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国内外文化比较

2012-01-25黄耀明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漳州3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空巢心理健康老年人

黄耀明 (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福建 漳州 363000)

空巢老人一般泛指与子女分开居住和无子女的老年人〔1〕。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的老年养老三个维度中,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研究一直以来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在中文期刊网的搜索中,2000~2010年涉及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章只有174篇。大多数文章是从医学和生物学角度研究空巢老人生理问题或是器质性精神问题的,只有少量学者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空巢老人的成因、现状及对策。西方社会的社区发展和社会服务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尤其在社区为老服务和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和成熟的经验。在文化的视角下对国内外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进行比较研究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空巢老人心理关爱问题

文化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习得的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研究和帮助空巢老人解决心理问题,要同他们合作处理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心理困境和问题,要真正地理解他们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样看问题。空巢老人长期处于困难和弱势地位而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所以更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文化视角,或者说针对空巢老人群体的文化有较强的敏感性。季羡林教授就非常关注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观念的不同,他在《神州文化集成丛书》中指出,东西文化体系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异者更为突出。季老认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关键在于思维方式不同,东方更加注重综合,而西方则侧重分析。东方更注重整体与普遍联系,西方却关注焦点研究。如心理学与医学就是很典型的两个学科〔2〕。中国人的心理观念更多是全人的研究,而西方却是把人的心理分成情绪、气质、性格等各个焦点进行研究。在医学方面这样的差异就更明显了,中医注重全人的精气神治疗,而西医却是因人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器质性变异进行分离治疗。这些差异渗透到中西方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空巢老年心理问题来说,东西方文化视角有如下差异:

1.1 西方文化中非常注重老年人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老年人自身个人价值的独立性和重要性,主张老年人个人自决,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同时也可以感觉到这些理念受到功利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则不同,家天下的观念一直以来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中国老年人侧重于家庭与集体的地位高于个人,个人的幸福无论如何都是由家庭幸福建构而来的。如中国的老年家庭一般会认为空巢是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居于对家庭的眷念和对子女的责任。西方的老年人则因自己子女留在身边带来无尽烦恼而渴望空巢,因为他们认为子女长大了,就必须要离开自己独立融入社会,而不能再依赖于老年人。

1.2 西方早期的福利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潮致使他们早早就关注老年人自身利益、需要满足和发展,西方国家或政府为了解决现实中的老年问题,出于宗教教义、人道主义与政治统治等需要,逐步实施有限的社会救助和开始建立规范的社会救济法案。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一世颁布的《济贫法》就是第一部国家有关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法案。以此为契机,德国、法国和美国,甚至很多北欧国家都先后建立了符合本国特点而针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西方国家在老年人养老与照顾中确立了国家责任的法律关系。中国则不同,尽管在久远的《周礼》中就提出了爱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疗、安福等思想,但一直以来主导养老责任的是家庭。甚至在当下家庭结构和家庭功能弱化的情况下,强调政府和社会责任的力度不坚,更多的还是把养老责任推给了家庭。

1.3 西方的社会政治结构以民主为核心,老年人的人格特征偏于外向性。西方更多强调老年人自下而上的参与,注重老年人个人的自由平等与价值理念的多元化。他们会将空巢老年人的积极性及优势的激发作为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强调空巢老年人的积极老化过程中的主体优势。当西方空巢老人在面临心理及精神问题时,他们会主动地寻求社区和社会中正式机构的帮助。中国人由于长久以来儒家伦理和秩序情结深刻影响了人们的观念,人们的主体意识常常被泯灭在家庭及国家的框架内。老年人的养老长期以来被抑制在一个家庭之中,空巢老年人的主体意识也自然而然被老年人的无用论所替代。因此,当空巢老人的心理及精神问题出现时,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是社会问题。空巢老年人也会在面临困境时因为内向性的人格特征而选择沉默和自我承受。

