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
2012-01-25刘莉
刘 莉
江苏省徐州市矿山医院碎石科,江苏 徐州 221006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是通过X线或B超对结石进行定位,利用体外碎石机产生高能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过多次释放能量使结石裂解,直致粉碎成细砂,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1]。该技术结石定位系统准确无误;治疗能量释放恰当合理,既保证碎石效果,又能达到最大程度的人体保护,具有安全可靠、无痛苦、碎石效果显著和结石碎末排出体外快的优点,使尿石症患者免除开刀之苦。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10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应用ESWL的临床资料,患者经过综合治疗、精心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2岁,平均38.5岁;结石部位:肾结石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输尿管中段结石24例,输尿管下段结石20例。患者均经过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和CT检查确诊,排除了结石以外的尿路梗阻性病变。
1.2 方法
采用B超在碎石机下对结石进行定位,然后让患者仰卧或俯卧于治疗床上,调整碎石机,使治疗头的水囊表面用藕合剂与治疗部位皮肤保持良好接触,启动冲击波碎石,电压控制在6.0~12.0kV,频率为60次/min左右,一次冲击次数最多不超过2500次,碎石完毕常规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口服中药排石汤或金钱草等。
2 结果
经B超复查、腹部平片检查,95%的患者碎石已全部排出,4%的患者需行第2次碎石,1%的患者需行第3次碎石;通过随访,碎石率达99%,排石率达96%,效果满意。
3 护理
3.1 ESWL术前评估和心理护理
术前评估包括健康史及相关因素,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生活环境、饮食饮水习惯及特殊爱好。腹部疼痛的部位、性质、有无血尿、排尿困难、膀胱刺激症状和尿路感染的表现。了解止疼药物使用情况,辅助检查和有关手术耐受性,了解结石对尿路的影响,综合判断肾功能。结石复发率高,尿路梗阻可引起肾积水、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且ESWL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初次接受冲击波治疗的患者,由于对碎石原理没有足够的认识,患者易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出现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2]。术前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针对以上心理问题,我们首先向患者详细解释和说明ESWL的性能和原理以及国内外治疗应用情况,介绍成功病例或让患者实地参观其他患者的碎石过程,以适应治疗环境,产生安全感;此外,要争取家属和社会支持。
3.2 ESWL术前准备
①术前检查:术前检查肾功能及有无解剖异常,以免结石粉碎后碎石排出受阻;B超检查定位;完善辅助检查;②有泌尿系感染者治疗前应先控制感染,对症应用抗生素治疗:如尿培养 (-),治疗前24h要用抗生素治疗,并在ESWL治疗后继续用药48h。如尿培养 (+),ESWL治疗前24h用抗生素治疗,并在治疗后继续应用抗生素治疗5~7d[3]。②掌握手术禁忌证: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完善化验,对结石远端尿路梗阻、妊娠、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安置心脏起搏器者、血肌酐≥265umol/L、急性尿路感染、育龄妇女输尿管下段结石、结石定位不清、过于肥胖等不宜采用ESWL[1]。③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前必须洗澡,对输尿管下段结石应常规备皮,清除皮肤表面的油垢等物,有利于冲击波传播,提高疗效。碎石术前一天,特别是输尿管上中段结石要服缓泻药,以减少肠内气体,避免肠积气、积粪干扰影像,阻碍冲击波传播。术前3d不要吃产气食物,术前1 d不要吃渣多食物,碎石前可少吃或不吃,防止恶心、呕吐症状发生。④充盈膀胱:碎石前保证膀胱适度充盈,有利于结石超声定位,有利于结石粉碎。
3.3 ESWL术中护理
3.3.1 患者体位护理 碎石体位摆放原则[4]为:①结石显示清晰,并能准确定位在重点冲击的焦点处;②定位准确,能有效减少冲击波能量损耗;③患者感觉舒适、安全。向病人宣教恰当的治疗体位是结石准确定位和粉碎成功的关键。震波时一般采用仰卧位,输尿管上段宜半侧卧位,骼骨翼段以下及膀胱结石以俯卧位较合适[5]。术前要指导其进行卧位锻炼。术中嘱患者碎石过程中不要随意移动肢体,改变体位。
3.3.2 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注意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可暂停治疗,查找原因对症处理,症状缓解后可继续进行。
3.4 ESWL术后护理
