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肚菌菌丝体、菌核培养的试验

2012-01-25王伟伟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5期
关键词:菌核羊肚麦粒

王伟伟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观音林场,甘肃 天水 741038)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是一种珍贵的食用和药用真菌,子实体味鲜美,营养丰富,含有19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其它种类的食用菌所不及的。其性平,味甘寒无毒,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之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营养均衡的追求不断加强,羊肚菌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所以人工栽培技术的提高也就显得更加迫切了。因而寻找羊肚菌菌丝的最适培养材料,探索和分析羊肚菌的腐生性,对于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无疑是必须的。Volk and Leonand认为羊肚菌菌丝的营养生长及菌核的形成、生长是其生活史的重要阶段。本试验初步观察了三种野生羊肚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菌核产生的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丝培养

菌种:粗腿羊肚菌(Morchella crassipes),羊肚菌(M.esculenta),尖顶羊肚菌(M.conica)。取新鲜子实体,表面用0.1%升汞消毒,挑取菌柄顶端内部组织,放入PDA斜面。另在PDA三角瓶中悬挂子实层,收集于囊孢子,萌发后移置PDA斜面,15~25℃室温培养,长满后备用。培养基:①PDA培养基。②豆芽汁培养基,黄豆芽100g煮汁,蔗糖50g,琼脂20g,水1000mL。③葡萄糖硝酸钠培养基,葡萄糖30g,硝酸钠1.5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1.0g,硫酸亚铁0.01g,琼脂20g,水1000mL。④完全培养基,蛋白胨2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0.46g,磷酸二氢钾lg,硫酸镁0.5 g,琼 脂20g,水1000mL。⑤PDA 综 合 培 养 基,PDAl000mL,尿素1g,三氯化铁0.1g。⑥土壤浸液培养基,葡萄糖10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1g,尿素1g,石膏lg,琼脂20g,野生羊肚菌生长处的土壤浸液1000mL。以上各种培养基经1.2kg/cm230min灭菌后制成斜面种后置于15~25℃室温培养。

1.2 菌核培养

菌种:粗腿羊肚菌(M.crassipes)。培养基:①麦粒;②麦粒,蔗糖1%,碳酸钙1%;③棉子壳;④棉子壳,蔗糖1%,碳酸钙l%;⑤棉子壳,混合泥浆,碳酸钙1%,蔗糖l%;⑥麦粒复合培养基,麦粒浸涨煮熟,按一定比例加入蛋白胨、酵母膏、酪蛋白、微量元素液及混合泥浆(砂、土、腐殖质、蒸馏水混合,使pH6.0~6.5,含水60%~65%)。方法:用1000mL广口瓶作栽培容器,先将培养基拌匀装入瓶内再将混合泥浆装入,留适当空间,用牛皮纸和聚丙烯膜封口,于1.5kg/cm2下灭菌2h,冷却后接斜面种,室温5~15℃、弱光下培养,试验均设三个重复。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丝生长特征

初分离的菌丝体为白色或灰白色,稀疏,紧贴培养基。5天左右颜色逐渐变深,其中4、6号培养基上的为浅黄褐色,3号培养基为黄褐色,5号培养基灰褐色,并产生大量水珠,1、2号培养基为红褐色。7天左右可见管底散生1~3mm大小的菌核。6号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旺盛,可作为培养羊肚菌菌丝较好的培养基,1、2、4号培养基次之,3、5号培养基长势较差。

羊肚菌菌丝有丝状、绒毛状和颗粒状三种形态。生长前端多为丝状匍匐菌丝,后逐渐为绒毛状的气生菌丝,继续培养则出现颗粒状。镜检颗粒状菌丝为高度扭曲的变态菌丝,这可能是菌丝对营养衰竭或不良外界条件的应变形态。

三种羊肚菌中,以粗腿羊肚菌生长较好,速度快,旺盛;其它两种长势稍弱。在两种分离方式中,以子实体分离物生长较好,孢子分离物生长较弱。三种羊肚菌均可产生菌核,菌核为浅黄褐至棕褐色;在菌丝满管后,于管底散生,后逐渐聚集。不同的培养基菌核形成表现各异,以子实体分离物在6号培养基上产生菌核量多且个体较大,l、3、4、5号培养基上产生数量较少,2号培养基不产生菌核。孢子分离物则较复杂,尖顶羊肚菌在2号培养基上不产生菌核,粗腿羊肚菌仅在1、6号培养基上产生,而羊肚菌在2、6号培养基上不产生菌核。

2.2 菌核培养特征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及菌核产生有明显影响。1号培养基上无菌核形成;2号培养基菌核较小黄色,散生于瓶壁;3号培养基有个别褐红菌核;4号培养基菌核褐红,散生于培养基表面;5号培养基在土层有较大褐红菌核,且有大量白色绒毛状菌丝球;6号培养基在土层有大量成片菌核,黄褐色。

从总体上来看,在6号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浓密、旺盛、洁白外,其余5种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均稀疏。蔗糖、氯化钙对菌核形成有促进作用(2、4号培养基);而只有在加土的5、6号培养基中才能在土层的瓶壁上产生较大的菌核,说明土壤的团粒结构及贫脊条件对产生大量菌核是必需的。

3 讨论

3.1 在羊肚菌菌丝体培养中,以含野生羊肚菌生长土壤浸出液6号培养基表现最好,因此进一步研究这些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对羊肚菌生长的作用有一定意义。

3.2 不同培养基或分离方式对菌核的产生影响不同,供试的三种羊肚菌均可产生菌核,这一点与T.N.Kaul报道的不一致。

3.3 羊肚菌是食用菌中可产生菌核的少数种之一。Volk and Leonand对羊肚菌的生活史研究指出,菌核是羊肚菌子实体产生的重要阶段,因此研究菌核形成与发育的生理生化特性,是进行人工栽培的关键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菌核羊肚麦粒
小小羊肚菌 拓宽致富路
现代温室羊肚菌栽培技术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5株梯棱羊肚菌菌丝生长特性研究*
《羊肚菌“喝水”有学问》
葡萄园套种“羊肚菌” 增收增效又环保
从麦粒到面包
甘蓝型油菜病原核盘菌菌核的结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