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吊瓜花山1号的引种栽培

2012-01-26吉庆勇华金渭程文亮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诸暨市当家花山

吉庆勇,华金渭,程文亮,朱 波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吊瓜,亦称栝楼,属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其根、果、皮、种子历来就作为药材使用。吊瓜种植效益好,发展势头良好,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好途径。丽水种植吊瓜已有10余年的历史,目前种植面积约在2 000 hm2左右。农户长期采用本地当家品种或自繁种苗,存在品种退化、病毒病发生厉害、产量低、经济效益下滑等问题[1],已严重影响到种植户的积极性。

吊瓜花山1号是由诸暨市华夫吊瓜研究所与诸暨市花山苗木专业合作社2003年从长兴食用吊瓜农家品种中发现的坐瓜早、瓜型大、结实率高、籽仁大、抗病性强的优良单株,200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优良品种,2009年由丽水市农科院引入丽水市莲都区、松阳县试栽。经过3年观察,吊瓜花山1号在丽水生长势旺盛,优质丰产、抗病性强,深受试种户欢迎,市场前景好,经济价值高,是替代本地当家吊瓜品种的首选吊瓜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位于丽水市莲都区老竹镇梁村,海拔325 m,常年平均气温18.18℃,年均降水量1 360~1 660 mm,无霜期265 d。试验地原种植长兴引进当家吊瓜6.67 hm2,基地旁边为瓯江直流,灌溉方便,土壤为砂壤土,土层厚75 cm,pH值为6.8。2009年在原种植基地旁边新建设花山1号种植区3.335 hm2,当年3月定植苗木,株行距4 m×3 m,授粉品种为诸暨市华夫吊瓜研究所一起配送的,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比例为10∶1,管理水平中等。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性

花山1号吊瓜植株中等,分枝中庸,具体表现为:

叶:纸质,叶形多变,叶片有3,5或7裂,叶背和叶面均有气孔;

茎:蔓性,攀沿性强,茎节短,分枝力及再生能力强,主茎着生雌花偏晚;

花:花芽多次分化,物候期重叠,连续不断开花坐瓜,雌雄异株,虫媒传粉,夜间开放,偶尔出现两性花,花期4月下旬至10月上旬;

根:以须状的不定根为主,其中有1~2条长得较粗,起类似主根的作用,以斜的方向向外拓展。

2.2 生长结果表现

结实率高,单株结瓜数平均可达237个,瓜大、籽仁大、产量高。8月中旬开始采摘至11月底结束。

2.3 果实经济性状

花山1号果实长椭圆形,直径9.6~11.8 cm,长14.5~17.3 cm,幼瓜白底有青花纹,成熟时果皮橘红色,平均单果重达到252~297 g;种子数量多,棕褐色,千粒重325 g以上。

2.4 物候期

在丽水市莲都区3月下旬叶芽开始萌动,4月上旬开始抽芽长出新梢;4月下旬初花,持续到10月上旬,花期6个月;果实从8月上旬开始采摘至11月下旬结束。

2.5 抗逆性和适应性

吊瓜病毒病与蔓枯病是栽培的最主要的病害[2]。试验结果表明,花山1号病毒病和蔓枯病发生率仅为本地品种14.4%,对吊瓜病毒病与蔓枯病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3 栽培技术

3.1 建园

引种基地选择立地条件良好、无污染的种植吊瓜成功区域建园,于2009年冬将园地深耕15 cm以上,按棚架结构起高畦,开排水沟,按4 m×3 m开定植穴,开40 cm×40 cm×40 cm的低穴。按4 m×4 m挖穴柱搭建生产棚架。

3.2 肥水管理

于2009年3月初将从诸暨市华夫吊瓜研究所引进的花山1号吊瓜块根,进行大田种植。定植前半个月在开好的定植穴中施入基肥。每667 m2施腐熟畜肥2 000 kg,腐熟饼肥20 kg,磷肥 50 kg,复合肥5~8 kg,棚肥0.5 kg。种植时种根与肥料间隔20~40 cm的间距。

水分管理:吊瓜生长期始终保持田园土壤湿润,特别是坐果后;如遇干旱可采取灌跑马水的形式补充水分,忌浇蒙头水;梅雨或暴雨后应做好防涝工作,及时排干积水;吊瓜园种植的种根淹水时间不能超过12 h。

3.3 藤蔓管理

出苗后开始引蔓与整枝,每株留1~2枝健壮芽做主茎,除去多余芽及主茎基部的侧枝。主茎长至1.5~2 m时及时摘芯,留3~4枝侧枝。现蕾期摘芯,以促花蕾发育,提高坐果率;果实膨大期剪去坐果节位的侧枝和未坐果的徒长枝。

3.4 授粉树配搭

花山1号和授粉树按照比例为10∶1,花山1号授粉雄株栽种在定值轮的侧面,采用多蔓整枝不施肥的办法控制生长高度在2 m以内。为提高结果率也可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在清晨6:00左右进行。

3.5 病虫害防治

通过引进花山1号吊瓜基地3年试栽观察发现,目前主要的病虫害为病毒病、蔓枯病、炭疽病、蚜虫、螨虫、瓜绢螟等。

花山1号试验区与邻近当家吊瓜基地病虫害比较,病害较与邻近当家吊瓜病害发生率低85.6%,虫害基本接近。针对蚜虫、螨虫为吊瓜病毒病、蔓枯病主要传播源,加强对上述虫害的重点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3.5.1 化学防治

定植前后及时清除杂草,减少蚜量。药剂采用阿克泰每包2 g冲水5 kg,每株滴根100~200 mL,或阿克泰2 g对水30 kg喷雾,或吡虫啉8 g对水15 kg喷雾。发病初期,用2%菌克毒克水剂260倍液,隔7 d喷1次,连喷2~3次。在4月初吊瓜叶片刚长出后,早期迁飞的蚜虫及时用低残毒、易分解杀虫剂除治。

3.5.2 物理防治

在建园时,经常清理瓜园,将残枝、病虫枝条、园地杂草、落叶集中至园外烧毁,以消灭病虫源。冬季园地深翻冻土,早春土壤浅耕,不断中耕除草,挖穴或开沟施肥,灌水封闭,杀灭土层中黄守瓜、栝楼透翅蛾等幼虫及羽化虫体,降低虫口密度。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寄生性天敌,同时采用色板诱杀、防虫网阻隔、以螨治螨等。

[1] 童培银,付金松,陈华夫.大粒吊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7):205-207.

[2] 吴道龙.山区吊瓜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00-101.

猜你喜欢

诸暨市当家花山
“五花山”的由来
花山战鼓(壮族啵咧重奏)
题花山寺壁
猴硐猫村:喵星人当家
精灵当家
精灵当家
出神入画——全国知名画家走进花山作品选登
中华小当家
诸暨市学勉中学
诸暨市浣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