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膏摩走罐法治疗肩背部伤筋综合征168例

2012-01-26时晓光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8期
关键词:肌筋火罐肩胛

时晓光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276002)

从临床观察来看,感受风寒湿邪、积累性损伤是导致肩背部伤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凡睡卧当风,久居湿地,均可感受风寒湿邪,引起伤筋病症,虽不致引起筋断裂伤,但可使其性质和位置发生异常改变,引起疼痛和功能障碍。而长期单一姿势下劳动,或过多使用某些肌筋,均可导致肌筋的积累性损伤。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劳所伤……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古代文献将伤筋分为筋断裂与筋不断裂两大类。本文讨论的为后者。伤筋的病理改变可分为数种,其中筋歪、筋翻、筋转属于筋失其位,又称“筋出槽”;属于筋的形态改变者,有筋粗、筋挛、筋结等情况,临床应仔细辨别。

一般资料

本组168例病例均为我院推拿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就诊患者,其中门诊病人98例,住院病人70例;男性患者101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17~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3年;未经治疗者78例,经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者90例。全部168例均符合肌肉纤维组织炎、肌筋膜炎、肌硬结病等诊断。

治疗方法

按摩膏的配制:红花、没药、白芷、当归、白附子、刘寄奴、制乳香、桂枝、香附、威灵仙、干姜、老鹳草各等分,浸入95%医用酒精中(以酒精没过药面为度)。1周后滤去药渣,将药酊倒入不锈钢容器中,置于微波炉上,以60℃小火边煎熬边加入医用凡士林并搅拌至黏稠度适中关火晾凉后装盒备用。

膏摩法:于温暖的治疗室内,嘱病人俯卧于手法治疗床上,暴露治疗部位,医者立于病人一侧,双手蘸取按摩膏适量,均匀涂布于病人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治疗。

推摩抚摸法:以双手在病痛部位进行反复广泛的推摩抚摸手法,使病人放松紧张的肌肉,更好地配合治疗。在按摩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摸清疼痛范围、痛点的位置以及有无筋失其位或肌筋形态改变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按揉拨理法: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以叠掌按揉法在病变部位进行治疗,重点在痛点及肌筋形态改变的位置,进一步放松肌筋、探查病情。然后在重点部位以掌根或拇指拨法拨动痛点及其周围的筋结,以松解局部粘连。充分松解后,仔细触摸筋结下方找到筋槽,以双拇指将出槽之筋理入筋槽以理筋整复。

弹筋插肩法:触摸到筋结位置,以双手三指拿法向上提拿该处肌筋,让提拿起的肌筋在手中自然滑落,每处肌筋提拿3~5次,然后以右手食中无名指并拢,掌心向上,自内向外插入右侧肩胛下进行推顶,左侧同法施治。

走罐法:根据治疗部位具体情况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以闪火法将火罐吸定在治疗部位上,以双手握住火罐的颈部,推拉火罐在病人体表来回游走至皮肤出现红紫色即可。走罐顺序:两侧膀胱经→肩胛内侧缘→肩胛外侧缘→肩胛冈上→肩胛冈下。重点部位重点操作。

走罐结束后,在重点部位及穴位上拔罐固定3~5min,起罐,以面巾纸擦去多余药膏后覆盖巾被休息10min。

疗程:以上治疗每次25~30min,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情况可间隔3~7天再治疗。全部168例根据病情共治疗0.5~5个疗程,平均2个疗程。停止治疗后随访半年。

治疗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无复发;显效:疼痛基本消失,遇阴冷劳累偶有发作,经休息后不治而愈;有效:疼痛基本消失,半年内有复发;无效:经治疗无效或自行中断治疗。

结果:全部168例病例,治愈132例,占78.6%;显效17例,占10.1%;有效9例,占5.4%;无效10例,占6.0%。总有效率94.0%。

副作用:其中2例患者因对药膏轻度过敏而中断治疗。

讨论

肩背部伤筋临床多见,可发于任何年龄、任何职业,多数患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严重影响了病人的日常活动,降低了病人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此病多采用针灸推拿、痛点封闭疗法,但治愈后复发率高,且药物治疗有一定毒副作用。

传统中医适宜性技术膏摩走罐法治疗肩背部伤筋综合征,即发挥了推拿、火罐疗法的作用,又体现了中药外用的优势,病人容易接受,治愈后不易复发,不用打针吃药,简单易行,特别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肌筋火罐肩胛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颈肩痛,小心颈肩肌筋膜炎
肩胛盂的骨性解剖结构
肩胛下肌损伤分型及治疗研究进展
肩胛下旋综合征研究进展
玻璃火罐沥干存储箱的设计与应用
针刺联合胸椎整复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效果分析
动气针法结合火罐治疗40例落枕的临床观察
强化肩胛带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疗效
中药烫疗联合冲和软膏治疗腰背肌筋膜炎9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