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别山五针松资源及保护
2012-01-25郭振锋
郭振锋
(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洛阳 471002)
1956年,岳西县来榜林业工作站技术员周绍辉得知,大别山岳西县境内多枝尖下门坎岭(海拔1020m)有株与众不同的“五爪松”,即前往调查并采得枝叶、球果和种子标本;当年冬,即将标本送至安徽省林业厅和安徽农学院林学系。1957年初,林学系树木学教研室派张传奇前往岳西调查复核,采集蜡叶标本和木材标本,拍摄照片,同时又发现多株中幼龄该种苗木。当年5月,树木教研室经论证未能确定为何树种,遂委派张传奇携标本专程去南京林学院,请树木分类学家郑万钧教授帮助鉴定。郑先生认真查看标本,听取调查汇报,与助教们反复核对分布我国的多种五针松标本,经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安徽采来的标本是松属的一个新种,并毫不犹豫地定名为PinusanhweiensisCheng et Y.W.Law。中文名时称安徽五针松(或称安徽松)。1961年,P.anhweiensis便被编入《中国树木学》,作为林业院校的教材。为慎重起见,郑先生当时并未将此新种命名正式发表。后来,在岳西县茅山、大王沟等处天然林中,再次发现大别山五针松数以百株计的种群,在湖北省英山、罗田、河南商城金岗台等山地也相继发现其有天然分布。1975年,时任中国林科院院长的郑万钧再度考订该树种,根据其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生理习性、类型分析及解剖结构等缜密研究后,郑重定名为PinusdabeshanensisCheng et Law,中文名称大别山五针松,并在《中围植物分类学报》上正式发表,公诸于世,确定其为我国特有、生态幅极为狭小的珍稀树种。半个世纪以来,除1992年《安徽古树名木》调查组在金寨县沙河乡仅发现一单株大别山五针松古树外,我国其他地区迄今尚未见有其新分布的报道[1]。
1 生物学特性
大别山五针松:PinusdabeshanensisCheng et Law
异名:安徽五针松PinusanhweiensisChenget Y.W.Law
常绿乔木,树皮棕褐色,浅裂成不规则方形小薄片脱落;冬芽卵圆形,淡黄褐色,无树脂。叶5针1束,长5~14cm,茎约1mm、微弯,先端渐尖,腹面两侧具3~4条白色气孔线,横切面三角形,叶边缘有细齿,树脂道2个边生。球果圆柱状椭圆形,长约14cm,径约4.5cm,熟时种鳞开张,鳞盾淡黄色斜方形,有光泽,上部宽三角状圆形,先端圆顿,先端及边缘显著向外反卷。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1.4~1.8cm,淡褐色或黄褐色,上端边缘具极短的木质翅[2]。大别山五针松的冬芽于3月上旬萌动,4月上旬抽梢,同时针叶形成,1年抽梢1次,抽梢期4~6月,4~5月的生长量占新梢生长量的90%左右,7月顶芽形成。每3~5枝轮生。20年生左右开花结实;4月开花,球果翌年10月成熟。大小年较显著,结实间隔期为1~2年。繁殖可用播种法[3]。
大别山五针松材质优良,是珍贵用材树种。据测定,其气干密度为0.587g/cm2,属比重中等的木材,顺纹抗压强度为423kg/cm2,强度较低,但高于红松、华山松。干缩性小,体积干缩系数为0.374%,相当于马尾松的63.7%。干燥时少开裂、翘曲现象。木材结构细致均匀,纹理直,含树脂量较少,用途广,工艺价值高,可作家俱、铸造木模或机械模型、纤维板、造纸原料等[4]。
2 分布与生境
大别山五针松地理分布于安徽岳西、金寨,湖北罗田及河南商城等地。在安徽西部及湖北北部的大别山区其分布区中心,生于海拔800~1350m的山脊、悬崖陡坡及沟谷两侧的坡地林中,常与黄山松混生,或与茅栗、短柄栎等组成针阔叶混交林。现存最大的一株大别山五针松生于鹞落坪自然保护区。
大别山五针松在河南商城县分布的气候为北亚热带湿润型,年平均气温13~15℃,极端气温可达到-20.5℃,年积温在4500~5000℃,年降水量1200~1350mm。无霜期212天,平均相对湿度约76%~78%。大别山五针松属阴性树种,多生于近山脊的悬崖石缝中,具有一定的耐寒、抗风 、抗旱能力。土壤为山地黄棕壤,要求p H值为5~5.5,要求土壤肥力一般,生长较慢。伴生乔木有黄山松、化香、白栎、栓皮栎等;伴生灌木有映山红、三桠乌药、柃木、长叶鼠李、盐肤木、白檀、川榛、山胡椒、冬青、尖叶山茶、连翘等。伴生藤本植物有华中五味子、翼梗五味子、鸡屎藤、葛藤、胡枝子等。林下草本层有一枝黄花、山萝花、披针苔、兔儿伞、前胡及蕨类植物等。
