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2-01-26任为民吴淑萍
任为民,吴淑萍,王 悦
(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医学教育教研室,上海 200433,renweimin2002@126.com)
教师专业伦理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教师行为、提升教师专业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本文重在研究、分析国外发展现状,思考我国存在的问题,为促进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提供借鉴。
1 国外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建设概况
国外对教师专业伦理理论的探讨主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其后,有关教师伦理的思考在视角上不断扩展,形成了哲学分析、经验探究与案例反思并行的格局;在论域上不仅限于教学的道德性质、教师专业伦理以及教师面临的道德困境,而且将这些分析拓展到道德教育、教育政策、教师教育、社会公正等具体层面。[1]总体来看,其研究呈现出规范、实践、专业三种取向。[2]国外学者或者将教育看作一种专业,从专业义务、专业动机等不同角度进行论证,[3]或者将教育看作一种渗透着伦理意义的实践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还有学者分析教师伦理准则制订的核心问题和一般维度,或针对已有的教师专业伦理准则的文本进行批判性研究,重在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这些对教师专业伦理理论进行的广泛讨论对其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与我国传统文化要求教师在道德伦理修养上注重“内省”、“慎独”、自我约束不同,国外更重视通过制度、法律等手段对道德实践进行约束,并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美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数目众多,最著名的是《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它由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EA)制定于1929年,当时名为《教学专业伦理规范》。为了使其适用范围从教师扩大到包括教育行政人员等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者,1968年修订时更名为《教育专业伦理规范》,1975年又经重大修改,成为美国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专业伦理规范。它详细规定了教师必须履行的两个方面的义务,即对学生的义务和对本专业的义务。在内容结构上,包括了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三个层面。近年来,美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呈现出细化的特点,如大学教授联合会发表了《教授职业伦理声明》、美国心理学会制定了《心理学家伦理规范》等。英国最大的教师组织——国家教师联合会(NUT),也制定了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和行为规范,并在2007年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此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教师联合会(BCTF)也建立了类似的专业伦理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定主体为教师专业团体,其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教师占绝大多数。作为自治性团体,这些教师组织在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实证研究,通过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使专业伦理规范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切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对于专业伦理教育方面,国外的实践经验也相对成熟。关于教师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专业伦理规范展开学习,教授教师如何在实践中使用专业伦理规范;二是学习如何将伦理理论运用到教育或教学实践中,这些伦理理论包括功利主义、康德的义务论等;三是采用案例分析法,理解诸如公平、尊重之类的抽象概念,同时学习如何分析现实问题,如道德上的两难抉择。
国外学者认为这三方面内容在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中缺一不可。其原因在于,专业伦理规范往往只代表了专业行为的“最低”标准,而且规范本身无法穷尽所有的专业行为,并容易给教师产生一种印象,只要是规范所未明文规定禁止的,均可以去做。[4]而对于伦理理论的简单学习,未必能使教师应对复杂的教育实践活动。[5]相比较而言,案例学习的效果比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社会,道德标准常常是复杂的、多元的,很多道德判断、抉择不是在黑与白之间进行选择,更多的是在灰色中作出相对最优的选择,因此,案例的设计非常重要。[6]
2 我国高校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现状
我国自古就对教师伦理有较高的要求,“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为人师表”等,直至今天仍然是对教师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建设。在理论研究上,“师德”的重要性一直被加以强调,学者对“伦理”与“道德”、“职业”和“专业”等概念之间的区别有所辨析,并对如何加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在专业伦理规范方面,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前者相比,后者对教师专业伦理的规定更全面、明确和具体。在专业伦理教育方面,对教师的教育主要包括伦理理论学习、典型示范教育等。尽管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它仍然是教师教育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理论研究较为滞后
在理论研究上,我国对教师专业伦理的把握不够深入,认识模糊且笼统。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深入地分析、研究和思考,对基础理论的探讨也显得不足,上升到哲学层面的分析较少。
