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生猪计划免疫技术推广
2012-01-26邓海龙刘伯庶许进红李水兰
邓海龙,刘伯庶,许进红,李水兰,施 维
(1.红河州个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个旧661000;2.红河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红河661400;3.个旧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云南 个旧661000)
1 基本情况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个旧市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2007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3.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4.4%。畜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7年全市生猪存栏年底统计为15.92万头,出栏23.76万头,出栏率149.2%。在全市肉类总产量达2.52万吨中,猪肉产量占83.1%。
2 面对新疫情需创新防疫机制
2.1 猪的疫情错综复杂,畜牧兽医部门面临新的巨大考验 随着全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养猪业发展步伐加快和生猪及其产品流通频繁,本市生猪疫病流行规律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03年~2007年,本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种公猪发病率为23.6%、妊娠母猪为40.6%,初生乳猪死亡率为18.6%。在死亡乳猪中,流产占10.1%、死胎占53.7%、弱仔占32.5%、畸形占2.9%;初步查清引起本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主要病原有猪瘟、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衣原体、弓形虫和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和猪布鲁菌等多种病原。其中猪瘟携带率为1.1%、其他病原感染率为细小病毒27.7%、猪伪狂犬病病毒24.6%、猪衣原体22.8%、弓形虫13.6%、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11.5%、猪圆环病毒-2型为7.2%、猪布鲁菌4.6%。总感染率达75.2%,其中单一病原感染占39.6%、混合感染占35.6%;在6份病料中同时检出了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衣原体病原。
2.2 老病未绝,新病不断出现 2007年本市大屯、鸡街、锡城等乡镇农户饲养的生猪普遍暴发临床出现以高热,皮肤发红、发紫,母猪流产,呼吸障碍等为主要症状的疫病,生猪发病率30%以上,死亡率达10%以上,其中仔猪死亡率高达50%。少数养猪户猪死亡率高达100%。
2.3 生猪免疫已经不能适应疫情形势,改革原来的免疫方式成为必然 一是免疫程序极不科学,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新生仔猪、新购入或当时不能免疫的猪在两季之间不能得到及时免疫;二是全市免疫工作都围绕着上级下达的口蹄疫、猪瘟和猪肺疫等免疫,而对本市生猪严重威胁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乙型脑炎等病未能列入的免疫日程;三是养殖户普遍存在着重免疫轻饲养管理,忽视对仔猪补铁、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
3 技术路线和方法
本市生猪计划免疫技术推广的具体方法为统一免疫病种、统一免疫的时间或免疫月龄、统一免疫有效期、统一免疫档案的记录,通过有计划和按程序的免疫,使生猪群体对各主要病种随时保持应有的抵御能力,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
3.1 免疫
3.1.1 免疫的对象及范围 全市所有公猪及母猪饲养户(场)饲养的后备公猪、后备母猪、种公猪、能繁母猪、养猪户出售前的断奶仔猪。还有不发达地区农户饲养的商品猪,强制免疫病种免疫期满后,进行适时补针。
3.1.2 免疫病种 在国家制定的强制免疫病种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口蹄疫的基础上,加猪肺疫、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乙型脑炎、猪副伤寒5个病种。
3.1.3 免疫程序 统一制定了商品猪、后备公猪和母猪、能繁殖母猪、公猪的免疫程序(略)。
4 技术保障措施
