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病虫害控制技术

2012-01-26赵伯涛黄晓德李兴民刘志忠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年4期
关键词:香葱植保农药

赵伯涛,黄晓德,钱 骅,李兴民,刘志忠,蔡 锋

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GAP)是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保障体系。是以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为核心,以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关注环境保护、员工健康、安全和福利,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套规范体系。近年来,随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对农产品贸易中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良好农业规范也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并在各国以政府和行业规范的形式得到建立和发展。我国于2005年制定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系列标准,并在2009实现了与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AP)的互认[1-2],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提升提供了的技术支持。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拓了新渠道。

德国小香葱,学名细香葱(Allium schoenoprasum L.),又叫四季葱,别名青葱,其香味浓郁,一年可多季栽培,是我国重要的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具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出口葱及葱类制品64.35万t,出口创汇达20 707.3万美元。但目前我国的德国小香葱生产中,由于生产者缺乏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意识,标准化水平低,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其中病虫害防治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3]。本文基于良好农业规范(GAP)病虫害控制原则,对出口型德国小香葱栽培过程的病虫害的规范化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1 德国小香葱病虫害及防治现状

南通市辉禾食品有限公司于2004年引进德国小香葱进行栽培加工,经过多年来对德国小香葱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调查统计表明,当前我国栽培过程中,德国小香葱多发性病害主要有锈病、霜霉病、叶枯病,多发性害虫为葱蓟马、葱须鳞蛾和斑潜蝇;偶发性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紫斑病、白腐病、软腐病甜菜夜蛾、地老虎等。从病虫害发生情况来看,实施规模化栽培的基地病虫害发生率较低,危害程度较轻,病害田间病株率在25.3% ~37.4%,虫株率15.1%~20.2%;农户分散种植地块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轻者与规模栽培水平相当,严重发病地块田块病株率达75.6%、虫株率达65.4%。从当前德国小香葱病虫害防治技术来看,大多单纯依赖化学防治,缺乏综合防治手段;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粗放配制农药等不规范现象仍然存在,标准化、规范化的病虫害控制技术亟待完善。

2 基于GAP规范的病虫害控制

GAP标准要求和鼓励生产者通过农场管理、有害生物综合控制、合理的植保产品管理与应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减少蔬菜病虫害防治过程存在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针对德国小香葱病虫害的特点和发生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病虫害进行控制。

2.1 环境预防

GAP要求在选择或引进种植基地时应进行风险评估,要求使用土地前要有文件化的食品安全、操作员健康和环境风险评估,包括土壤类型、灌溉水和空气质量和、水源持续性的可能性和相邻土地的影响[5]。当评估确定不可控制的风险,并且是对健康或环境是致命风险时,该场所必须不能用于农业活动。

在进行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种植基地选择时,结合GAP基地选择的要求,应在符合GAP基地空气、土壤、灌溉水质量要求的基础上,选择远离“工业三废”污染的区域,未连续多年种植葱蒜类蔬菜,无严重葱蒜类病虫害如霜霉病、锈病发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沙壤或壤土的地块做种植基地。

2.2 品种控制

GAP标准从繁殖材料的关键控制点上对品种、种子的选择环节行规范。要求选择对病虫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减少农药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购买的种子应有种子质量保证文件(如:无病虫害、病毒等)。

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德国小香葱病虫害最根本的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在生产中可以结合病虫发生情况,客户对品种的要求综合考虑,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减轻病虫为害;如在江苏地区可以选择对及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符合客户要求的德国小香葱或当地的兴化分葱,都可以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而出口型德国小香葱在选用种子,尤其是选用进口的种子时,使用合格的未携带病虫害的种子,可以有效地防止危险性病虫害如检疫性的葱类黑粉病菌、葱邻菜蛾病害随种苗、植株等的调运而传播蔓延。

2.3 规范用肥

科学、规范的施肥是GAP的原则之一,GAP标准要求对种植地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指标进行检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施肥。在实际的栽培管理中,合理施肥不仅能改善蔬菜的营养条件,还能提高蔬菜的抗病虫能力。在德国小香葱生产中,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可有效提高植株对锈病、紫斑病和叶枯病的抗病能力;未腐熟有机肥可招致蛴螬、葱地种蝇等害虫为害加重,因此,在使用有机肥时应充分腐熟,杜绝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

2.4 IPM 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管理(IPM)包括对所有有害生物控制技术的全面考虑,以及破坏有害生物繁殖的连续综合后续防止有害生物数量发展的综合措施,并使得植保产品的使用既经济合理又尽可能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GAP标准要求生产者使用认可的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技术,并至少采取了作物轮作、消除有害生物和土壤管理等行动,包括采用的栽培方法能够降低有害生物侵袭的范围和程度,从而降低干预的使用。目前,在德国小香葱生产中可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2.4.1 轮作休耕