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离不开一定的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社区、家庭的实际生活,而这些实际生活产生的具体行为、心理与人际关系又受制约于传统的文化习俗。当然,文化交融也是文化变化与发展最基本的、最活跃的因素。从西方针对空巢老人的政策与研究中吸收营养和启发,以改进我们的固有观念和应对策略。因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研究既要注重一定的文化差异又不要局限于一定的文化范围。

2 文化视角下的国内外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比较

国内针对空巢老人的研究应该始于上个世纪的90年代,但之前的一些研究主要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学者的研究集中在空巢家庭成因的社会学分析和对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描述居多。而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是很少的。在王玲凤针对浙江湖州、绍兴和丽水三个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定性分析中〔3〕,影响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前五位因素:认知问题、睡眠食欲、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和适应问题。从国外空巢老人来说,他们也是一样地不同程度深受这五个问题的困扰。

2.1 认知问题 国内空巢老人普遍认为自己空巢是一个不好的人生结果,甚至是一个悲剧。西方空巢老人却多数人觉得空巢是一个理想和自然的状态。造成这种认知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文化传统长期传承与积累的影响。费孝通先生在1983年就提出中国养老的“反馈模式”。他认为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中的子女在赡养自己父母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用公式表示,西方的公式是F1→F2→F3→Fn;中国的公式则是F1→←F2→←F3→←Fn(F代表世代,→代表抚育,←代表赡养)。在西方,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是一种纯粹的“接力模式”。在中国,上一代对下一代的抚育与下一代对上一代赡养是同等重要的,简称“反馈模式”。中国传统社会就是采取反馈模式来解决赡养老年人这个任何社会都必须给予解决的问题。可是,当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促使中国的家庭出现小型化、人口迁移和家庭功能弱化、老龄人口增多的时候,原先的“反馈模式”自然就面临抚育与赡养的不对等。空巢老人在认知上自然表现为自己人生失败感、养儿无用感、生活无力感滋生等方面的问题。西方空巢老人则不同,他们觉得空巢是一个理想和自然的状态。他们不仅不会因为空巢产生出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反而会因为子女长大成人却不能离开自己独立融入社会而困扰不已,很多英国的老年人就因为渴望空巢患上“杜鹃综合征”。对“杜鹃综合征”做简要解释有的甚至在无奈之下要求子女离开自己,出外租房,独立门户。

2.2 焦虑问题 焦虑问题是空巢老人普遍性的心理健康障碍问题,焦虑是一种情绪体验,对于空巢老人来说,不仅表现为心理上的烦躁、压抑、愁苦,还表现为不能集中精神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总是在梦中惊醒等。国内空巢老人焦虑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客观上的环境及文化压迫上,如对死亡的恐惧、经济上的困窘、生活照料的不能满足、休闲娱乐的空缺等等。国外空巢老人焦虑的主要原因更多的是个人的主观体验。譬如对死亡的恐惧上,国内空巢老人没有受过生死观的教育,他们对生与死的观念是传统的,老人们喜欢谈生而忌讳谈死,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空巢的环境压迫,这种对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国外空巢老人则较不同,他们有较早的生死观教育,更多的人有正规的宗教信仰,对于年老和死亡有较坦然的认识。

2.3 孤独与人际关系问题 国内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比普通老年人还强烈,对于家庭的眷念和孙辈的依恋随着空巢环境的出现集中体现在孤独感的滋生上。况且老人们日常的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对于邻里、亲戚、朋友的情感支持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大规模迁移,老年人原有的人际关系支持严重弱化甚至荡然无存。很多的城市空巢老人基本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和陌生的社区里孤独而终,迷失自己。国外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远没有国内强烈,他们的生活环境无论是居家照顾、社区照顾或者是机构照顾都有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圈。他们的生活空间也远比国内空巢老人稳定。

