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2012-01-26唐慧中郑晓风

中国水土保持 2012年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流域体系

杨 伟,唐慧中,2,郑晓风

(1.天水市秦州区水务局,甘肃天水741000;2.天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甘肃天水741000)

秦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杨 伟1,唐慧中1,2,郑晓风1

(1.天水市秦州区水务局,甘肃天水741000;2.天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甘肃天水741000)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秦牡河小流域

秦牡河小流域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依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突破、积极推进”的原则,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运用生物、工程措施,实行山、水、田、林、路、草综合治理,建成了“五大工程体系”。目前,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已初步形成,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农、林、牧、副各业得到协调发展,生态农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流域建设成效显著。介绍了秦牡河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 小流域基本情况

秦牡河流域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南部,地处黄土梁峁丘陵地带,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壤瘠薄,抗蚀性差。流域范围涉及秦岭、牡丹、杨家寺3乡(镇)的24个行政村,总人口1.24万人,土地总面积56.1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2.83 km2,年均侵蚀模数3 134 t/(km2·a),平均每年流失泥沙17.58万t。治理前(1998年),流域内粮食单产为1 374.15 kg/hm2,农业总产值为2 199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 253万元、林业440万元、牧业330万元、工副业176万元,各业产值比例分别为56.98%、20.01%、15.01%、8.00%,年人均纯收入1 063元。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了流域内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制约因素。

2 综合治理成效

经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秦牡河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86 km2,治理程度达75.45%。首先,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 70.44%、14.69%、0 调整为 52.07%、37.44%、4.67%,坡耕地面积减少了53.80%,林地面积增加了148.20%,土地利用率也由治理前的85.13%提高到94.18%。其次,通过高质量的坡改梯建设,流域内的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由治理前的1 374.15 kg/hm2增长到治理后的 2 349.0 kg/hm2,提高了70.94%,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再次,流域内各产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共有林地面积2 100.38 hm2,林业年产值达1 081.37万元;随着流域治理与经济开发的结合,牧业生产发展较快,年产值达512.30万元;工副业年产值达到826.19万元,比治理前提高了369.43%;随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流域内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渐被打破,开始向种、养、加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迈进。最后,流域内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年人均纯收入由治理前的1 063元提高到1 698元,逐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 主要做法

秦牡河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围绕“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山川秀美”这一目标,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与保护水土资源相结合、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及发展区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科学配套,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规模治理、综合开发,建成了五大工程体系,即以坡改梯为主的温饱工程体系、以经果林为主的致富工程体系、以乔灌草为主的生态工程体系、以沟道治理为主的拦蓄工程体系及以旱作农业技术为主的实用技术工程体系。

3.1 以坡改梯为主的温饱工程体系

坡改梯实施后梯田可有效保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进而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增强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2009年,流域内基本农田面积累计达到1 623.51 hm2,人均基本农田由治理前的0.09 hm2提高到0.12 hm2,原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田”;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543.05万kg增加到686.17万kg,提高了26.35%,年人均产粮也由 437.94 kg 提高到 522.08 kg,提高了 19.21%,山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随着地块变平和田间道路建设到位,群众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生活和劳动条件得到了改善。

3.2 以经果林为主的致富工程体系

在注重坡耕地改造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林,引进了以早酥梨、阿斯苹果、大红袍花椒等为主的经济林655.92 hm2。经济林结果期年产出果品151.51万kg,年增加效益386.34万元,年人均增收317元,为改善流域内群众生活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3 以乔灌草为主的生态工程体系

大力开展“四荒地”林草植被建设和退耕还林(草),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采取低山营造、陡坡退耕、缓坡整平的布局方式,本着生态优先的基本思路,建成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工程体系。流域内林草措施面积为2 362.37 hm2,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4.69%提高到42.11%,使原来的光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并有效拦蓄了径流,减少了土壤冲刷,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动植物群落明显增多。同时,林草面积的增加使小流域生物产量有所提高,促进了林业与畜牧业的发展。

3.4 以沟道治理为主的拦蓄工程体系

在流域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沟道水资源,共修建小型拦蓄工程181处,每年拦泥2.35万 t、蓄水3.62万 m3,达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的目标。采取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相互配套、层层设防、节节拦蓄,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据推算,各项治理措施每年可拦蓄泥沙12.44万 t,减少径流329.31万m3,拦泥效率达75.04%,蓄水效率达25.12%。

3.5 以旱作农业技术为主的实用技术工程体系

积极推广径流农业、间混套种、调节播期、覆盖农作、旱地施肥、抗旱保墒、穴播小麦技术,试验推广了山地早产丰产建园技术、埂坎种草技术、集雨补灌技术等旱作农业技术,在旱地增产增收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增产率达50%。