3.4.1 安全管理 由于碎石时给予镇静止痛药,加之冲击波的影响,碎石后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疲乏感[6],应扶患者上、下床,以免发生意外;碎石术后6h内适当卧床休息,少数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嘱患者卧床休息,一般1~2d均可恢复。
3.4.2 多饮水、多运动 ①术后6h后多饮水,多运动促进结石排出,大量尿液冲击尿路,有利于碎石颗粒排出体外。鼓励病人每日饮水3000ml以上,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7]。适当应用抗炎、利尿、解痉药物,口服排石药物,如肾石通、排石颗粒。部分病人因碎石排出引起术后绞痛,可给予654-2、阿托品、度冷丁镇痛。②若没有特殊情况,术后2~3天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根据结石部位不同鼓励患者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活动,配合体位排石。如跳跃、按摩、变动体位、倒立拍击等,以利于结石尽快排出。
3.4.3 观察排石效果 观察尿液内是否有结石排出,每次排尿于玻璃瓶或金属盆内,可观察到结石的排出情况,或用纱布过滤尿液,收集结石碎渣作成分分析,定期摄片观察效果。
3.4.4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 由于冲击波对尿路粘膜损伤,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是正常的,一般可以自行停止,可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护理上应注意血尿的颜色及消失时间,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使其增加血容量,通过多排尿达到内冲洗的目的。
3.4.5 护理评价和健康教育
3.4.5.1 护理评价 ①患者疼痛程度是否减轻或消失;②患者排尿形态和功能是否正常;③患者是否出现并发症,出现后能否及时发现和处理。
3.4.5.2 健康教育 根据结石成分、代谢状态和流行病学因素,坚持长期预防,对减少或延迟结石复发十分重要,因此,要加强健康宣教。①大量饮水:调查表明[8],每日饮水量的多少与结石的形成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尿中晶体沉积,建议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尤其睡觉前和半夜饮水效果更佳。②饮食指导:根据结石成分调节饮食。尿酸结石者不宜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制品、啤酒;含钙结石宜食用含纤维丰富的食物,限制含钙、草酸成分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浓茶、菠菜、番茄、芦笋、动物脂肪等。③药物预防:根据结石成分,血、尿钙磷、尿酸、尿pH值,应用药物降低有害成分、碱化或酸化尿液,预防结石复发。维生素B6有助于减少尿中草酸含量,氧化镁可增加尿中草酸溶解度,枸橼酸钾、碳酸氢钠可以使尿PH保持在6.5~7.0以上,口服别嘌醇可减少尿酸形成[9]。④预防骨脱钙: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者,必须手术摘除腺瘤或增生组织。⑤定期复诊:定期复查尿液、B超、X线,观察有无复发或残余结石,出现结石症状及时就诊。
4 讨论
自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多尼尔公司第一台体外碎石机问世以来,临床实践证明,ESWL是一种无痛、安全而有效的非侵入性治疗,已成为治疗尿石症的常规首选方法,且95%的上尿路结石可采用该方法。我国目前也累积了近20年的治疗经验。掌握ESWL的关键在于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严格选择病人,正确定位,选用低能量和限制每次冲击次数,重视围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3-684.
[2]周郁秋.护理心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8-71.
[3]何西真.体外冲击波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护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6,4(5A):74.
[4]刘善美,姜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4162例围术期护理[J].山东医药,2008,48(23):56.
[5]刘巧芬,周超平,汤美标,等.全程健康教育在体外震波碎石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7,21(1C):231-132.
[6]刘成山,邵志强,张鹏,等.影响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预后的因素[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11):40-42.
[7]李海鹰.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8,5(5):137.
[8]陈来翠.泌尿系统结石病人的发病时间分布与生活习惯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4B):962.
[9]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