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病即止”临床应用体会
2012-01-25李沛纯
李沛纯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00)
笔者跟师学习中遇到外感发热的患者1例,经吾师用药1剂后即退热,后因过服药物而导致病后自汗。老师仅用1味黄芪投之病愈。笔者深感“中病即止”之理。现将病案记录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病例资料
王某,女性,22岁,于2011年12月29日就诊。患者晨起感全身不适,心悸,头晕,四肢无力。遂于10:00左右前来就诊。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流清涕,咯白色黏痰,困倦乏力,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查体:体温38.0℃,咽红,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清。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0.88。中医诊断:感冒,风寒束表证。辨证属风寒外束、卫阳被郁。治以辛温解表。药用:荆芥5 g(后下),防风 6 g,羌活 10 g(后下),柴胡 6 g,桔梗 10 g,生石膏 15 g,知母10 g,连翘 10 g,板蓝根 15 g,芦根 15 g,苦杏仁 10 g,甘草 6 g。 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嘱密切监测体温。于2011年12月30日16:00复诊,体温35.5℃,恶风,畏寒,得衣则缓,汗出不止,四肢逆冷,心悸气短,舌红苔白,脉细数。诉前1日19:00体温39.6℃,恶寒无汗,晚餐后,20:00服汤药半剂,22:00体温 38.4℃,就寝,夜间汗出较多。30日10:00体温35.5℃,热退身凉。再服汤药半剂。下午出现明显畏寒,大汗,遂前来就诊。辨证属气虚卫弱、失于固摄。药用:黄芪60 g。水煎服,顿服。嘱密切监测体温。2011年12月31日,电话回复体温36.3℃,诸症皆消。
2 体 会
患者复诊,体温过低,大汗,恶风,四肢不温。造成患者复诊症状的原因,是患者在解表退热之后,继续服药,造成发散太过,耗伤阳气。所谓阳虚自汗,临床表现为自汗,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恶风,乏力。阳虚自汗既有乏力等气虚的表现,又有怕冷等阳虚的症状。正如《济生方·诸汗门》所言“人之气血,应乎阴阳,和则平,偏则病……阳虚阴必乘,故发厥、自汗”。张仲景在很多条文中明言过汗的危害,如《伤寒论》38条大青龙汤方后注告诫曰“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之功效,具有补而不腻的特点,可单味使用。张景岳有言“(黄芪),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本草汇言》曰“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故阳虚之人,自汗频来,乃表虚而腠理不密也,黄芪可以实卫而敛汗”。重用黄芪,迅速纠正气虚,阳虚的症状,简便廉效。
《素问·经脉别论》云“生病起于过用”,提示临床应该以平为期。中医治病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脏腑阴阳的偏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药物都具有毒性,治病就是借助其毒性,以攻致病之邪气,病邪败退用药要适可而止。凡是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长期服用均有副作用,经治疗,症状消失,就要及时停药,此为“中病即止”。正如《医宗金鉴·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所强调的“凡服汤发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也”。如果患者的疾病经过治疗后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再给药物很可能把已经治好了的疾病治成另外一种疾病;对于药性猛烈的药物而言,病大体已去,就要停止使用该药,或用其他药物进行调理,如果再给药对病患的身体就是一种损伤。本案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急骤,与医生沟通不足,过服药物,导致发汗过度。然而患者年轻,素体强健,阳气充盛,重用黄芪,则可迅速纠正,药到病除。并且注意及时停药,黄芪性微温,以免补气太过,气郁生热。笔者认为,“中病即止”是中医治疗学的金科玉律,作为一名初学者,在日后临床学习工作中,要特别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