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P术中血气分析及离子监测对水中毒的判定
2012-01-26曹熙汉
曹熙汉
(锦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辽宁 锦州 12100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患者多为高龄、一般状态较差,常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不能耐受较大手术,术中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麻醉处理有一定的特殊性。从2011年2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对60例TURP患者实施了术中血气分析及离子监测,监测结果提示了TURP水中毒的发生、发展,麻醉处理是否得当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60个病例,最大年龄88岁,最小64岁,平均74岁。麻醉ASA分级Ⅱ级79%,Ⅲ级17%,Ⅳ级4%。手术时间最长5小时45分,最短1小时15分,平均4小时19分。本组病例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检测PH、BE、K+、Na+、CI-、Ca2+、Hb、HCT,并辅以AMP、CVP等血流动力学监测。
2 结 果
2.1 血气分析及离子变化
PH术后比术前下降(0.06±0.012),BE下降(2±0.025),K+下降(0.4±0.033),Na+下降(9±0.07),Ca2+下降(0.1±0.011)。
2.2 血液检测
Hb下降(19±0.69)g/L,HCT下降(0.6±0.04)%。
2.3 血流动力学监测
MAP下降(15±0.9)kPa,CVP上升(2±0.4)cmH2O。
2.4 TURP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酸中毒,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失血或稀释性贫血,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提示的低血压和负荷增加。检测结果提示,6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变化显著,应从新认识水中毒的严重性及其危害程度。
3 讨 论
发生水中毒的原因:①生理解剖特点(前列腺富含静脉窦)。②冲洗液吸收的量、速度、种类与水中毒密切相关。③手术期间患者是否处于清醒状态非常关键。
可由水中毒引发的并发症:①稀释性贫血。②稀释性低钠血症。③循环过度负荷。④急性肺水肿。⑤极易掩盖的失血。⑥CNS并发症。
TURP首选连续硬膜外阻滞,选择L2~3或L3~4间隙穿刺,向骶端置管,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有椎管内麻醉禁忌,存在严重循环、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不愿椎管内麻醉时,可选全身麻醉。
TURP要求术中以灌洗液充满膀胱,使视野清晰,并需不断地冲洗。灌洗液必须是不导电的非电解质液,避免影响膀胱、电灼器、电刀等的效能,并防止意外电击事故。常用的灌洗液为等渗的5%葡萄糖、0.9%盐水,3%~5%甘露醇等液体。过去曾用蒸溜水,由于大量水的吸收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红细胞破裂,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思维混乱、惊厥,甚至昏迷,现已不再使用。
前列腺的静脉窦很丰富,TURP时,不可避免吸收灌洗液。灌洗液容器的高度决定灌洗液进入静脉窦的静水压,与吸收的速度有关。手术时间与灌洗液吸收的量呈正比,电切时每分钟可吸收10~30mL,通常认为1h以内的手术比较安全。有些患者2h内可吸收6~8L,将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是否出现因吸收灌洗液而出现并发症取决于液体吸收的量、速度和种类。大量的灌洗液吸收入循环将导致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循环过荷、急性肺水肿,并出现CNS功能紊乱。因此,术中严密监测十分重要。
硬膜外阻滞期间保证患者清醒状态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患者神志的变化,由患者主观判断以评估病情。麻醉期间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间断测定中心静脉压和电解质,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循环过度负荷、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出现水中毒征象时应及时利尿,血钠过低(<120mmol/L)时,可补充3%~10%的高张氯化钠。
术中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测定很困难,为保证胶体渗透压的相对稳定,入量应充分考虑液体的成分,根据离子监测结果合理进行补充。我们的体会是胶体液的入量应多于晶体液,其理由是较高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消除可能发生的水中毒。
需要指出的是TURP时常发生显著失血,而且失血量评估较为困难。手术时常用大量的灌洗液10~20L,创面不断渗血,灌洗液进入循环,通过循环状态很难及时准确评估失血量。血压下降时常预示失血量相当可观,应及时输血。术中宜间断测定Hb及HCT以指导合理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