏少、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应首先考虑充实专任教师队伍,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副高职称的专任教师,专业方向以公共营养、食品营养为主,这样既可弥补教学研究力量的不足,也可增强公共营养方向的师资力量。其次要加强现有团队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要求、压任务、科学考核等环节,使教师保持与实践一线的互动,提高教科研能力。

此外,还要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优化结构的视角考虑,校外兼职教师的聘请要从高级职称向中级职称转变。行业企业中高级职称人员在具备高级技术能力的同时,一般都具有宏观管理能力,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管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适合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而专业兼职教师重在某一专业技术所长,能参与教学一线工作。目前兼职教师的聘请,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企业工作要求与学校教学需要之间的矛盾、学校教学安排和企业工作时间之间的矛盾、课程设置与企业技术人员所长之间的不完全匹配等,都影响到兼职教师制度的有效实施,使兼职教师的主要工作只停留在参与实习指导、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议等环节,而无法更多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及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鉴于此,团队建设中重点应该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的联系,拓展联系面,变单一聘用兼职教师为聘用与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相结合,通过短期聘请和长期建设相结合,促进兼职教师队伍的长效建设。

3.2 以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提升教科研能力

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师资队伍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建设是重中之重。其中,专业建设是龙头,课程建设是关键,人才培养的目标依靠课程来实现,所以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教改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师教科研能力建设的抓手。

在前期有关专业改革研究中,我们以“双证融通”为指导思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可操作为前提,进行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整合,提出了乳品生产及检验、糕点生产及检验、啤酒生产及检验等专业特色更加凸显的课程,在下一步的团队建设中,应该以这些课程建设为抓手,开展特色课程建设工作,在课程建设中融入现代职教理念,合理重构教学内容,丰富、积累、建设教学资源库。通过培训、研究、实践提升教师课程建设的能力。

3.3 以实训条件建设提升“双师”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目前的评判标准,本团队中专任教师和兼课教师都具备了“双师”资格,但质量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但往往是为拿证而考证,没有很好的实践经验;有些教师虽然参加了“双师”培养实训基地的培养而取得“双师”资格,但由于时间短,培训项目有限且针对性不强,缺乏真题真做而实践能力不够理想。专业团队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安排了部分教师下企业挂职,联合行业开展体验性教学活动,加强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参与面不广,且专任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时间上无法保证连续性和长期性,因此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结合该专业的情况,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联合食品加工专业实训条件建设,在扩建相关生产车间的同时,建设真实性食品检测室,完善检测类实训平台;二是规划建设公共营养实训平台,包括营养配餐室、营养调查实训室、营养宣教室等。

4 结语

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不懈地实践和探索。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因时期、阶段不同而各异,但不管在哪个阶段,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其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开展工作是团队建设的意义所在。

[1]刘华东,等.建环品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J].企业导报,2011(4):209-211.

[2]范雅玲.高职示范校建设中教学团队建设浅析[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1):30-32.

[3]白福民.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研究[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0(3):5-8.

[4]马秉骞.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1(8):39-41.

[5]郁士宽.论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建设[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1-3.

猜你喜欢

实训营养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食品造假必严惩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