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踝针治疗失眠症机理初探*

2012-01-25赵仓焕欧仕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腕踝针选穴关穴

宋 媛,李 虹,赵仓焕,欧仕益

腕踝针针刺点少、选穴简单、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所需费用低廉、无副作用等,在临床中显示出巨大优势。有报道显示,腕踝针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1]。虽然临床上运用逐渐增多,但对于腕踝针治疗失眠症的机理进行探讨者较少。现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以求证于同道。

1 腕踝针的整体调节作用

中医治疗是治病求其本,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理和作用是通过协调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达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目的。针灸治疗失眠的关键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归于“阴平阳秘”,恢复其正常生理机能,以达协调阴阳之效。而腕踝针属于针灸类的特色疗法,其总的功效在于调和阴阳,舒经通络,充盈气血,养心安神。

2 腕踝针分区与皮部理论的联系

腕踝针疗法是张心曙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发明的,是在腕踝部特定刺激点行皮下针刺的治疗方法。它把人体两侧分为6个纵区,在腕踝部各定有6个相应的针刺点,按区选点,施行皮下针刺而不需得气,与其他疗法相比,操作方便,安全性强,长期临床试验证明其在治疗软组织疼痛、神经内分泌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腕踝针疗法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对腕踝针的机理探讨,主要从针灸学皮部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神经学阐述。

从经络学说看,腕踝针的分区与十二皮部的分部基本一致。皮部是皮肤按经络系统的走向,是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区,它和经络不同之处在于经脉呈线状分布,络脉呈网状分布,而皮部则是“面”的划分。全身的皮部都属于十二皮部,最早载于《内经》。《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又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皮部是人体的外藩,当遭受外邪侵袭时,皮部首当其冲;在病理情况下,皮部就成为发病之所和病邪由表及里传变的途径。《素问·皮部论》曰:“是故百病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始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内经》认为,睡眠觉醒相交替与卫气有规律地在人体中运行息息相关,“平旦阴气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头”。营卫失衡,则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邪侵袭,邪居五脏,卫气抗邪,邪不得出,内扰脏腑,则人体昼夜不分,不寐乃生。由此可见,皮部与经络、内脏有着密切关系,皮部受邪,卫外不固,营卫失和则不寐,腕踝针可看作是在十二皮部,属远道取穴的轻浅刺法,因此可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畅,从而使得阴阳平衡,营卫和谐,目始瞑得寐。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皮下的纤维组织网络系统位于皮肤下,覆盖整个体表。网络分布走向与胚体发育的方向大体一致,皮下的纤维组织网络系统对外界的变化,如气温、气压变化,发生外周性应激反应,对内部脏器的变化也产生应激过程[2]。毫针行于皮下,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和感觉神经,并且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兴奋大脑皮层响应区,抑制失眠患者的皮层兴奋点,从而起到安眠效果和作用。

3 腕踝针刺激区(点)与传统腧穴密切相关

腕踝针针刺点少,选穴简单,一般有两个选穴依据。一是根据主要症状所在分区选取相应针刺点,二是根据原发病灶所在分区选取相应针刺点。选穴原则有3条,即上病取上,下病取下,横膈为界,分部取穴;左病取左,右病取右,以人体正中线为界,分别取穴;区域不明,选取上1穴[3]。就失眠症而言,临床中一般选取上1、上2穴来治疗,且均取得显著疗效[4~6]。

上1穴与手少阴心经穴位接近,毗邻通里、阴郄、神门穴,本经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藏神。如《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灵兰秘典论》亦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即指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中枢活动,是由心所主持的,对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正如《灵枢·邪客》所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又如《灵枢·本神》所云:“心藏脉,脉舍神。”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的气血充盈则心神安宁,心安则寐;心气虚,心失所养则心神不宁,容易心悸,失眠。失眠与心脾气血密切相关,故取上1穴具有宁心安神、开郁散结之效。

上2穴即手阙阴心包经络穴内关穴位置,内关顾名思义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心包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别走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而合心、胸、胃,能散郁结,具有宽中理气、和胃安神之性能,凡心胸之疾患针刺内关穴具有良好效果。《八脉八穴症治歌》曰:“中满心胸痞胀,妇女肋痛心痛,伤寒不解结胸膛……内关独当”;《拦江赋》亦曰:“胸中之病内关当”;《四总穴歌》云“心胸内关应”,这些记载明确提出了内关穴主治心胸之疾。由于心包乃心之外围,具有保护心脏、代心受邪之作用。正如《灵枢·邪客》所云:“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心包受邪与心受邪出现的症状是一致的,故治心包即所以治心;刺手厥阴心包经之内关,即可以达到养心安神诸功效。黄泳等发现,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左右不同脑区的激活概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对双侧颞叶和左侧枕叶、右侧小脑有相对集中的激活,皮部浅刺对右侧枕叶、左侧小脑有相对集中的激活[7]。杨硕等发现,内关穴位埋针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血流,促使缺血心肌损伤修复[8]。而内关穴又是腕踝针上2穴所在之处,在上述研究中的内关穴浅刺和埋针,与腕踝针的上2穴本质是相同的,故针刺上2穴可使心血流畅、调神醒脑、心神安宁、神安则寐,具有养心醒脑安神的功效。

综上所述,腕踝针是在传统皮部理论指导下的对穴位的浅刺针法,体现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调节思路,旨在调和阴阳、舒经通络、充盈气血,以达养心醒脑安神之效。

[1] 胡丹丽.腕踝针配合艾灸涌泉穴治疗中风后失眠48例[J].白求恩军医学院报,2010,8(6):427-428.

[2] 侯湘.头痛患者情感障碍的中介机制的探讨[J].医学与哲学,1999,20(1):51-53.

[3] 孙瑜,高碧霄.浅谈腕踝针疗法的临床选穴问题[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9):10-11.

[4] 沈志忠.腕踝针治疗顽固性失眠56例[J].四川中医,1994,12(4):55.

[5] 王宪平,闫国卿,吴晶萍.腕踝针治疗失眠32例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10-11.

[6] 青姚,彭湘华.腕踝针治疗妇女更年期不寐32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3):25-26.

[7] 黄泳,宋远斌,赖新生,等.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244-245.

[8] 杨硕,杨孝芳,等.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小型猪心肌组织VEGF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1,26(4):798-801.

猜你喜欢

腕踝针选穴关穴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基于复杂网络的磁刺激内关穴脑皮层功能连接分析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腕踝针通过提高血清β—内啡肽水平治疗腰肌劳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