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阑尾炎53例临床分析
2012-01-26柯志刚黄法江吴小将楼朝明王慧萍
柯志刚,黄法江,吴小将,楼朝明,王慧萍
(浙江省浦江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金华 322200)
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但异位阑尾炎则比较少见。异位阑尾炎由于解剖位置发生变异,病情复杂多变,且床症状又不典型,故术前确诊比较困难,误诊不仅仅会造成手术失误[1],也易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和手术后遗症,提高对异位阑尾炎的认识至关重要。我院共收治急性异位阑尾炎患者53例,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3例异位阑尾炎患者,男29例,女24例;年龄16~61岁,平均(29.4 ±5.7)岁;病程 2 h 至 3 d,平均(26.5 ±15.2)h。临床表现均出现腹痛,腹痛范围比较广泛,大部分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并向右肩背部和会阴部放射,还会出现腹部压痛、肌紧张,部分伴有反跳痛;14例出现发热,12例出现恶心、呕吐,7例尿频、尿急,大便次数增多,2例尿痛。实验室检查:红细胞:(5.2 ~17.4)×1012/L,白细胞:(11 ~23)×109/L,中性粒细胞:0.72 ~0.84,淋巴细胞:0.11~0.31,尿常规及腹部平片均阴性,心电图正常。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剖腹探查术等综合确诊,腹膜外18例、高位15例、盆位6例、壁内7例,疝内4例。浆膜下3例。其中,4例伴穿孔,3例合并妊娠(2例孕中期、1例孕晚期),2例合并结石性胆囊炎。
2 结果
53例异位阑尾炎患者经病理证实:其中切除阑尾47例,脓肿切开引流6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常规辨识升结肠、回盲部,沿升结肠前纵肌向下追索回盲部寻找到阑尾后切除,放置引流,术后继续吸氧、消炎、止血、对症治疗。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5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6.2 d。
3 讨论
造成阑尾异位主要包括一是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使盲肠和阑尾则位于左下腹原位或转位途中的某一部位,二是中肠固定不完全致盲肠和阑尾处于游离状态[2]。本组53例异位阑尾炎患者中,阑尾位于盲肠后方的腹膜外有18例,占33.96%,这是由于在盲肠伸长下降过程中阑尾转向盲肠后腹膜外所致。高位15例,占28.3%,这是由于中肠旋转不完全,旋转途中使盲肠和阑尾异位于肝下,由此可见,中肠固定不完全呈游离状态和旋转不全是造成阑尾异位的主要原因,中肠不转位畸形使盲肠和阑尾异位在左下腹情况较少,而反向转位的更是极罕见。本组53例中中未发现1例小肠全位于左侧、升结肠位于右侧的情况。
53例异位阑尾炎有48例术前得以确诊,术前诊断符合率90.57%,误诊5例分别为误诊为急性胃炎2例,胆囊结石、胃十二指肠溃疡、附件炎各1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异位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误诊为急性胃炎的2例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并不明显,腹肌也不紧张。腹痛时而为阵发性,时而又为持续性;二是与其他疾病鉴别经验不足。这提醒我们要仔细询问病史,并认真查体,如腰大肌征、肛诊触痛性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试验阳性可作依据,同时还要结合血常规、尿常规及影像检查做好鉴别诊断。
总之,异位阑尾炎与普通阑尾炎一样,是炎症引发疼痛的急腹症,但由于生长过程中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固定不完全,致盲肠和阑尾处于游离状态造成了阑尾异位因此变得复杂,诊断中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复杂多变,易出现误诊、漏诊;因此要要结合血常规、尿常规及影像检查,探寻异位阑尾炎的规律性,做好鉴别诊断,治疗中,找到阑尾也比较困难,这需要正确判断回盲瓣与盲肠的位置,以此仔细探查,找到阑尾。
[1]熊克辉,严命镕.异位阑尾炎84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5):32.
[2]周东,王学闽,黄海林.异位阑尾炎16例诊治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8(1):45-46.
[3]张益民,刘汉叶.38例异位急性阑尾炎异位类型的临床诊治体会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76-77.
[4] 白海东.妊娠期阑尾炎误诊的原因分析[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11,8(1):50-51.
[5] 唐曾贵,章根友.异位阑尾炎临床诊疗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12(12):60-61.
[6] 江建军,周正直.异位阑尾炎106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1):1344.
[7] 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71.
[8] 吴思国.异位阑尾炎16例诊治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