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300例术后出血的处理
2012-01-25陈招武夏悦明林德新余幼凤
陈招武 夏悦明 李 旋 林德新 张 勇 余幼凤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福建宁德 352100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行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建立在 1975年 Thomson WH最早提出的 “肛垫下移是痔形成的基础”的学说上形成的。1998年意大利学者Longo设计的一种通过吻合器环形切除直肠下端黏膜来治疗Ⅲ、Ⅳ度内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000年6月姚礼庆教授在我国率先施行了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疼痛轻、住院时间短以及无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有关规范认为PPH主要适用于严重出血的Ⅱ度痔、Ⅲ度及Ⅳ度脱垂性痔,直肠黏膜内脱垂。PPH作为治疗痔病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曾经风靡一时。但是近几年国内外有学者对PPH严重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报告,同时对PPH机制的探讨也存在较多争议,认为医生和患者在选择PPH时都要慎重,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有效处理并发症[1-2]。本院2003年3月~2012年7月采用PPH治疗重度痔病患者300例,现就其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0例均为2003年3月~2012年7月福建省宁德市医院普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02例,女98例,年龄28~80岁,平均49岁。病史1~40年,平均15年。按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暂行规范修订制定的痔诊治标准进行分期[3]:反复出血的II期痔20例,Ⅲ期痔178例,Ⅳ期痔102例。伴有血栓性外痔30例,结缔组织处痔21例。主要表现为大便带血、痔块脱出、疼痛,偶有排便困难及肛门下坠感。
1.2 器械
主要采用国产痔切除吻合器,包括32 mm的吻合器、肛镜、内衬、荷包导引器、线钩,1根2-0华威可吸收线(大针),1根3-0强生可吸收线。
1.3 术前处理
术前8 h禁食、4 h禁水、服用20%甘露醇、灌肠1~2次,详细检查排除出血性疾病、肿瘤等。对合并症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行相关治疗;炎症、充血水肿及合并肛周炎症等情况的患者,予控制炎症后再择期行手术治疗。
1.4 手术方法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折刀位,常规消毒,女性患者同时做阴道消毒。扩肛至3~4横指,置入肛管扩张器,并用4号丝线固定。固定肛镜后将荷包引导器置入,在齿线上方2~4 cm处用2-0华威可吸收线自6点或痔核脱出明显处开始顺时针向黏膜下层缝合1周,女性应注意不要将阴道后壁黏膜缝入。退出荷包引导器,将张开到最大限度的32 mm吻合器前端的抵钉座深入到荷包线上方,用纱布将外痔尽量向肛内推送,减少术后残留皮赘,将荷包线打结,用挂钩将缝线尾端从吻合器侧孔带出,用力牵引两根缝线的同时,顺时针旋转吻合器的调节螺杆至标志线为止,打开保险装置(女性患者一定做阴道指诊,防止损伤阴道)后击发,保持吻合器关闭状态40 s左右 (可加强止血作用)。将吻合器逆时针方向旋转270°,轻轻退出肛管。认真检查吻合口部位是否出血,对于活动性出血,局部用3-0强生可吸收线缝合止血。将外包绕凡士林纱布及可吸收止血纱布的32号橡胶管塞进肛门通气及作压迫止血。
1.5 术后处理
术后当日禁食,适当应用抗生素2~3 d,以及止血药,应用药物抑制排便24~36 h,男性50岁以上患者常规留置导尿管1~2 d,其余患者应用特拉唑嗪等药物减少尿潴留,术后第1天开始给流食,术后第2~3天改半流食,观察3~9 d,定期随访。
2 结果
300例患者中,术中即刻出血的有220例,占总病例数的73.30%,其中,搏动性出血70例(23.30%),其余为吻合口渗血(50.00%),无吻口撕裂,二者均直视下用3-0可吸收缝线作“8”字缝合止血,能有效止血。术后出血15例,其中,24 h以内的3例,大出血1例(出血量大于200 mL);大于24 h的12例,大出血2例(出血量大于100 mL)。其余为少量便血12例(4.00%)。术后24 h内大出血1例考虑为原发性出血,经过立即手术探查止血发现吻合口母痔区动脉搏动性出血,经缝扎止血,出血被有效控制。其余出血经常规给予凝血酶冻干粉等保留灌肠止血,肛门内置入复方角莱酸酯栓,卧床休息,常规导尿等保守对症处理后过关。
3 讨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PPH在痔病治疗中优势明显,特别为重度痔的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痛苦小的手术方式。但PPH手术同样存在较多并发症,尤其是大出血等,若不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将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已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PPH出血的常见因素包括出血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肿瘤等,因此,术前需注意筛查,预防性处理。本组患者术前均有严格筛查,基本排除全身性因素所致出血。根据临床经验,PPH术后出血的局部因素分为原发性出血与继发性出血。原发性出血指术后24 h以内的出血,主要原因有:(1)手术操作经验不足。如手术人员对吻合器的操作不够熟练,直肠黏膜未能完全切断,在缝合荷包时反复进针或缝合过深,导致局部血肿,或粗暴操作等[4]。本组手术主刀均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把关,手术操作熟练,把操作不当等相关因素降低至最低程度。对术中即刻出血的患者均在直视下用3-0可吸收缝线作“8”字缝合止血,能有效止血。本组有1例考虑为原发性大出血,经过立即手术探查止血发现吻合口母痔区动脉搏动性出血,经缝扎止血,出血有效控制。术后反思认为,对术中可疑出血病例可预防性行母痔区动脉结扎预防术出血。(2)吻合器质量不过关。本组使用一次性质量较好的国产吻合器,术中未出现切割不全及吻合口撕裂等情况,效果较好。继发性出血是指术后超过24 h的出血。主要由感染、大便摩擦导致吻合口形成溃疡引起[5]。此类出血多发生在术后3~7 d。此期间吻合口大多高度水肿,部分有裂口、血肿、溃疡形成,在此情况下吻合口的组织变得脆弱,在大便时容易发生损伤导致出血,有时出血量极大[6]。其常见原因为:(1)术后患者进食过早,吻合口未愈合前干结大便引起机械性损伤。(2)患者本身有胃肠道疾病,术后早期排便次数过多或便秘、大便干结导致创面出血。(3)吻合口感染等。本组经手术24 h后出血的患者有12例,大出血2例(出血量大于100 mL),均保守治疗过关。认为继发性出血一般不急于手术止血,因为此期间创面炎性水肿明显,术中止血效果不佳,一般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可达到有效止血效果。
总之,笔者通过对300例病例的观察认为,通过PPH对痔上黏膜可控性、有效性地切除,保护了肛垫本身,术后精细控便能力不受影响,极大地减少了术后肛门坠胀感和疼痛,缩短了病程,疗效明显,是治疗重度痔病的一种新的良好的方式,但PPH手术同样存在较多并发症,尤其是大出血等。因此,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处理存在出血的全身性因素、术中熟练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及有效处理对防治PPH术出血十分重要。
[1]陈艳妮,江滨.痔上黏膜环形钉合术(PPH)治疗Ⅲ°-Ⅳ°痔70例临床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6):211-212.
[2]司徒光伟,周珞华,等.痔上黏膜环切术1077例回顾[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7):600-601.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暂行规范修订[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42.
[4]陈艳,张苏闽.环状混合痔PPH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1,24(5):2438.
[5]潘晓飞.PPH术后继发性出血分析与处理[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17(6):387-388.
[6]陈华兵,刘少琼.PPH术式大出血原因及防治[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