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论》睡眠障碍病证特点的探讨

2012-01-25李翠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9期
关键词:少阴病证方药

禄 颖 吴 莹 李翠娟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83)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确立了有关于睡眠及睡眠障碍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阴阳昼夜节律说、卫气运行学说、神主学说和魂魄学说等,对睡眠的生理机制和病理变化进行了系统阐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被称为中医临床第一书,集理、法、方、药为一体,全书从心身统一的整体观念出发,阐述了外感病中睡眠障碍的类型、病因病机,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制了治疗睡眠障碍的有效方药,并对于诊治睡眠障碍提供了新思路。今就仲景有关睡眠障碍的论述及脉证治疗分析如下。

1 失眠的证治及方药

失眠,是指以入睡困难,或睡后易醒,醒后不得入睡,甚则彻夜不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伤寒论》中称失眠为“不得卧”、“不得眠”,多因外感、失治、误治所致,包括昼日烦躁不得眠;虚烦不得眠;胃中干燥,烦躁不得眠;心中烦,不得卧:烦躁不得卧寐,下利厥逆:心烦不得眠,下利,咳而呕渴等几种情况,其病机涉及阳虚、阴虚、热扰胸膈、胃腑失和等几个方面,因此临床的治疗和方药也不尽相同。

1.1 阳虚

太阳病:《伤寒论》第6l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微沉,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此为太阳病下后复汗,阳气大伤,阴寒内盛,虚阳外扰,故见昼目烦躁不得眠。此类失眠当属阳虚失眠,出现白天心烦,躁动不安,不能正常入睡,而夜间则趋于安静,治疗时当用温阳之法。方中干姜温脾阳,附子温肾阳,一次顿服,药力集中,急复其阳,收效更捷。《伤寒论》第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主之。”此为误治之后,心阳亡失,心神不能正常内敛潜藏,浮于外而出现失眠。少阴病:《伤寒论》第300条:“少阴病……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此为少阴病阴盛阳脱,阳虚极不得入于阴而致失眠。厥阴病:《伤寒论》第344条:“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此为厥阴病阴寒内盛,虚阳浮越上扰所致的失眠。

1.2 阴虚

《伤寒论》第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为少阴病,肾水不足,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水火不能既济的失眠。黄连阿胶汤方中黄连、黄芩泻心火以下降;阿胶滋肾水以上潮;鸡子黄养心宁神;白芍和营敛阴;白芍配芩连酸苦涌泄以泻火,与鸡子黄、阿胶相伍,酸甘化阴以滋阴。少佐肉桂引火归原。诸药相合,滋阴降火,心肾相交,失眠自除。

1.3 余热扰神

太阳病热郁胸膈,上扰心神而致失眠,《伤寒论》第78条:“发汗吐下后,心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忄农,栀子豉汤主之。”《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阳明病热留胸膈,扰动心神而致失眠,《伤寒论》第221条:“阳明病,……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栀子豉汤主之。”少阴病水气不利,阴虚有热,扰动心神而失眠,《伤寒论》第344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1.4 胃腑失调

太阳病,发汗后,胃中津液受损,胃腑不和而致失眠,《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阳明腑实热结,胃腑实满,胃腑不和而致失眠,《伤寒论》第242条::“病人小便不利,……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 嗜睡症的证治及方药

嗜睡在《伤寒论》中称作“多眠睡”、“嗜卧”,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或睡眠时间明显增多的证候,其病机涉及热盛神昏;阴盛阳虚;表邪已解,正气未复等几个方面。多数医家从脾虚痰盛论治嗜睡,仲景另辟蹊径,从阳虚清窍困蒙、热盛扰乱神明、邪热阻隔阳气郁而不伸、病后气血阴阳俱虚论治嗜睡,对于热病过程中出现嗜睡的临床证治具有指导意义。