3 保护价值
大别山五针松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的孑遗种之一。仅在鄂、皖、豫大别山局部地区残留少量植株,而分布零散,资源极少,它又是华东植物区系的稀有种,对于研究松属系统发育及在研究古植物区系和古地理气候的演变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大别山五针松干形通直,病虫害极少,材质优良,可供筑家具等用。木材结构细致均匀,纹理直,含树脂量较少,工艺价值高。树姿优美可做庭院观赏树种,土壤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在高山陡坡有涵养水源和固土保肥作用。是良好的高山造林树种。1984年国家将大别山五针松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野生植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的濒危种类。国务院1999年批准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林业局,农业部1999年9月4号令又先后发布将大别山五针松列入2级保护植物。
4 濒危原因分析
河南的大别山五针松仅在商城县金岗台自然保护区残存十余株,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植被被破坏比较严重,其中一些大树已被砍掉主干,生长衰退、濒临灭绝的境地。结实母株罕见,授粉率极低,球果种子十粒九空,种子败育率极高,发芽率极低。而且常因球果种子遭松鼠危害,故林下幼树极少,自然更新较困难。
5 繁育方法
繁育可用播种方法,采收成熟球果,晾干开裂,种子即可脱落,先水选除去空粒和杂物,阴干后装袋储藏在通风处。次年4月催芽处理后,进行条播或撒播。待幼苗出土后,注意预防猝倒病和立枯病,可每隔10~15天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或0.5%~1.5%的硫酸亚铁溶液。要注意松土除草、灌溉、施肥等苗期管理工作。造林宜用1年生苗木成活率较高。应避免单纯林。应与黄山松混交或与茅栗、麻栎、栓皮栎、短柄栎等组成针阔叶混交林。
6 保护措施
对大别山五针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作起:(1)对现存的大别山五针松树木加以强保护,尤其要保护并改善大别山五针松的生存环境。在其原生境地域内保护其自然群落环境,就地保护现存的大别山五针松,特别结实母株,并在已有天然更新下种苗的基础上进行人工促进更新措施,扩大其种群量。(2)进行人工授粉,提高种子的质量。在大别山五针松开花季节,组织人力进行人工采集花粉,对现存的大别山五针松母株进行人工授粉,解决授粉率极低的问题,提高种子的质量,减少败育种子。(3)采种育苗,提高苗木成活率。采集种子,在苗圃地进行科学育苗,精细管理,培育大苗、壮苗,为人工造林作准备。(4)人工造林,以扩大其分布区域进行引种栽培。除了在树木标本园保存以外,选择适生地区造林,以扩大其分布区域。目前已在分布集中的岳西闻坳及南河设立社队林场,开展保护和经营管理工作。(5)尽可能建立采种母树林,加强采种母树保护的管理,进行集约化管理,快速扩大种源,为育苗造林作好准备工作。
[1]赵德铭,姚家宁.为大别山五针松正名[J].安徽林业,2006(1):26-27.
[2]王遂义.河南树木志[M].洛阳: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31.
[3]朱长山,杨好伟.河南种子植物分类检索表[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25.
[4]祝霞灿.大别山五针松生长发育情况调查[J].安徽林业科技,2005(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