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2012-01-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节律研究进展用药

石 斌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 沈阳 110300)

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

石 斌

(沈阳市中医药学校,辽宁 沈阳 110300)

生物节律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临床药物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对于目前生物节律在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解和研究生物节律对临床工作的重要性。

生物节律;疾病发作;药物治疗

生物节律就是机体内从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以至于行为各种不同水平的生命活动均按一定时间顺序、周而复始的节律性发生变化的节律。人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和很多因素有关,其中生物节律就是重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外生理学家亟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近年来生物节律的研究做一简单归纳和介绍。

1 生物节律的发现和发展

1.1 生物节律的分类

根据变化周期的长短不同,生物节律可分为高频、中频和低频。高频,周期低于一天,如心动周期、呼吸周期等以每分钟为单位;中频,周期以每日为单位即日节律,如血细胞的数量、体温的波动、血压的变化、细胞分裂以及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周期等很多生理活动都有日节律;低频,如以月为单位的月经周期。其中的日节律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是最重要的生物节律。

1.2 生物节律的作用

在生理状态下,生物节律对人的体能变化、精神活动和情绪波动等都会有影响。生物钟可通过眼睛的特殊光感受器感受昼夜的光强度变化再经由视网膜-下丘脑通路传入,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生理状态下的日节律调控机制(如倒时差以及季节性生理变化)以及病理状态下的日节律的变化机制(如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均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临床价值和治疗价值[1]。如果生物节律发生紊乱,人就会患病;同样,患病的时候,某些生物节律也会出现异常。

2 生物节律与临床应用

2.1 疾病发作时间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从人体生理功能角度方面来分析,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20%~40%,上午数值最低,夜间达到高峰,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种节律性则消失;I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存在于人的血清中,是一种炎症标志, 是健康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免疫球蛋白,24h应该处于恒定水平,IgE能结合在产生过敏性物质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表面,过敏性哮喘疾病的患者的血中IgE水平有别于健康人,在下午达到高峰,以至于大多数哮喘病人在傍晚或夜间时容易哮喘发作;此外,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时间上,昼夜节律性也表现得很突出,医学统计发现,在午夜零点到清晨6点之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性增加40%,心源性猝死多发生在深夜,脑血管病发病风险性增加49%,这些疾病的发作都可能与深夜动眼睡眼时程增加、血压和心率的不稳定有关系[2]。因此,了解生物节律对于疾病的突发性的预防意义重大。

2.2 药物应用时间与生物节律的关系

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给药时间,既可以提高药效,还可以降低或减少、减轻药物的副作用。目前,对于许多缓释、控释等新药的研发,考虑药物的血药浓度与生物节律的配合已经十分普遍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国内和国外经常有这方面的报导,例如,洋地黄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用药,但洋地黄的毒性与血钾浓度关系密切,血钾浓度有明显的日节律,如果能改变洋地黄的半衰期,使其血药浓度与血钾一致,不但能降低洋地黄的毒性作用,而且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某些疾病需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正常人体内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每日上午8~10时为分泌高峰,因此在血中的浓度早晨最高;但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负反馈抑制作用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其抑制作用晚上用药是早上用药的两倍,因此,此类患者用药时间的选择非常重要,应于上午8时一次口服,这样可以减轻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在肿瘤的化疗方面,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周期活动的高峰期的时间也不相同,例如,夜间是直肠癌细胞的分裂高峰期,而此时大多数正常的胃肠细胞却处于静止期,如果选择此时给药,在加强疗效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杀伤力。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时间也应与血压的节律性变化保持一致,原发性高血压用药时间最好是早晨,肾源性高血压用药时间最好是傍晚,这样降压效果会更明显。相反,根据治疗需要,如果利用药物改变某些生物节律也可以达到治疗目的。由此看来,随着对人体生物节律研究的不断进展,临床药物的应用会越来越更精细,更有效。

3 展 望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生物节律的神秘面纱被逐渐的揭开。已经认识到健康人体的每一项生理功能均表现出高度的精密与稳定,而内外环境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对生物节律的改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生物节律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因此,如何保持稳定的生物节律还是一个难题,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成熟,总有一天人们会完全的认识生物节律,并应用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

[1]李然.哺乳动物日节律基因调控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6):587-592.

[2]丁健明.光照对哺乳动物生物钟的调节机制[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5,25(6):577-584.

R33;R5

A

1671-8194(2012)11-0092-02

猜你喜欢

节律研究进展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空间里的时间:微重力等环境下的生物节律研究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运用节律跳绳,提高跳绳教学质量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