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健康生产力的角度谈医改

2012-01-26赵亚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生产力医患

赵亚娟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妇产科,湖北 十堰 442000/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zhaoyajuan609@sohu.com)

1 健康是生产力,维护健康是全社会的责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健康是生产力,是劳动生产的基础,是个人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保障。只有在健康的基础上,人才能获得最大的价值。对于地区或国家,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基石。良好的居民健康状况对社会经济及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健康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促进健康水平提高。世界银行曾组织专家对战后40年世界经济发展进行测算,结论是:8% ~10%的增长应归功于劳动者健康发展水平的提高。美国哈佛大学的学者从研究亚洲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中,也得出经济增长的三成到四成来源于劳动者健康素质的提高。

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证明,卫生事业只有得到党和国家的有力支持才能不断发展,人民健康只有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全方位支持才能不断提高。[1-2]因此,从健康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须大力推行新医改,以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2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健康生产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有学者将这一执政理念与新的医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了我国卫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结合的新理论体系——“科学健康观”。[1-2]科学健康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健康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认为人民健康是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生态发展优劣的主要综合指标之一,促进人民健康是执政党、政府及全社会的主要责任和共同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使人人拥有健康,使整个社会从城市到乡村、从单位到社区、从个体到集体都处在健康和谐的氛围当中,使健康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全面提升。

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在和谐社会中,人们将树立新的健康理念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不断改善环境,从而,更好地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城市及农村。[3]

和谐医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最终影响到人民健康。由于医疗服务市场化,医患关系庸俗化,医务人员如果连起码的尊重都得不到,自然会失去工作激情,不再把医疗当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其工作绩效就难以提高。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医改将无法获得根本成功。因为,医务人员是医疗工作中最重要的“劳动者”。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新医改方案指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应该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尊重”,并强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同时强调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养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改善服务和提高效率的积极性;完善医疗执业保险,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通过以上措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尊重患者的良好风气”。这反映出政府对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通过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为广大患者服务。可以说,医患关系和谐可以更好地促进人民健康。而新医改强调的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符合健康生产力的观点。

3 维护生态平衡,倡导健康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已经严重危害了人民健康,影响了社会稳定。为了避免这种人为的健康危害因素,就需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必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及治理力度,积极维护生态平衡。应按照大卫生观念、把以治为主的模式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医疗模式,切实搞好公共卫生及预防工作,尽量做到让人不得病、少得病和晚得病。同时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强化群众防病意识,促成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戒酒、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可以说,建设健康型环境、健康型公民生活方式也是新医改的题中之义。

4 我国卫生事业现状呼唤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这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以及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医疗卫生事业也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尚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基于我国医疗卫生的现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种医疗制度,维护人民健康已经迫在眉睫。

4.1 壮大医疗队伍,优化资源配置

造成我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医疗战线的工作人员严重缺乏,且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导致医生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培养更多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务人员,是解决当前医疗战线医务人员缺乏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调整高等医学教育结构和规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加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保障医务人员医疗知识的及时更新与跟进,以满足医疗服务的需要。新医改重视基层医疗服务人才、全科医生的培养,以满足广大群众获得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另外,进行合理的人才流动,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4]

4.2 改善医务工作者待遇,挖掘劳动潜力

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生是主要的人力资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卫生事业发展最基本最活跃的部分,决定了医疗服务可能性及有效性。[5]医生的数量、素质及其主观能动性都对医药卫生改革的效果起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解放”医生的生产力,调动医生积极性已经迫在眉睫。

近年来,由于执业风险增高、劳动强度过大,许多医生的职业满足感明显下降,主观能动性降低,甚至纷纷“逃离”医疗卫生战线,严重削弱了医生生产力。[6]因此,能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医改的成败。通过改善医务人员的待遇,挖掘其劳动潜力,以此激发医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及工作热情,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还可以使医务人员安心本职工作,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李恩昌.政治医学兴起的必然性及研究对象、任务[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1(4):204.

[2]李恩昌,王多劳.论科学健康观[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2):30 -34.

[3]李恩昌,郭继志,张杲.科学健康观与健康型社会[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4]王忠臣,汪文新.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53-54.

[5]张晓燕,王中政.论新医改背景下医生生产力的发展[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5):3 -5.

[6]王振东,尹文强,任绪功,等.医生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8):31-33.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生产力医患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
分级诊疗 医患各自怎么看?
医患矛盾再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