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研究

2012-01-25刘彩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
关键词:测定法悬剂溶出度

刘彩霞

(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研究

刘彩霞

(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许昌 461000)

目的 研究建立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方法 取出样本,按溶解度测定法,用乙酸缓冲液900mL作为溶出介质,转速是50r/min,操作45分钟,取出溶液进行过滤,用续滤液作供试品;再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必须精密测量,将溶出介质进行溶解并稀释成0.08mg/mL溶液,将其作为对照溶液。按下述色谱条件,经精密测量取20μL两中溶液,并注入色谱仪,记录下色谱图,计算每袋溶出量。结果 取药厂提供的颗粒和干混悬剂,按溶出液检测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溶出度限度为80%。结论 采用专一性很强的HPLC测定法可以检测干混悬剂和红霉素颗粒,确定检查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条件为:pH为5.5乙酸盐缓冲液,桨法,浓度为0.038mmol/L缓冲液浓度,转速为50r/min。

红霉素颗粒;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

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虽收藏在中国药典中,但是并未记载如何检查溶出度。红霉素颗粒是混悬颗粒,国家药典要求均要求对红霉素颗粒以及干混悬剂制定出溶解度检查法。红霉素片等口服制剂用硫酸显色法检查,缺乏专一性。若用荷比色法代替硫酸显色法则实验结果不太理想。采用专一性很强的HPLC测定法检测干混悬剂和红霉素颗粒[2],经HPLC测定红霉素在盐酸(0.01mol/L)中不稳定,故实验采用了新方法以溶出介质。现报道如下。

1 试药与仪器

采用智能药物溶出仪,液相色谱仪(自动四元泵进样系统和真空脱气机)。蒸馏水、色谱纯、磷酸二氢铵、乙酸钠、分析纯。中国药品制品鉴定所提供红霉素对照品,全国多家医药公司提供红霉素颗粒,干混悬剂也由全国多家制药公司特约赞助[3]。

2 方法和结果

2.1 测定溶解度方法

取出样本,按溶解度测定法,用乙酸缓冲液900mL作为溶出介质,转速是50r/min,操作45分钟,取出溶液进行过滤,用续滤液作供试品;再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必须精密测量,将溶出介质进行溶解并稀释成0.08mg/mL溶液,将其作为对照溶液。按下述色谱条件,经精密测量取20μL两中溶液,并注入色谱仪,记录下色谱图,计算每袋溶出量。

2.2 色谱条件

色谱柱:VP-ODS柱;流动相:磷酸二氢钠溶液(0.067mmol/L);流速为10mL/min;以210nm定为检测波长;20微升是进样量。

2.3 检测溶出度方法

2.3.1 辅助干扰实验

按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比,制作空白样本(不含主药),取适量加乙酸盐缓冲液,振荡,稀释到规定浓度后摇匀。过滤,按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辅料不干扰。

2.3.2 线性关系

经精密测量后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用乙酸盐缓冲液溶解后稀释成浓度溶液,按色谱条件。结果显示,对照品的溶液浓度范围为20~200ug/mL,有良好线性关系。

2.3.3 溶液稳定性

取适量红霉素对照品溶液,按上述测定方法,在0、3、6h内测定,结果为0.20%,且溶液6h内保持稳定。

2.4 样品溶出度的测定方法

取药厂提供的颗粒和干混悬剂,按溶出液检测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溶出度限度为80%。

3 讨 论

3.1 如何选择溶出介质

红霉素等口服制剂检查溶出度所用介质是盐酸溶液(0.01mol/L)[4],经实验表明,红霉素在盐酸中不稳定,故需用其他的新溶出介质。红霉素不溶于水,在盐酸中溶解但是不稳定。参照同类克拉霉素检查溶解度时用溶出介质,将缓冲液作溶出介质。试验了磷酸缓冲液以及乙酸缓冲液,结果乙酸缓冲液比较理想。因此,选用乙酸盐缓冲液作为试验用的缓冲液。

3.2 缓冲液pH选择

试验缓冲液pH为6.5、6.0、5.5 、5.0 、4.0,结果显示,pH值越大,制剂越容易崩解,红霉素溶解度降低。但当pH为5.5时,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最大,所以将5.5作为缓冲液pH。

3.3 选择缓冲液浓度

试验缓冲液浓度为0.2、0.1、0.075、0.05、0.038、0.025mol/L,结果显示缓冲液浓度越大,制剂越不易崩解。但当浓度为0.038mol/L时,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最大,故选0.038mol/L作为缓冲液浓度 考虑颗粒以及干混悬剂特点,采取桨法,转速是50r/min。通过以上研究,确定检查干混悬剂以及红霉素溶出度条件为:pH为5.5乙酸盐缓冲液,桨法,浓度为0.038mmol/L缓冲液浓度,转速为50r/min。

[1] 王建,孟铮.罗红霉素颗粒和干混悬剂溶出度HPLC测定法的建立[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34(8):489-492.

[2] 张煊,张春英,段宇,等.LC-MS-MS法研究琥乙红霉素颗粒的生物等效性[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3):1164-1167.

[3] Wang ZP,Yang Z,Ye J,et al.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zithrom ycin,Roxithromycin and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J].Chemia Analityczna,2009,54(5):883-894.

[4] Sadeghi S,Jahani M.New Copper(II) Ion-Selective Membrane-Electrode Based on Erythromycin EthylSuccinate as a Neutral Ionophore[J].Analytical Lett,2009,42(13/15):2026-2040.

R978.1

B

1671-8194(2012)16-0083-02

10.15912/j.cnki.gocm.2012.16.319

猜你喜欢

测定法悬剂溶出度
使用血脂大数据评估三种低密度脂蛋白计算公式
丹皮酚混悬剂的制备
木犀草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
饲料中粗纤维定量测定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波棱瓜子木脂素纳米混悬剂的制备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罗布麻叶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
如何提高抗生素效价管碟测定法的准确性
基于工时测定法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人员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