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例小儿癫痫临床分析
2012-01-25贾玉珍
贾玉珍
(河南省南阳市医学专科附属医院儿科门诊,河南 南阳 473058)
小儿癫痫是临床上儿科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疾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综合症状,一般癫痫在小儿10岁以前发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阵发性的脑部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了神经系统的各种临床症状[1]。在临床表现中具有重复性、发作性以及能够自然缓解等基本的特征。一旦发作,临床上常表现为肌肉抽搐、意识障碍,并出现感觉和神经功能的异常情况[2]。若能长期能够坚持治疗,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甚至治愈[3]。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2005年至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癫痫患者54例,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效果,总结了治疗小儿癫痫的方法和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 年至2010年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癫痫患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为0.5~12岁。其中,0.5~2岁的患者有30例,3~6岁的患者有15例,7~12岁的患者有9例。有12例患者有癫痫家族病史。
1.2 发病病因
54例小儿癫痫患者中有30例患者能找到病因,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史患者有10例,占18.5%;脑外伤患者有2例,占3.7%;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有8例,占14.8%;脑瘫患者有2例,占3.7%;脑部发育不全的患者有5例,占9.3%;脑积水、脑炎后遗症、毒物中毒患者各1例,各占2%。有24例患者无明显的病因。
1.3 临床表现
54例小儿癫痫患者出现癫痫大发作的患者有15例,占27.8%;出现小发作的患者有20例,占37%;出现痉挛的患者有10例,占18.5%;神经运动型癫痫患者有9例,占16.7%。
1.4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检查是临床上诊断癫痫的常规检查。经脑电图检查54例小儿癫痫患者有,出现脑电图异常的患者有35例,占84.81%。其中出现全面性棘波患者有20例,全面性尖波患者有10例,局灶性癫痫波患者有12例,阵发性高幅患者有8例,高峰节律紊乱患者有2例。
1.5 治疗措施
治疗原则上可按照发作的类型分别选择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氯硝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可给予丙戊酸钠20~40mg/次,每天3次。效果欠佳时选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治疗。痉挛的患者可给予强的松治疗。可根据临床的治疗情况调整剂量。治疗1~3年,治疗过程中进行复查和随访。原则上每3个月进行脑电图复查一次。
1.6 疗效评价标准
按以下标准评价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完全控制:治疗后癫痫停止发作1年以上;显效: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有效: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少25%-75%;无效:癫痫的发作频率减小25%以下。
2 结 果
经过长期抗癫痫药物治疗,54例小儿癫痫患者有40例患者单用丙戊酸钠进行治疗后疾病完全控制。14例患者联合使用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治疗后疾病得到完全控制。治疗过程中监测肝功能,有5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经停药缓解。随访3年,有45例患者未发现癫痫发作,9例患者有偶发癫痫。
3 讨 论
小儿癫痫的治疗应首先明确是否为癫痫,对癫痫的类型、癫痫的病因以及癫痫损害的部位能够正确诊断,这是治疗癫痫的前提[4]。治疗药物的选择应主要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癫痫综合征及特殊的病因,具体的病情选择药物。对于癫痫全面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癫痫部分性发作应首选卡马西平。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治疗的情况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5]。当癫痫症状能够完全控制时应继续服用药物3年以巩固药物的疗效。服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在治疗过程中,在保证药物疗效、减小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改善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和心理状态与疾病的有效恢复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有可能,可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保证规律长期服药并定期复查,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1]王晓静,焦惠,王晓云.小儿癫痫568例病因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2005,18(3):230-231.
[2]卢君,袁爱妮,王海霞.小儿癫痫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36.
[3]谢贵阳.小儿癫痫63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158-160.
[4]戚拥军,吴松,王福银.小儿癫痫178例病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35.
[5]陈华.小儿癫痫的诊治及用药原则[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5):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