4 主要经验

4.1 科学规划,提高治理水平

在规划上坚持3条原则,即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科学配置,综合规划,同步实施,一次性治理的原则;坚持特色创新,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开发与利用结合,领先科技,依托市场,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根据上述原则,编制了一系列项目可研报告和实施方案,避免出现“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和“领导变,规划散,老百姓跟着白流汗”的情况。同时,坚持规范化施工,切实保证工程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精划、精刻、精雕、精益求精出精品”的六精原则,在各个施工点上普遍做到了规划定位、设计定块、按图施工,在梯田建设上做到了“三有”、“五定”、“一落实”,即有规划图、有施工图、有竣工图,定位、定片、定点、定块、定量和落实施工机具。

4.2 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立体开发

通过实施“梁峁植树戴帽子、坡耕地上修台子、陡坡耕地栽果子、荒坡林草系带子、田埂栽椒锁边子、坎坡种草挂穗子、秋田地膜罩盖子、见缝插针植树种草钉扣子、农田道路织格子、沟道塘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在流域内形成了从梁峁到沟底的立体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4.3 遵循径流调控理论,加大造林科技创新,实现了4个转变

在荒山造林中,科学利用径流以水定树,变密植为稀植,栽植密度由4 950株/hm2降至3 300株/hm2,提高单株降雨径流分配量,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转变过去在荒山上修台子、挖大坑的整地模式为小鱼鳞坑和拦引水的“燕尾式”、“蝌蚪式”整地工程,保护了植被;转变过去重乔轻灌、单一栽植为乔灌草结合、多树种混交,通过封山育草、生物互补,提高生态效益;转变过去重造轻管为一分造九分管,采取边造边管、封禁治理的方法,提高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对重点造林区全部实行专业队承包造林的新机制,以“两定、两保、一明确”为内容,即定面积、定进度,保质量、保成活,明确权利与责任。在造林过程中,由水利部门技术人员现场提供技术服务,把好整地关和苗木关,坚持高标准整地,高标准选苗,坚持从有育苗资质的苗圃调苗,并加强苗木的调运、栽前假植、修根剪枝等管理工作。在栽植中,全力推广根系蘸浆、刺槐截干等技术,做到挖深坑、回熟土、展根系、踩实苗、浇透水,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4.4 建立“四荒地”治理开发优惠机制

按照天水市“四荒地”治理开发政策,大力推行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治理形式,实行“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坚持以物代补、重点倾斜,对开发“四荒地”的集体、单位和个人优先安排生产资料,优先进行技术服务,优先提供苗木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加快了“四荒地”治理开发的步伐。

4.5 查处一批违法案件,巩固了治理成果

治理是基础,管护是关键,要在控制不发生新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后期管护制度,确保工程正常发挥效益。巩固治理成果,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至关重要。一是充实机构,落实人员,着工装、持证上岗。加强水保执法人员学习培训,严格执法程序,依法行政,完善了区、乡、村三级监督服务网络体系。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宣传,在治理区张贴秦城区防治水土流失通知、“水土保持分区”划分通知等,增强群众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三是依法行使“三权”,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对不符合水土保持法规定的采土、采石点坚决查封关闭,并责令其治理。对乱挖、乱倒案件依法查处责任人。

4.6 坚持引进、试验、示范相结合,努力增加科技投入

在工程建设期间,积极引进梯田优化设计技术、人机结合施工技术、旱作农业技术、丰产建园技术、埂坎种草技术、机修梯田技术、集雨补灌技术等,开展了“长治”工程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及治理措施对位配置技术课题研究。

4.7 改革流域治理投入机制

按照国家投资计划任务与实施规划,实行“法人承包”制,通过预付启动资金、建设健全监督机制、采取质量一票否决的办法,加强资金管理,改变过去先治理后决算的投资方式为事前预算、合同管理。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配置使用”的原则,把农业开发、扶贫、水利、林业、农业等有关部门的项目和资金整合到工程建设中来,较好地发挥了有限资金的使用效果,加大了治理开发力度。

4.8 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为了严格资金管理,区水利局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加强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尤其是重点治理经费的开支需具备工程设计书、施工合同书、竣工验收决算书和正式发票。由省(市、区)计划、财政、审计部门每年对项目经费进行审计和监督管理,杜绝了挤占、截留、挪用工程资金现象的发生。

5 结语

秦牡河小流域通过树立理性、文明的社会)发展观,立足区域实际,科学确定开发方向、增长方式和发展途径,把水土保持工作的立足点从以人工治理为主、因害设防建立控制体系,转变到从消除导致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出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水土保持措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治理中,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产用地的水土保持改造和生产力提高上,通过水土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促进生态用地的最大化,逐步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S157.2

C

1000-0941(2012)06-0016-03

杨伟(1970—),男,陕西华阴市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与评估工作;通信作者唐慧中(1973—),男,甘肃天水市人,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建设与评估工作。

2011-11-30

(责任编辑 李杨杨)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流域体系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压油沟小流域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沙颍河流域管理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青山湖生态清洁小流域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