德国小香葱生长期短,一年可多季栽培,连续茬口栽培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容易产生病源菌的累积效应,造成病虫害的多发。在德国小香葱的栽培过程中,通过集中育苗,延长茬口间隔,对栽培地块进行休耕养地,或轮作种植非葱、蒜类作物,如大豆、玉米,可减少德国小香葱锈病、紫斑病、叶枯病等病原菌在土壤中累积,降低病害发生风险。同时进行休耕和轮作措施,使田间寄主作物发生改变,葱斑潜蝇葱、葱蓟马的数量也会随之减少,虫害发生率也大大降低。

2.4.2 温汤浸种

用热水对蔬菜种子进行适当的消毒杀虫处理,可以可杀死在种子表面和种子内部潜伏的病原物和虫卵。减少或避免因种子携带病菌或虫卵导致的病虫害,在香葱的育苗过程中,在播种前,先晒种1~2 d,然后放入55~60℃温水中,不断搅拌并保持水温10~15 min,再对冷水降至30℃左右,浸泡24 h。可有效降低苗期锈病、霜霉病的发生率。

2.4.3 物理防控

物理防控就是用各种物理因素和机械设备防治病虫害。由于防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有害成分,是安全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在德国小香葱栽培生产中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有: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夜蛾类害虫成虫,每盏频振式杀虫灯可控制面积可达30~50亩;利用害虫的趋色习特性进行诱杀,如用黄色粘胶板诱杀有翅蚜、斑潜蝇等害虫,利用蓝色粘胶板诱杀葱蓟马,可有效控制虫害的发生。

2.4.4 生物治虫

生物防控就是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品来防治虫害。德国小香葱栽培中葱斑潜蝇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防治,葱蓟马可以通过引进敌有小花蝽、拟灰猎蝽等天敌生物进行控制,在发生初期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5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使用化学植保产品防治蔬菜病虫害的方法,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也是目前我国蔬菜栽培中普遍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但使用不当可对蔬菜产生药害,导致蔬菜农药残留超标,还可造成环境污染。GAP标准对植保产品的选择、使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要求,以达到对农药使用的控制[5]。所以,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病在化学防治虫害时,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2.5.1 植保产品的规范选

GAP要求在植保产品选择时,应有能胜任相应工作的农技人员负责,应合理选择植保产品;使用的植保产品应经国家登记许可;不使用禁用的植保产品。出口型德国小香葱主要的消费目的在国外,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针对农产品安全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如欧盟地区禁止含有320种农药化学成分的产品销售,其中涉及中国正在生产、使用及销售的农药有64个品种;日本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5-6]。因此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种植中,农药选择应由专业的植保或农技人员,综合考虑到我国的相关规定、客户要求、出口目的地的法律法规,针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种植地用药历史,害虫和病原体产生抗药性,选择根据选用我国已正式登记、产品销售目的国没有禁用的、持效期能满足安全间隔期要求的农药。

2.5.2 植保产品的使用规范

GAP要求在农药使用中使用农药时,根据病虫害预测预报,遵守植保产品的安全间隔期要求,按照标签或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条件和方法进行使用。在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规范:首先,根据GAP标准建立植保产品规范使用指导书,规定植保产品的末次使用时间,如采收前15~20 d禁止使用化学植保产品;保证遵守植保产品安全间隔期;根据GAP实施的相商品化在标明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说明农药性质的同时,一般都规定了稀释倍数、单位面积用量等重要参数,按照植保产品的标签和说明书规范使用农药,将该种农药在产品中的残留量控制在安全水平之下。其次,针对植保产品的使用建立系统性的管理文件,记录病虫害预测预报、药剂种类选择、药剂施用、剩余农药处理、农药保存等各个操作环节,规范德国小香葱栽培管理过程的农药施用,并在发生问题时能够及时追溯和改进。

总之,在出口型德国小香葱生产中,结合良好农业规范体系的要求,根据德国小香葱病虫害特点及发生规律,综合采取农业、物理,生物措施,有效将病虫害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形成有害生物综合控制规范,是避免和降低德国小香葱生产中农药残留风险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化学防治时,遵循良好农业规范的限定和要求,选择适宜的农药品种,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并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是控制农药残留,保证德国小香葱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措施。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良好农业规范(GB/T20014.1—20014.11-200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王昕,徐捷,张韵,等.良好农业规范(GAP)及其对中国农业的启示[J].江苏农业科学,2009(3):427 -429.

[3] 潘国云,陈琴琴.出口创汇蔬菜德国小香葱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6):91-92.

[4] 黄晓德,赵伯涛,钱骅,等.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蔬菜生产的病虫害关键点控制[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48-51.

[5] 张红军,丛佩华,窦连登,等.良好农业规范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果树,2007(6):54-55.

[6] 胡新龙,缪南生,龙路芳.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对中国蔬菜出口日本的影响和应对之策[J].江西农业学报,2007,17(3):125-127.

猜你喜欢

香葱植保农药
种植香葱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我与香葱宝宝共成长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香葱连作障碍的成因及其修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