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糯稻不育系甬糯2号A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2012-01-25王晓燕马荣荣蔡克锋陆永法周华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糯稻历期父本

王晓燕,马荣荣,蔡克锋,陆永法,周华成

(1.浙江省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101;2.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宁波 315040)

晚粳型糯稻是浙江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占全省晚粳稻面积的15%左右,长期以来一直以常规品种当家。为了提高晚粳型糯稻的丰产性和稳产性,满足水稻种业发展产业化要求,宁波市农科院和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春在海南用甬粳2号A为母本与97-07杂交,经过连续7年12代回交转育,育成了滇I型细胞质源的晚粳型糯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系甬糯2号A。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是我国第1个通过鉴定的粳糯稻不育系。用甬糯2号A与K6926配组育成的甬优5号,于2005年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用甬糯2号A与K6962配组育成的甬优10号,于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甬优5号和甬优10号在浙江省年推广面积达1万 hm2左右,2005-2010年在宁波地区累计繁殖甬糯 2号 A 20 hm2,平均产量达2.25 t·hm-2,高产田块 达到3.3 t·hm-2。现将甬糯2号A的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植株形态

甬糯2号A属半矮生株型,须根发达,根系粗壮,有根球。株型紧凑,倒3叶挺直,茎秆坚韧,叶鞘包节,基部节短、粗、壮,抗倒力强。甬糯2号A作单晚种植,株高105~110 cm,单株有效穗9~10个,穗长23 cm,每穗总粒数150~160粒,千粒重 31~32 g。作连晚种植,株高 95~100 cm,单株有效穗11~12个,穗长20 cm,每穗总粒130粒左右,比宁67A多10粒;千粒重30~31 g。谷粒饱满,青秆黄熟,穗大粒多,着粒密度适中,谷粒团圆,稃尖紫红色,顶芒,较易脱粒。

1.2 生育期

甬糯2号A感光性较强,为早熟晚糯。在宁波5月10日播种,8月28日左右始穗,播始历期110 d,主茎叶片18叶;7月10日播种,9月18日左右始穗,播始历期70 d,主茎叶片数14叶。同期播种,年度间播始历期相差仅1~3 d。说明该不育系为早熟晚糯,抽穗期稳定,有利于安排制、繁种,确保制、繁种花期全遇,有利于配制广适性杂交糯稻组合。

1.3 不育性

甬糯2号A为滇Ⅰ型细胞质源,属配子体不育。叶鞘不包颈,花药黄色呈棍棒状,湿度低、温度高、光照强的晴天中午,花药尾端轻微孔裂,少量散粉。

甬糯2号A花粉属染败型。2002-2004年5代花粉镜检,甬糯2号A共镜检418株,131 670粒花粉,花粉败育株率100%,花粉败育度为99.99%,其中典败率6.33%,圆败率1.72%,染败率91.9%。

甬糯2号A在不同世代、不同年度、不同生态条件下的颖花育性均表现为稳定不育。2002-2004年多代自交套袋育性鉴定,甬糯2号A共抽样1 378株,检查271 231朵颖花,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8%。表明甬糯2号A不育性稳定、彻底。

1.4 开花习性

甬糯2号 A开颖角度大,开颖角度为42°~45°。较大的开颖角度为提高甬糯2号A的授粉机率提供了条件。

甬糯2号A开颖时间长。在高湿条件下,开颖时间可长达60~70 min;在低湿条件下,开颖时间为 45~55 min。

甬糯2号A花时早而集中。在宁波8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高温高湿天气,花时早,一般10∶20始花,10∶50-11∶30盛花,12∶20终花,开花出现1次高峰;低湿环境中花时较迟,一般11∶10始花,12∶10-13∶20盛花,14∶10终花,开花出现 2次高峰,第1次高峰开花量占全天的30%,第2次高峰占70%,盛花期甬糯2号A的单穗开花量可达25~35朵,最多可达55朵。

甬糯2号A花期集中。一般见穗当天或次日开花,开花后第2至4天盛花,单穗开花历期6 d,单株开花历期12 d,全田开花历期20~22 d。

1.5 米质

甬糯2号A米粒大、团圆、米色玉白,品味符合消费需求。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83.6%,精米率75.3%,整精米率58.9%,粒长5.8 mm,长宽比1.8,碱消值6.6,胶稠度100 mm,直链淀粉含量1.5%,蛋白质含量9.5%。

1.6 抗性

甬糯2号A抗性好,椐浙江省农科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鉴定:稻瘟病叶瘟3.2级,最高7.4级,穗瘟4.0级,最高7.0级;白叶枯病抗性4.2级;褐稻虱抗性9.0级。