2.4 社会生活适应与社会支持问题 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适应问题是国内外的一个共性问题,这种年龄老化之后的身份认同与社会生活适应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不同的是,国内空巢老人在亲属、邻里、朋友等非正式社会支持缺失之后,政府和社区提供的各种社会服务却未能完善。这就导致了空巢老人适应社会生活的步伐非常缓慢,由此滋生出一系列原本可以避免的社会问题。国外空巢老人一样会面临亲属支持的缺失,但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可以说是完整和周到的,涉及社会政策、生活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社会服务项目遍布各个社区。空巢老人的社会生活适应也随着环境的改善而实现平和转型,个人主观幸福感日益增强。以上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与文化因素息息相关,不同的文化传承直接反映在不同空巢老人的行为取向上。国外较早就关注到老年人的精神问题,也建构了包括政府、宗教、社会与家庭等多方位的社会支持体系,国内是在近几年的老龄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才将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提上议事日程的。一方面是在这样的比较中从国外学些有益的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从自身的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一些有利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传承。

3 国内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思考

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中,由文化所诱导的一系列愿望、价值和理念与社会结构性障碍之间的矛盾体现在空巢老人中是:年轻的一代非但不能够为自己的父母提供合适的养老保障,反而要让本来应该享受养老保障的老人继续为自己的儿女操劳〔4〕。

3.1 继续大力弘扬“孝”文化的传统与功用。“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核心文化。长期以来“孝”被中国传统社会尊为鉴定一个人道德修行的重要指标。“孝”文化的践行不是像父母之慈出于天性,而是靠一个人后天在思想、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培育与内省。一个人的“孝”行可以在狭小的家庭中施行,从自己最亲的父母身上施行,然后推及旁亲最后到社会。当然也可以从社会上的孝行学习中得到内省,然后再应用到自己的家庭父母及长辈中。不过,这样的传统美德在现代化进程中或多或少被侵蚀,外部世界的诱惑和城市化变迁中群体压力的增大成为年轻一代孝道缺失的主因。心理学家罗尔认为,空巢老人问题之所以是问题,主要责任应该在子女方面,他们在社会压力的多重因素干扰下不知道怎样才能与父母融洽相处。加强“孝”文化的弘扬应该说是缓解和解决空巢老人心理关爱的一个重要路径。

3.2 强调应对空巢老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政府及社会责任 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与时代的基本特征,在一个地球村内人们可以依照合适和喜欢的方式进行生活与思考。转型时期的空巢老人也不例外,它已经从一个窄小的家庭空间延伸到大社会的视野。将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到政府与社会层面来研究确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西方的经验告诉我们,空巢老人问题已经不仅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甚至是一个政府实施政治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政府强势的主导下,研究制定和出台更加有效的养老社会保障政策,才能有效可持续地实施空巢老人的心理关爱。

3.3 挖掘和发挥空巢老年人主体优势,构建针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优势视角的理论概念框架是基于对缺陷模式的挑战而建构起来的,它的核心概念是围绕洞见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形成的。实际上,几乎所有的人在任何境遇中都有优势存在,人们不仅是从成功中获取经验,还会从困难和失望中获取成长的动力。我们对待空巢老年人的照顾都是一直在重视和建构他们的问题,也就是常常给了他们麻烦与无用的定义。一些空巢老年人在自己离开工作岗位之前是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才或社会有用之人,即使是一些表面看起来没有任何能量的人都有可能隐藏着天赋〔5〕。一些好的特征有时恰恰是空巢老年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铸就而成,因为品质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经验,而这些品质正好可以转化为帮助空巢老年人积极老化能量与动机的来源,并形成优势。还有,借鉴西方经验,构建针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外空巢老人一样会面临亲属支持的缺失,但政府及社区提供的各类社会服务项目可以说是全面和周到的。

1 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J〕.人口与经济,2005;21(1):57.

2 韩明谟.文化与社会工作.In:何国良〔M〕.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香港:八放化企业公司,2000:27-43.

3 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1:2932.

4 武中哲.农村养老的现代危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10(1):12.

5 黄耀明.试论转型时期中国崇老文化的秉承与变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76(2):109.

猜你喜欢

空巢心理健康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