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2-01-25王晓雅徐燕爽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河南平顶山467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导联典型冠脉

王晓雅 徐燕爽 (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临床上引起心电图ST-T改变的疾病很多,诸如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有的患者心电图ST-T虽有明显的改变,但冠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却未出现明显的狭窄,因而不能确诊为冠心病。故心电图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开始受到临床医师的质疑。客观准确地评价心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我科静息心电图检查出现ST-T改变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冠脉造影结果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在诊断老年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静息心电图检查出现 ST-T改变的患者360例,其中男160例(44.4%),女 200例(55.5%),年龄 45~76〔平均(51.6±5.31)〕岁,60岁以上 276例(76.7%),60岁以下 84例(23.3%),病史3个月~25年。根据其临床症状是否典型分为典型心绞痛组210例和不典型心绞痛组150例;典型心绞痛组男、女比例为 0.73∶1,年龄(51.4±3.15)岁,病史(8.4±2.16)年;不典型心绞痛组男、女比例为0.85∶1,年龄(53.3±2.41)岁,病史(8.6±3.21)年。360例患者中合并高血压56例(典型心绞痛组29例;不典型心绞痛组27例),合并糖尿病37例(典型心绞痛组17例;不典型心绞痛组20例),合并高脂血症21例(典型心绞痛组10例;不典型心绞痛组11例)。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积极完善各项常规检查,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静息心电图均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导联心电图机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合并症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1.2.1 心电图检查 患者静息状态下平卧位,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15导联心电图机,记录ST段下移或抬高的幅度以及最高最低的导联,T波异常情况,Q波时间和幅度以及最宽最深的导联,V1及V5导联的电压变化幅度,心律、心率、电轴、传导阻滞类型以及有无左室肥厚等情况出现,并选取我科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心电图阳性标准:在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0.05 mV,T波低平<R/10或T波倒置,发作后缓慢恢复〔1〕。

1.2.2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udkins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左冠投照4个体位为宜,右冠投照2个体位即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多部位投照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冠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用狭窄处血管直径减少的百分数来表示,病变阳性的标准〔2〕:管腔直径狭窄≥50%为阳性;50% ~74%为轻度狭窄;≥75%为显著狭窄(包括次全及完全阻塞)。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者判断为阳性(因本院不具备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条件,所有患者冠心病确诊工作均在他院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典型心绞痛组管腔直径狭窄≥50%者为180例,阳性检出率为85.71%;不典型心绞痛组管腔直径狭窄≥50%者49例,阳性检出率为3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有老龄化趋势。临床上,心电图一直是诊断冠心病的常规手段,临床医师对冠心病各种异常病变的心电图演变规律掌握是否熟练,无论对临床诊断、判断疗效还是预后都有着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的ST段呈等电位状态,当病人出现心肌缺血时,心电图的相应导联部位可出现损伤型ST段改变及(或)缺血型T波改变,甚至形成坏死型Q波〔3〕。心电图ST-T改变临床上常提示出现心肌缺血,其改变取决于缺血的部位及程度:①心内膜下缺血:ST段水平或下垂型下降;②心肌内缺血:T波对称倒置;③全层心肌缺血:ST段抬高〔4〕。传统上一般认为慢性心肌缺血可导致心电图ST-T发生持续性改变,所以当心电图出现持续性的ST-T改变、而临床又无明显病因引起ST-T改变时,该ST-T的改变则可以认为是冠心病的心电图表现。然而,心电图ST-T的改变并非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慢性冠脉供血不足的心电图表现是否存在特异性开始受到医学专家的质疑〔5〕。

本文对心电图检查出现ST-T改变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通过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持续性ST-T改变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典型心绞痛组中冠脉造影阳性检出率为85.71%,而不典型心绞痛组的阳性率仅为32.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因此认为,对于临床有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的诊断价值较高;然而当患者不具有典型心绞痛的症状时,心电图持续性ST-T改变的诊断价值非常低,说明单纯用心电图来诊断此类冠心病并不可靠。心电图ST-T改变可以作为心电活动的反映,临床由于体型、机器、定位等误差的存在,单凭其诊断冠心病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6〕。另外还有些患者,即使冠状动脉严重损害,心电图ST-T还是表现正常,推测是冠脉病变所致心肌缺血的部位相互对应,产生的缺血型ST-T向量相互抵消的结果〔7〕,或因为良好的侧支循环使“缺血”的心肌仍有供血,故心肌缺血并不显著。因此,心电图ST-T改变对诊断老年冠心病的临床价值不大,若将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统统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及精神的双重压力,还可能会延误疾病治疗,严重影响预后。因此对于有心电图ST-T的改变而缺乏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应特别慎重,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病史、症状、心电图及其他客观检查进行综合考虑,通过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活动平板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等手段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冠脉造影检查。

综上所述,心电图ST-T改变可以作为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但单凭ST-T改变还不足以确诊,必须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来综合评判。

1 冯新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4):84-5.

2 王 青.体表心电图对比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和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59.

3 吴秀娟,杨桂兰,张宏伟,等.常规静息心电图ST-T改变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西部医学,2011;23(6):1033-4.

4 郭 琳.心电图ST-T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3):257-8.

5 刘相坤.心电图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可靠性〔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698-9.

6 刘小伟,王 可.常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3):195-6.

7 梁海雁,王 莉.静息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1;33(11):1682-3.

猜你喜欢

导联典型冠脉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回旋支闭塞引起孤立Ⅰ、aVL导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例并文献复习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典型催开百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