1.7 可恢性及配合力

甬糯2号A配合力强。2001年至2003年用24个恢复系作父本,甬糯2号A作母本,配制24个杂交糯稻组合,对其产量、抗性、米质、熟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甬糯2号A在产量、抗性、熟期、米质等方面均具有强的一般配合力。所配组合的产量8.844 t·hm-2,比对照常规晚粳甬粳18增产10.8%,稻瘟病抗性1.7级,白叶枯病抗性4.3级,播始历期96.3 d,分别比对照常规晚粳甬粳18低5级和-1.1级,短1.4 d。

2 繁殖技术

2.1 确定适宜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

根据宁波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多年的实践经验,8月25日至9月5日气候最适宜甬糯2号A、B抽穗扬花。根据父母本播始历期确定甬糯2号A的播种期为5月10日左右。甬糯2号B分2期播种,第1期比母本早7 d,第2期与母本同播,以确保盛花期相遇。

2.2 培育适龄壮秧,打好高产基础

父母本种子播前晒种1 d,用使百克浸种36 h,置通气性好的容器内耐心催芽。父母本大田用种量分别为 12.5和 2.2 kg·hm-2,秧田播种量为120 kg·hm-2,分畦均匀稀播,播后塌谷。播前5 d制作秧畦,并用丁草胺灭草,灌深水上畦4 d,播种前 1 d施过磷酸钙 375 kg·hm-2、尿素115 kg·hm-2作基肥,充分耕匀。1叶 1心期用300 mg·L-1多效唑喷雾,2叶 1心期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75 kg·hm-2,移栽前4 d施尿素112.5 kg·hm-2。3叶1心前保持秧畈湿润,3叶1心后薄水上畦,浅水勤灌。秧龄22~25 d移栽,要求移栽时父母本单株带蘖3个以上。

2.3 合理安排行比,构建高产群体

父母本行比以2∶10为宜,父本第1、2期相间栽插,行距33 cm,株距20 cm,双本插。母本株行距20 cm×20 cm,单本插。父母本间距24 cm,田边四周用第2期父本封行。

本田施足底肥,用过磷酸钙450 kg·hm-2、碳酸氢铵450 kg·hm-2作底肥。移栽后4 d撒施拌有除草剂的追肥,用尿素112 kg·hm-2、氯化钾112 kg·hm-2,保持一定水层3 d,3 d后排水实田2 d,再灌薄水。当母本分蘖达到每丛10~11个时及时搁田,以促根系下扎。抽穗前施尿素50 kg·hm-2、氯化钾75 kg·hm-2作促花期。

在甬糯2号A的整个生育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结合当地的病虫测报和田间长相长势,主要做好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和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工作。

2.4 辅助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

适度割叶,父母本破口期同时割去剑叶1/3。适量适时喷施“九二0”。甬糯2号A主穗和分蘖穗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小,包颈较轻,对“九二0”敏感,喷施时应掌握适时适量。在天气晴朗和花期相遇良好的条件下,在母本始穗期 (抽穗10%)喷施“九二0”45 g·hm-2,隔日喷施第2次,用量60 g·hm-2,两次均父母本同喷,可促进父母本穗层整齐,提高父本花位,有利于繁种高产。

繁殖父本开花历期较短,花粉量较恢复系要少,因此,要充分利用父本盛花期花粉,抓好人工辅助授粉环节。正常天气每天赶粉时间10∶30-12∶00,待母本开花高峰时,每天赶粉3~4次。

2.5 严格去杂,确保种子质量

严把亲本种子质量关。父母本均采用三圃法或成对回交提纯,严格采用原原种繁种。

严把隔离关。繁种田集中连片,做到1 000 m内无同花期籼稻,500 m内无同花期粳、糯稻。

严把田间去杂关。始穗前彻底去除异型株,始穗后将不育系中的保持系等可育杂株在其开花散粉之前拔除,防止生物混杂。赶粉结束后,立即割除父本,防止后期收割时混杂。

严把质量鉴定关。繁种田抽穗期及收割前进行2次田间纯度鉴定,田间纯度控制在99.99%以上。种子加工精选后分户测定水分、纯度、发芽率,并分户取样进行海南种植田间纯度鉴定,纯度要求在99.9%以上。

猜你喜欢

糯稻历期父本
13个新选水稻不育系播始历期配合力分析
食物因素对暗黑鳃金龟一、二龄幼虫历期及成活率的影响
日本松干蚧生物学观察与防治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秧与施肥方式对其群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茶尺蠖的饲养温度和发育历期
黎平香禾糯稻丰收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杂交水稻秋制短组合父本栽培管理技术
水稻杂糯间种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