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四物汤加减治疗单纯型过敏性紫癜76例

2012-01-25任锡祥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牛角紫斑四物汤

任锡祥

(山西省文水县中医院,032100)

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常复发,对称分布,可同时伴发皮肤水肿、荨麻疹。紫癜大小不等,一般局限于四肢,尤其是下肢及臀部,躯干极少累及。紫癜常成批出现,初起呈深红色,按之不褪色,可融合成片,形成瘀斑,数日内变成紫色、黄褐色、淡黄色,多见于儿童。本病属中医“紫癜风”、“血证”、“斑疹”等范围。

一般资料

15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以紫癜就诊者,除外伴随腹痛或关节痛或尿常规可见蛋白尿、血尿以及血小板减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6例,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5~12岁58例,12岁以上18例;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52例。对照组76例,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5~12岁60例,12岁以上16例;起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情况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①风热伤络:起病较急,皮肤紫斑色较鲜红,腰部以下呈对称性分布,略高出皮肤,或有痒感。伴有发热,腹痛,关节酸痛等症。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②血热伤络:皮肤骤见青紫或鲜紫色点状或斑块,此起彼伏。身热烦渴,面红升火,可伴有齿衄、鼻衄,甚或便血、尿血、月经过多。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③阴虚火旺:皮肤有青紫点或斑块,时发时止。手足烦热,颧红咽干,或午后潮红,盗汗,月经过多,伴有齿衄、鼻衄。舌红,少苔,脉细数。④气不摄血:病程较长,皮肤紫斑反复发作,色暗呈乌青斑块,面色白,神倦乏力,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加味四物汤加减治疗。加味四物汤药物组成:熟地黄10~15g,川芎10~15g,当归10~15g,炒白芍10~15g,水牛角丝30~60g,牡丹皮15g,生地黄15~30g。加减:风热伤络加桑叶10~15g,菊花10~30g,连翘10~15g,防风10g;血热伤络加白茅根30~60g,龙胆草10~15g,生石膏15~30g,地榆10~15g,槐花10~15g;阴虚火旺加茜草根10~15g,侧柏叶15~30g,阿胶10~15g,龟板(先煎)15~30g,玄参10~15g;气不摄血加黄芪20~30g,党参10~15g,炙甘草10~15g,桂圆肉10~15g,生白术10~15g;病久而见精神困惫、腰膝酸痛、头晕耳鸣,化验可见蛋白尿、血尿等,此为肾气不固,加肉苁蓉10~15g,杜仲20~30g,巴戟天10~15g,鹿角胶10~15g。上药每日1剂,文火水煎1h,取汁600ml,分2次早晚空腹温服。

对照组按照过敏性紫癜西医常规治疗方案给予氯雷他定片、泛酸钙片、安络血片、芦丁片、维生素C片(具体服药量根据不同年龄按标准服用)口服。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然后随访3个月。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嘱其注意休息,禁止剧烈运动,饮食以清淡半流食为主,禁食辛辣刺激腥膻发物及一切小食品。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1]:治愈:紫斑紫点及全身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好转:皮肤青紫斑点明显减少,全身症状减轻,实验室指标有改善。未愈:皮肤青紫斑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均无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疗效比较:治疗组76例,治愈68例,好转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4.74%;对照组76例,治愈56例,好转6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81.58%。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76例,治愈68例,复发13例,占治愈患者的19.12%,占全部患者的17.11%;对照组76例,治愈56例,复发44例,占治愈患者的78.57%,占全部患者的57.89%。

典型病例

患者,男,10岁,2011年3月28日初诊。患者于1个月前因贪食零食,出现双小腿伸侧散发出血点,伴轻微瘙痒,不易抓破,其母略知医理,恐其患紫癜,遂立即就诊于某儿童医院皮肤科,该院以“过敏性紫癜”收住。入院后经全身系统检查,只发现血象稍高,其他无明显异常,给予抗感染、抗过敏、免疫增强剂等支持对症处理,后又给予甲强龙激素冲击治疗(具体用药量不详),经治1月余,皮疹完全消退,患儿无明显不适,属临床痊愈,带口服药出院。然在回家途中,其母即发现患儿双下肢又起皮疹,病已复发,遂未回家直接就诊我院。刻下症:双下肢密布芝麻至绿豆大小瘀点瘀斑,颜色鲜紫,摸之轻微高出皮肤,不伴瘙痒,双上肢及臀部亦可见散发皮疹,面色鲜红,唇干,口渴欲饮,不发热,纳食一般,大便干,两日未行,小便深黄。舌质红,苔薄黄燥,脉滑数。中医诊断:紫斑(热伤血络,血热妄行);西医诊断:过敏性紫癜。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加味四物汤加减。处方如下:熟地黄10g,川芎10g,当归10g,炒白芍10g,水牛角丝(另包)30g,牡丹皮15g,生地黄15g,白茅根30g,龙胆草6g,生石膏20g,地榆15g,槐花15g。7剂。用法:上药将水牛角丝先煎1.5h,其余药加冷水2000ml浸泡1h后加入煎好的水牛角丝中,文火再煎1h以上,取汁600ml,分2次早晚空腹温服,每日1剂。4月5日患者二诊,经治1周后,诸症明显减轻,双下肢皮疹明显消退,颜色变暗红色,用手摸不高出皮肤,双上肢及臀部皮疹已消,仍唇干,口渴欲饮,纳食一般,大便正常,每日一行,小便仍黄。舌淡红,苔薄黄,脉滑数。效不更方,余热未净,前方改生地黄15g为30g,加淡竹叶10g,栀子10g,7剂,用法同前。后患者又复诊2次,依前方稍作加减,经治1个月,皮疹完全消退,化验各项指标正常,病属临床痊愈,嘱忌辛辣海味发物,避免剧烈运动,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

讨论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垃圾食品泛滥、新房装修等因素,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究其病因,中医认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此为实;另一类是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此为虚。正如《景岳全书·血证》所说:“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而损则为病。盖动则多由于火,火盛则逼血妄行;损则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本病初起多为外感邪实,热毒伤及血络;病久则气机受损,不能统摄血脉。纵观病机,无论虚实,本病都与血相关。结合本文讨论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多为发病初期,外感风热邪毒伤及血络,故笔者所创加味四物汤以养血和血基本方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凉血清热药物组成。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滋阴补血;川芎入血分理血中之气;白芍敛阴养血;水牛角丝、牡丹皮、生地黄三药相配,取犀角地黄汤意,起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效。诸药相合,恰中病机,临证中随证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比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无论从治愈率和复发率来讲,都有明显的优势。现稍加整理,与同道共商,以期造福于更多患者。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 .

猜你喜欢

水牛角紫斑四物汤
动物药水牛角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基因表达谱相似性的四物汤重定位及抗乳腺癌有效成分群辨识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四物汤有效成分的关联性分析
紫斑鱼的愤怒
紫斑鱼的愤怒
水牛角清凉茶中水牛角水解工艺优化研究
同归于伤
水牛角不同相对分子质量酶解液的药理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