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老年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2012-01-25李正明卜向飞金孝东丁涟沭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淮安223300
李正明 卜向飞 刘 骥 金孝东 丁涟沭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淮安 223300)
老年人是脑动脉瘤高发人群,由于老年人具有较多基础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均是导致颅内动脉管壁上肌层缺乏的原因,管壁局部薄弱情况下,血流会造成局部损伤,形成囊性组织,突出血管外,即脑动脉瘤〔1〕。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易造成局部动脉薄弱区压力增强,导致动脉瘤破裂,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即便老年患者动脉瘤并未破裂,但血管内压增高也会导致囊体逐渐增大,在颅内形成占位效应,压迫相应组织,神经造成患者神经麻痹甚至昏迷。经组织学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类型同颅内相应血管具有明显相关性〔2〕,不同血管可能会影响动脉瘤形成。本文拟分析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老年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脑动脉瘤的老年患者55例,均进行CT血管造影或结合手术和介入治疗验证证实为脑血管动脉瘤,纳入标准:根据颅内动脉瘤具体诊断标准,包括行颅内CT扫描,血管造影或腰椎穿刺证实具有具有一定出血情况。主要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经体检时发现病例排除标准:严重感染性疾患,近期有头部外伤,细菌性动脉瘤患者。脑动脉瘤患者中男32例,女23例,平均(73.5±11.2)岁,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33例,前动脉-前交通动脉瘤22例;有脑血栓病史1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脑内动脉硬化病史5例。同时选取655例健康体检者,男431例,女224例,平均(35.5±14.2)岁。
1.2 具体血管分型标准 均衡型〔3〕:按照心脏供血标准进行脑血管类型分型,其中颈内动脉供血范围为一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一侧优势型:颈内动脉在供应一侧大脑前动脉和中动脉同时还供应对侧大脑前动脉,而对侧大脑前动脉存在一定供血障碍,如先天性发育不良等。前循环优势型:基底动脉不由同侧大脑后动脉发出,而是由同侧胚胎大脑后动脉由颈内动脉供血的情况定义为前循环优势型。
1.3 诊断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先进行MRA检查:具体采用3.0T西门子GE磁共振扫描仪,层厚1.0 mm,扫描范围:自延髓下60 mm范围至头侧胼胝体10 mm。处理采用MIP重建,充分显示整体,前后循环动脉各级分支。
1.4 正常图像标准 健康人群显示为大脑前后动脉,中动脉,双侧颈内动脉均清晰显示,轮廓清楚,无栓塞,狭窄,信号均匀。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进行χ2检验。
1.6 结果 脑动脉瘤组前交通动脉瘤33例中脑血管具有一侧供血优势者29例(52.7%),其中左侧具有供血优势者21例(38.1%),显著多于右侧供血优势及标准均衡型患者;22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前循环优势者15例(27.7%),均衡型6例(10.9%),前循环优势者明显多于均衡型(P<0.05)。健康组一侧血供优势型100例(15.1%);而标准均衡型2例(3.6%)健康人群中标准均衡型336例(50.8%)。健康人群中前循环优势型136例(18.9%),标准均衡型336例(50.8%)。
2 讨论
脑血管动脉瘤发生同脑血流具有重要相关性,血流动力学会产生不同作用于脑血管动脉的理论,其具体形成脑动脉瘤作用机制如下,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后天形成的疾病,它主要同血管退行性改变有关,血管发生局部创伤或动脉血管壁功能减弱,管腔会于血流冲击下发生破裂〔4,5〕。但不论怎样管壁内弹力层损伤是脑动脉瘤形成关键,当管壁内弹力层功能缺失,炎性介质,自由基大量产生,会促使动脉硬化,血栓形成。在动脉管壁弹力缺失,动脉中膜纤维结构异常及大量炎症反应同时存在会促使动脉管壁变得异常薄弱〔6〕。故其发生同血流动力学存在相当的关系。有研究表明脑动脉瘤的产生同患者年龄,遗传,基础疾患有显著相关性,而其中基础疾患就包含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老年人常常发生的病症〔7〕。
根据临床实验表明前交通脉瘤形成的患者中其脑血管模式具有一定特点,主要是一侧前动脉纤细而另一侧开放粗大,造成血流不均衡〔8〕。正常情况下,两侧脑血管压力持平,血液液及压力系统具有良好平衡,而一侧脑血管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会导致血液流至另一侧系统,维持脑动脉正常血供,此时一侧脑动脉血流量急剧增加,相应动脉压力增加。所以通常情况下发生前交通动脉瘤者均有一侧大脑前动脉有阻碍,或发育不良的情况。而根据组织胚胎学,若胚胎发育过程中,同侧颈内动脉发育较差也会导致大脑后动脉发育不良,故也会发生于前循环优势型(胚胎型大脑后动脉)血管类型中。本研究表明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一侧优势型血管类型占有相当大比重,故早期通过无创检查法对高危人群进行血管形态学类型的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动脉瘤,并进行及时治疗。
1 石建成,刘怀军,赵 林,等.脑血管形态学类型与脑动脉瘤形成相关性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0;26(10):1401-4.
2 王成谋,柯开富.颅内复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6):573-4.
3 Shimogonya Y,Ishikawa T,Imai Y,et al.Can temporal fluctuation in spatial wall shear stress gradient initiate a cerebral aneurysm?A proposed novel hemodynamic index,the gradient oscillatory number(GON)〔J〕.J Biomechanics,2009;42(4):550-4.
4 袁 葛,赵继宗,王 硕,等.术中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J〕.北京医学,2007;29(6):321-3.
5 范 晓,吕发金,罗天友,等.颅内交通动脉瘤的发生与Willis环变异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31(4):359-62.
6 孙学进,胡继红,杜 伟,等.脑底动脉环应用解剖与DSA对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9):752-4.
7 石建成,刘怀军,赵 林,等.易形成前交通动脉瘤的血管模式再探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2):159-62.
8 Rangwala HS,Ionita CN,Rudin S,et al.Partially polyurethane-covered stent for cerebral aneurysm treatment〔J〕.J Biomed Materials Res Part B,2009;89(2):4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