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输液护理难点分析

2012-01-26黄霜霞兰卫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输液护士静脉

黄霜霞 兰卫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液室,广西 南宁 530000)

近年来门诊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静脉输液人次逐步上升[1],这个特殊群体包括脑瘫,缺血缺氧性脑病,精神运动发育迟缓。为了确保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在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对患儿出现的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常见护理难点分析

1.1 小儿静脉穿刺一次成功难

1.1.1 血管因素

因患儿年龄小,个体差异大,身体生长发育期对外界的适应力不一,患病后机体免疫力低下导致血管扁平弹性差,加之患儿本身的血管细弱,因此较成人穿刺难度大,穿刺成功率低。

1.1.2 治疗方面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输液周期长,一般7~15d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间隔约1个月时间。由于小儿静脉较细,又须反复穿刺,往往出现难找静脉的问题。

1.2 患儿及家长配合难

现代的小儿处于优越的环境,生长条件好营养丰富,肥胖小孩多见,一旦生病打针,家长更多的是心疼和溺爱,不忍心孩子受苦,不配合按压固定,任其自由活动导致穿刺过程失败。家属的不配合所致的输液穿刺难,针头固定难,拔针按压针眼难的“三大难”。

1.3 家长不良应激心理反应应对护理难

家长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确诊神经系统疾病后大多是难以接受的,表现为焦虑性增高甚至出现恐怖反应,情绪不稳易激动,出现悲观、失望、发怒的情绪。一些家长要求一针见血,若未如意,即刻产生过激行为,表现为情绪激动,易怒,不合作,甚至侮辱谩骂护士,严重者对护士身体进行暴力侵害,造成护士心理压力过大产生不稳定情绪,直接影响注意力及思维状态。

1.4 输液固定难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由于疾病的影响造成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姿势,反射异常,智力低下,沟通障碍等机体障碍[2]。而且非常“敏感”易“激动”,往往不能配合输液治疗,造成输液固定困难。穿刺后针头固定不牢固,或患儿躁动、不合作易使针头脱出。患儿肌张力较高,不能配合固定。

1.5 输液过程巡视观察难

门诊输液室患者及家属陪护众多,人员不断流动,环境嘈杂拥挤。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易动,注意力和定向力集中时间短,很难长时间坐在位置上完成输液治疗,又因许多家长缺乏医护知识,有的家长带着小孩四处游荡,坐电梯玩耍,远离了护士的观察和监控的视线,加大了输液护理观察的监控难度。

2 护理对策

2.1 加强技能的培训

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和穿刺技术,娴熟的技术会让患儿对护士产生信赖并且愉悦的配合,反之,不良的穿刺技术会使患儿产生抵触反抗情绪,影响护患关系。针对这一特点,我科运用绩效考核竞争优势针对低年资的护士、轮科护士、技术差护士,采取岗前培训,按能择优竞争上岗,使上岗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护理人员合理搭配实行绩效能级最大化。工作中,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取得患儿及家属的好感和配合,选择易于固定的静脉进行穿刺,改进固定工具及胶带提高固定稳定性,实施新老搭配上岗,有利于护士信心和穿刺技术的提高;对穿刺困难户尽量耐心仔细查找血管,沉稳应对,争取一针成功,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以减少患儿不必要的痛苦。

2.2 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儿家长交谈,及时掌握其心理需求和爱好、习俗,尽量满足患儿家属合理要求,把健康知识贯彻于输液过程,做到换位思考,患儿家属的信任支持是保障患儿顺利完成输液治疗的前提。

2.3 指导合理安排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患儿

每日各种康复治疗项目安排较满,可以方便治疗为原则合理指导安排输液时间,同时减少不利因素造成的穿刺困难。为患儿提供预约输液个性化服务,以合理化治疗项目及时间,减少患儿及家长因盲目奔波造成身心疲惫,影响治疗效果。

2.4 合理选择穿刺部位

宜选择相对直、粗、富有弹性、避开关节及静脉瓣的静脉有利于穿刺的成功。根据解剖学及便于固定原则,穿刺静脉首选桡骨茎突、尺骨茎突及第3掌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足部的大隐静脉、足背的浅静脉[3]。因为该处的神经分布稀疏,疼痛的敏感性较低,可减轻患儿痛苦。在选择静脉时以头皮正中静脉、颞浅静脉、额浅静脉为先。

2.5 改善环境营造和谐、温馨的治疗氛围

定期开窗通风换气,运用儿童喜欢的卡通动画及色彩装饰儿童输液区的墙壁,张贴温馨提示,电视播放儿童节目,让孩子在欢乐的环境里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减少噪音,有助于安全输液管理。

2.6 勤巡视观察

注射前应告知家长用药目的,注意事项,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特别强调不要擅自调节输液速度及其危害,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患儿生性好动,而且由于血管较细,容易发生输液外渗,所以输液过程中,护士要勤巡视,细观察,避免药液外渗给患儿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2.7 健康教育

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家长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开展主动服务。在接诊时,穿刺前,输液中,拔针后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让家长了解常用药在滴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及不良反应,告知处理的方法,尽量避免液体不滴,穿刺部位肿胀外渗等情况,消除家长及患儿恐惧心理,指导其配合输液工作,有利于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病患满意度。

3 体 会

运用绩效管理模式对输液室实施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发挥了护士的积极性,为患儿提供预约输液的个性化特色服务,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活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保证了输液的顺利完成,提高了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

[1]凌云,陈朔晖,诸纪华,等.儿科门诊输液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28.

[2]张云芳.解剖学研究在减轻手背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9):2956-2957.

[3]王玲,李华伟,田秀荣.进针角度对静脉穿刺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7):445.

猜你喜欢

输液护士静脉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