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俯卧位体位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在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2-01-25刘珂汐
刘珂汐
(新桥医院手术室,重庆 400037)
术中采用俯卧位是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体位,而以头面部发生皮肤压力性溃疡及眼部并发症为多和严重,全麻插管后摆放俯卧位时如何减少和避免出现并发症一直是手术室探讨的一个问题。有文献报道,患者的头面部容易因长时间手术操作用力、头部重力作用及头架垫托不合理而造成患者的头面部的支撑点受压皮肤的损伤[1]。由于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或忽视对眼部的保护,可造成术后患者视力损伤甚至失明的严重并发症;俯卧位时患者头部接触马蹄形、U形头架的位置不当是导致眼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之一[2]。我院手术室对全麻插管后手术患者术中采取俯卧位头面部三点摆放法,预防头面部并发症,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共82例在全麻下采用俯卧位行颈椎或腰椎手术。男46例、女36例,手术方式有椎管减压椎间盘摘除术,椎弓根钉固定术,颈椎间盘置换术。手术平均时间4~6h。躯干部位均以相同的软垫按手术要求固定好,根据头面部摆放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1.2.1 分组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对82例全麻插管后摆放俯卧位进行手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头面部三点摆放);对照组40例(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
1.2.2 观察组方法
使用马蹄形头架,摆放头面部时分别用三块棉垫折叠成边长5cm的方形小垫子,分别置于额部及两侧面颊部,注意避开颧弓部,放置平整,摆放完后要可以看到眼眶周围完全空出未受压 。
1.2.3 对照组方法
使用常规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使患者口鼻位于U形头托的空隙处,前额及两颧侧部为支撑置于U形头托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前额、两侧颧骨、两侧眼眶周缘骨突处皮肤受压程度,如皮肤潮红、发绀、淤血、出现水泡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观察组
42例患者无1例发生皮肤压红及眼部并发症发生。
2.2 对照组
40例患者发生皮肤压红3例及眼部并发症1例。
3 讨 论
3.1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充分保护前额、两侧颧骨、两侧眼眶周缘骨突处皮肤。两种方法中,支撑物与面部的接触面积无明显差异,却因支撑物与面部接触位置不同而至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不同。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中承受压力最强的部位为软组织较薄弱的两颧侧部,可能出现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皮肤损伤;头面部三点摆放法以双侧面颊为支撑,以较丰厚的软组织缓冲压力,并保持支撑物与皮肤的最大接触面积以分散压力,避免皮肤压伤。
3.2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完善保护眼部及眼周部,避免因体位摆放所致的眼部并发症。头面部U形头托摆法放只能应患者面部的宽窄度进行调整,无法完全契合患者个体面部轮廓,可能导致体位摆放不稳固,或不能完全避免眼部及眼周部受压,出现眼部并发症;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完全根据患者面部轮廓进行摆放,使三处受力点切实作用于准确位置,明确空置眼部及眼周部,避免体位所致眼部并发症。
3.3 头面部三点摆放法便于保证手术全程的体位安全。脊柱手术,尤其是颈胸椎手术时,手术操作可能致头面部体位摆放移位,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在手术过程中无法观测移位,只能由U形头托下方触摸判断面部位置,凭经验对体位进行矫正;头面部三点摆放法在术中可由左右两侧明确观测并触摸检查眼部及眼周部,方便术中随时调整矫正摆放位置。
根据两种面部体位摆放方法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位体位头面部三点摆放法较头面部U形头托摆放法更加安全高效。
[1]刘善红,朱金早,黄锦联,等.改良式头架在插管全麻脊柱后入路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河北医学,2008,14(6):711-712.
[2]王菲,段立静.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的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21(2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