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状结肠粘膜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告

2012-01-25毕力格巴特尔萨出日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1期
关键词:粘膜结肠镜异位症

毕力格巴特尔 萨出日拉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 通辽 028041

1 病例

患者37岁,主因“经期便血一年,右下腹痛三个月”于2010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便血,为鲜红色,时而便后滴血、时而与大便混合,月经干净后,无任何症状。曾在当地医院以“结肠炎”口服消炎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因无腹痛、腹胀等症状未系统治疗。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胀痛,疼痛以活动后加重。在当地诊断为“卵巢囊肿”经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平素月经规律,无痛经史,孕1产1。既往无特殊病史,13年前做过剖宫产手术。查体:T:36.6℃,P:70次/分,R:20次/分,BP:109/68mmHg,精神一般,偏瘦,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前后壁无膨出,宫颈无异常,子宫大小正常,活动欠佳。右附件区触及鸡蛋大小包块,质偏软、活动欠佳,压痛明显。左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入院拟诊:(1)右侧附件区囊肿 (2)便血原因待查。入院后做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子宫后位,大小形态正常,肌层回声均匀,子宫内膜厚1.6cm,宫颈回声均匀,右侧卵巢内可见大小约3.2 cm*2.8 cm和3.0 cm*2.4 cm的无回声团块,内有密集的细小光点,边界清晰,有包膜,CDFI彩色血流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右侧卵巢囊肿—巧克力囊肿的可能性大。结肠镜检查提示:距肛门20 cm处可见约3.0 cm*3.0 cm范围粘膜增生,隆起,表面粗糙,散在出血点。结肠镜诊断:乙状结肠性质待定 (请结合病理及临床)。结肠镜下肿物取五块做病理。病理报告:乙状结肠粘膜慢性炎症,间质内出血。更正诊断:(1)右侧附件区囊肿 (2)乙状结肠肿物。经外科会诊后于2010年9月30日行开腹探查术。术中见: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卵巢囊性增大,约6.5 cm*5.0 cm,左侧卵巢、输卵管与子宫后壁粘连,左侧卵巢上见1.0 cm*0.5 cm和左侧阔韧带上见2.0 cm*2.0 cm的紫褐色子宫内膜异位结节。乙状结肠见4.0 cm*3.5 cm肿物,形态不规则,质硬,切面可见紫蓝色陈旧性出血灶,肠管狭窄。术中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左侧卵巢及左侧阔韧带异位结节切除、部分乙状结肠切除(包括肿物)、肠吻合手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治疗,术后5d拔出腹腔内引流管,术后12d伤口II/甲愈合出院。病理报告:右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左侧卵巢及阔韧带、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伴出血。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未出现过便血及腹痛症状。妇检: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

2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子宫内膜绝大多数异位于盆腔内的卵巢、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乙状结肠腹膜层和阴道直肠隔等,其中侵犯卵巢者最多见。但是侵犯乙状结肠粘膜的很少见。子宫异位内膜侵犯结肠早期有排便痛、腹部不适、腹泻等症状。病灶侵及肠粘膜时出现便秘、血便,严重时可引起肠梗阻。临床上尚无明显妇科症状的病人往往以便血、肠梗阻就诊与外科,是导致误诊为肠癌的原因之一。所以乙状结肠粘膜内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肠癌鉴别时除患者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外应做结肠镜检查,取病理做进一步确诊是非常重要的。

乙状结肠粘膜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此异位病灶非常复杂,如果不及时清除病灶,可引起肠梗阻、肠粘连。手术中容易发生肠漏及出血等,手术需有经验的外科与妇科医师协作完成,而且加强术后管理,预防术后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本例手术为外科与妇科密切合作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并且术后给予药物治疗减少了此病的复发。

猜你喜欢

粘膜结肠镜异位症
结肠镜治疗前肠道清洁准备致水中毒一例报告
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175 例结肠镜诊断和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分析
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
减轻结肠镜操作中腹痛的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