2.1 热盛神昏

《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温病初起,当用辛凉解表法以清透热邪,若误用辛温发汗,以热助热,变证丛生,风温便是一例。风温为病,邪热炽盛,扰乱神明,出现整日昏睡。这是由于误治导致的邪热亢盛,而致睡眠障碍的一组证候。《伤寒论》中虽未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及方药,但在风温多次误治的描述中,体现出温病治疗中清热保津这一法则。《伤寒论》第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三阳合病,邪热亢盛,热邪蒙蔽神明,则见神识模糊,但欲眠睡。虽为三阳合病,但病情偏重于阳明,治宜清热保津,可用自虎汤进行治疗。《伤寒论》第231条:“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本证虽名阳明中风,实为三阳合病,邪热郁闭,熏灼神明,使人沉昏欲睡,甚则神识不清。尊清热保津之宗,后世温病学派大倡凉开之法,创旷世凉开三宝救命活人,可见仲景这一思想对后世温病学体系形成的重大影响。

2.2 阴盛阳虚

《伤寒论》第281条提及“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寐也。”《伤寒论》第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伤寒论》第282条:“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少阴主里属肾,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本,阴盛阳虚,则神明失养,精神不支而欲寐。

2.3 表邪已解,正气未复

《伤寒论》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太阳病十日以上,外邪已解,但正气有损而一时未复,则常使人有疲乏之感,多嗜卧,因此需要休养,通过睡眠来恢复正气,促进疾病的向愈。若有余邪,可用小柴胡汤促解。若表邪未解,仍发热者,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3 《伤寒论》睡眠障碍证治特点

《伤寒论》所涉及的睡眠障碍是外感病过程中以及失治误治后所致的证候,它不仅为现代外感病兼有睡眠障碍的诊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有些方药还成为脏腑功能失常引起失眠的经典方药,所以对于睡眠疾病的诊治大有裨益。

3.1 具有六经体系的特征[1]

阴阳胜复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2],仲景所论的气血阴阳是与伤寒六经病证相联系的病理状态,因此对睡眠障碍一类病证的认识,也具有明显的六经体系的特征。在太阳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失眠,则是感受风寒之邪的初期阶段,因过汗、亡阳、亡血、伤津、余邪未尽等造成的变证;阳明病中的失眠则主要是由于热邪扰动心神和胃腑不和所致;少阴病分为寒化和热化两大类,无论是寒化证的心肾阳虚,还是热化证的阴虚阳亢,阴阳失调均可导致失眠的发生;厥阴病是六经病中较为危重的阶段,病机特点是阴阳不相顺接,因此失眠也是由于阴寒内盛,虚阳浮越所导致的。

3.2 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1,2]

《内经》对于睡眠障碍病证的认识,虽然有与脏腑功能相关的记载,但并没有明确的把脏腑功能失调,与精神情志因素相联系。在《伤寒论》中,脏腑功能对于失眠的影响更为直接,如《伤寒论》303条的心肾不交,阴虚阳亢的黄连阿胶汤证,《伤寒论》112条的误用火疗亡失心阳的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证,《伤寒论》78条、221条的热郁胸膈,心神被扰的栀子豉汤证等等,这对于睡眠障碍的辨证治疗更加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3.3 创制治疗失眠经典名方

《伤寒论》中载有六首治疗失眠的方剂: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黄连阿胶汤,栀子豉汤,栀子厚朴汤,猪苓汤,干姜附子汤,这些方剂短小精悍、配伍精当、疗效可靠,是历代医家常用,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作用的经典名方。

总之,《伤寒论》关于睡眠障碍的认识,是在《内经》理论的基础之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辨治体系,为后世辨治睡眠障碍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1]孙洪生.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67.

[2]柯雪帆.阴阳胜复是《伤寒论》的理论基础[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0,22(4):14.

猜你喜欢

少阴病证方药
基于病证结合的脾胃病湿热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研究进展
论少阴“三急下”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从病证结合角度探析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论《伤寒论》少阴病误汗
方剂加减规律在中医临证治疗中的重要性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