4.1 制定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订购生猪计划免疫户口册下发各乡镇、统一制作《生猪计划免疫实施的跟踪调查表》、《生猪计划免疫统计表》;积极组织调供生猪计划免疫用疫苗,保证生猪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开展。
4.2 认真开展宣传培训,营造群防群控的社会氛围 为使生猪计划免疫工作顺利实施,一是积极派员参加全州生猪计划免疫技术培训班,继而在全市培训市、乡、村三级兽医;二是发放宣传资料;三是制作并分发生猪计划免疫技术的宣传资料张贴于全市各个自然村、集镇和各个农贸市场;四是在防疫工作中,兽医人员每到一户养猪户,都认真讲解生猪计划免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力争得到养殖户理解和支持。
4.3 由点到面,逐步推开 开展示范,探索经验。首先在养猪大户及示范村开展。2007年下半年选择44户存栏5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和6个村开展示范。经过有计划的宣传工作和培训后,于2007年6月至2008年春共在23 885头猪中开展试点。主要方法是由市疫控中心派兽医技术人员协助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兽医按生猪计划免疫方案开展工作,经过一定时间的指导后,逐步交由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兽医继续承担下一步的工作。2008年上半年,在试点和示范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进一步完善了原制定的实施方案,自2008年秋季起在全市全面推行。工作主要以乡村为主,市动物疫控中心主要从监督指导和强化免疫注射技术操作规范,疫苗供应和来源追踪,适时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及其病源学监测,保证预防注射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工作。
5 实施结果
5.1 生猪计划免疫技术推广稳步开展
5.1.1 试点与示范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下半年,首先在大屯镇的新瓦房、龙井村;鸡街镇的三道沟、龙潭口村;贾沙乡的围墙村、贾大底等6个村44个规模养猪场和1 285户母猪散养户中开展,这些养殖户存栏生猪23 885头,其中有能繁母猪3 917头。至2008年春季,在这些农户中国家规定的重大动物疫病(政府采购疫苗)口蹄疫、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密度达到100%,伪狂犬病占母猪存栏的93%、细小病毒病88.9%、乙型脑炎76.9%;仔猪副伤寒57.4%,猪肺疫56.3%。仔猪注射牲血素达92.4%。
5.1.2 在全市正式推广的情况 2年来,全市共免疫猪瘟苗37.29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53.41万头次,口蹄疫53.42万头次,伪狂犬病3.15万头次,细小病毒病3.26万头次,乙型脑炎3.58万头次,猪肺疫14.71万头次,仔猪副伤寒12.13万头次,注射牲血素65.62万头次。种猪场和扩繁场各种疫苗免疫率猪瘟、高致病性猪篮耳病和口蹄疫均达100%,细小病毒病和伪狂犬病达95%,乙型脑炎达87%;在母猪散养户推广的,伪狂犬病达53%,细小病毒病达52%,乙型脑炎达31%。
5.2 免疫效果跟踪调查 据对全市9个乡镇的90户母猪养殖户的抽样跟综调查,计划免疫实施前与实施后的2009年与实施前的2007年相比,能繁母猪发病率下降了18.3%,死亡率下降了7.73%。其他猪发病率降低了17.63%,死亡率下降了10.87%。
5.3 全市面上生猪疫病死亡率抽样调查 2009年11月,州动物疫控中心组织交叉检查,对全市2个乡镇4个村委会4个自然村82户养殖户(猪场)的抽样调查,生猪疫病死亡率为1.05%。
5.3.1 免疫抗体监测 2年来共检测了580份,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4.6%,猪瘟免疫合格率达72.4%,均达到上级下达的合格率指标。
5.3.2 猪病原学监测 用口蹄疫单抗Blocking-ELISA试验监测口蹄疫自然感染情况,共检猪血清44份,阳性数1份,阳性率2.4%,比实施计划免疫前的2007年下降了一倍;用猪圆环病毒2型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猪血清44份,检出阳性数25份,阳性率56.6%,比计划免疫实施前上升了11.7个百分点,用猪瘟Ag-ELISA检测猪全血22份,检出阳性数1份,阳性率4.5%。比计划免疫实施前下降了10.4个百分点;用猪伪狂病病毒gE蛋白ELISA检测猪血清22份,检出阳性5份,阳性率为22.72%,比计划免疫实施前下降了11.4个百分点;布鲁菌病感染监测结果(先以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最后用试管凝集试验复核。初筛阳性数24份,复核阳性数15份):共检测猪血清160份,结果未检出阳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