2.2 专业伦理规范质量不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法律条文中,与教师伦理相关的条文数量较少,表述较为笼统。如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等,但对如何关心、爱护学生,如何尊重学生人格,未作详细、具体的说明。值得肯定的是,该法在第三十七条明确规定了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侮辱时,应该承担法律责任,对教师专业伦理行为具有了约束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针对的对象是中小学教师,不包括高等院校教师在内,也就是说,我国目前还没有高校教师专业伦理方面的专门法律文件。该规范包括六个条文,分别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进行了阐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抽象、概括的表述相比,该规范对教师专业伦理的规定更全面,也更为明确和具体。其不足在于,一些行为规定的较为抽象,对此难以作出评价,而且没有规定教师违反规范时的罚则,使规范可操作性不强。
此外,与国外教师专业团体为规范制定主体不同,我国这两部法律的制定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规范的执行是从国家层面自上而下地颁布,具有强制和约束力,与国外教师自治性团体更强调发挥教师自律性有显著区别。
2.3 专业伦理教育实效性不强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我国高校更注重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等“硬件”的培养,对专业伦理、专业态度等“软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在教师教育中,相关内容较少、形式也较为单一,进行宣传教育或典型示范的多,讲述专业伦理知识、理论及具体案例的少。
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教师专业伦理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的一些经验对促进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 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
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过程中,教师是建构伦理观念、实施伦理行为、践行伦理规范的主体,应培养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使之对包括专业伦理在内的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性、主动性。逐渐改变通过外部约束、管制、命令加强伦理建设的简单做法,转为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外部环境,使教师将专业伦理视作专业化发展和专业精神提升的一种需要,将道德理念、原则或规则内化为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不断学习、实践、体验、反思、领悟中实现专业伦理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在专业伦理规范制定过程中,应深入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了解、研究教师现实的伦理观和实际行为,并与之进行沟通、协商,理解、尊重教师的意愿,使规范要求适中、切实可行,提升教师对规范的认同感,增强践行规范的自觉性、自律性。
3.2 提高专业伦理规范的质量
在制定或修改专业伦理规范的过程中,应在吸收、继承我国传统师德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以教师专业伦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现实教育环境,充分考虑教育活动实践,体现高校教师专业特点和本质,凸显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或专业的特殊性,避免成为一般伦理规范在教育活动中的简单演绎与应用。规范内容上,应既包括伦理原则,即对教师进行伦理判断与决策的指导方针进行一般性的陈述,发挥其对教师的激励、引导作用,又包括具体规则,即对权利、义务和责任作出明确、清晰、具体的规定,使规范具有操作性、可行性,从而既发挥对教师的约束作用,又保障教师的权利,确保教师在行使专业权利时免受专业外人士的非理性指责与侵犯。
3.3 加强专业伦理教育
在教师专业伦理教育方面,应丰富教师伦理知识,使教师建立伦理意识,培养伦理思维。由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非常复杂,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背诵理论知识及对“公平”、“尊重”等抽象概念的理解来指导实际工作。只有精心设计、选择案例,通过情境体验、解读抽象的理论,才能启发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分析与思考,增强教师对专业伦理道德维度的感悟和理解,使专业伦理教育发挥实效。除了情境体验、案例教学的方法外,价值澄清法、道德两难法都可以加以借鉴使用。另外,学校还应围绕教师伦理素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相关的校本研究,在教师群体中不断催生对自身伦理、道德的关注与反思,解决教师道德中的突出问题,提升教师的道德责任感与使命感。[7]
[1] Campell,E.The Ethics of Teaching as a Moral Profession[J].Curriculum Inquiry,2008,38(4):357-378.
[2] 程亮.规范·专业·实践:当代教师伦理研究的三种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09,(12):71.
[3] 王小飞.当代西方教师专业伦理研究与发展现状述评[J].中国教师,2008,(23):13 -14.
[4] Watras,J.Will Teaching Applied Ethics Improve Schools of Education[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3):13 -16.
[5] Soltis,J.F.Teaching Professional Ethics[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1986,37(3):2 -4.
[6] Smith S.,Fryer - Edwards,K.,Diekema,D.S.,et al.Finding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Ethics:A Comparison Trial of Two Interventions[J].Academic Medicine,2004,79(3):265-271.
[7] 毛菊,杨淑芹.教师伦理理性的内涵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0,(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