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骨髓炎的经验总结

2012-01-26王文红张志业李红菊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8期
关键词:疮面次服乳香

王文红 张志业 李红菊

(山东省安丘市中医院,262100)

骨髓炎属中医学中的“附骨疽”范畴。是一种病邪深沉,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千金方》说:“以其无破,附骨成脓,故名附骨疽。”

在中医文献中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尚有不同的名称,如生在大腿内侧的叫咬骨疽;生在大腿外侧的叫附骨疽;生在手、足、腿、膊等处,溃破后出腐骨的叫多骨疽。病名虽异,病因、证治大致相同,故统名附骨疽。

本病特征是好发于儿童,多发于四肢长骨,局部肿胀,附筋着骨,推之不移,疼痛彻骨,溃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可成窦道,损伤筋骨。

本人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内治法

1.急性期: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方以仙方活命饮为主。方药:金银花30g,赤芍15g,当归尾12g,大贝母10g,白芷10g,防风10g,甘草10g,皂刺10g,炮穿山甲6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陈皮10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慢性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排脓托毒。以加减龟鹿二仙汤为主(自拟方)。方药:黄芪60g,党参30g,山药24g,鹿角胶10g(烊化),龟板15g(先煎),川牛膝18g,枳壳13g,木香10g,枸杞子15g,菟丝子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毛姜10g,茯苓13g。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3.加减:寒盛者加熟附子、桂枝、干姜;湿盛者加土茯苓、白术、防己、木瓜;肾虚明显者加巴戟天、山茱萸、杜仲、桑寄生;血虚明显者加熟地黄、阿胶;骨粗不脱,亦不见细者,兼服虎撑丸(自拟方),以收缩骨胀。

外治法

1.初期漫肿无头,皮色不变,外敷回阳玉龙膏;内中坚硬者,敷回阳化坚膏(自拟方)。

2.溃后,疮面撒祛腐生肌散(自拟方),疮口深者,插祛腐生肌条;若形成瘘管,久不收口者,内插红升条,以腐蚀瘘管。

3.死骨形成,久不脱者,搽推车散。若四五次仍不脱者,可插拔核丹条(自拟方),5天换药1次,一般插1~2次即脱。

4.肌肉生迟者,涂生肌玉红膏,疮面均宜用加味太乙膏盖之。

注:①虎撑丸:马钱子(米泔水浸3日,刮去皮,香油炸透成棕红色)120g,大枫子(去壳,土炒后用香油炸透)60g,炮穿山甲30g,熟附子30g。共研细末,加于黄米饭(适量)内,捣匀,为丸,如黄豆大,备用。②回阳化坚膏:紫荆皮、白芷、赤芍、白及、木鳖子、麻黄、生南星、生川乌头、生草乌头、生半夏各10g,麝香0.5g。共研细末,凡士林调糊状,外敷患处。③祛腐生肌散:炒乳香、炒没药、儿茶、煅龙骨各3g,煅珍珠1.2g,象牙1g,轻粉1.8g,麝香0.6g,冰片0.6g。共研细末,外涂患处。④拔核丹条:水银30g,黑铅8g,火硝30g,白砒霜15g,硼砂18g,白硇砂15g,白矾30g,胆矾30g,大青盐15g。用炼丹的升法,取出升丹,研细,用面糊做成细条状阴干后备用。

猜你喜欢

疮面次服乳香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治神经衰弱
捆都而(乳香)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治神经衰弱
乳香及含乳香中成药中乳香酸类薄层层析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