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完善监管体制 创新工作思路
2012-01-25缪冬梅,张院萍
湖北省畜牧兽医局高度重视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积极组织全省畜牧兽医部门,通过强化法治建设,完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监管体制;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畜产品安全监管;认真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夯实畜产品安全的基础,切实加强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与认证企业产品质量监管,全面完成了2012年1~6月份畜产品认证工作目标。
201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为:
1.认真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夯实畜产品安全的基础。“三品一标”认证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随着无公害产品品牌效益的不断提升,养殖企业申报认证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按照“严格程序、坚持标准、有序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工作。湖北省上半年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112个、产品认证30个。目前已上报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等待产地评审的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单位36家37个产品,申报地理标志认证2家(仙桃市养鸭协会申报的“沔阳麻鸭”及恩施思乐公司申报的恩施州黑猪和恩施黄牛);湖北畜产品产地认证约占湖北认证农产品总量的37%。开展无公害认证技术培训,增强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认识。4月连续举办两期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企业内检员培训班,参加人员 260余人,经考试合格颁证的231人,对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认证产品质量起到积极作用。开展无公害认证企业现场检查。配合农业部畜产品认证分中心,对荆门、天门、汉川等地申报无公害认证企业生产基地进行了检查,检查组对湖北省申报认证企业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投入品管理给予肯定。
2.强监测,抓执法,监管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加强监测体系建设。今年,在继续大力推进“瘦肉精”等违禁物县市速测工作的同时,省局将提高市州检测能力和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市州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宜昌、襄阳、荆门等畜产品监测中心已具备了违禁物和药残确证检测能力,正积极筹备通过计量质量双认证,为全省畜产品安全监测网络强化了基础。二是开展拉网式监测。从2月份开始,省局对宜城、嘉鱼、麻城、潜江、公安等5县市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拉网式监测,抽检面为乡镇全覆盖,养殖场户不少于 100个,定点屠宰场1~2个。涉及53个乡镇 、297个行政村、605个生猪、肉牛、羊养殖场户、检测尿样1330批次,无公害认证企业占15%,筛选出疑似样品3份,确证0份,合格率为100%。三是严格执法办案。省局以养殖生产、投入品监管、收购贩运、屠宰加工等环节为重点,将日常检查与督查整治相结合,督促各地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安陆、咸宁、京山等地存在饲料、兽药残留和违禁物超标问题,省局认真核查后,督促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按法规对相关责任人和企业进行严肃处理严格处罚,打击了违法分子,震慑了不法行为。
3.广宣传,强培训,良好监管氛围初步形成。一是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北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年初,省政府、省人大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活动,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一次大检阅,其中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了省人大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省局结合科技促进年活动印发了《关于印发〈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要点〉的通知》和《畜牧业技术手册》,对畜牧生产、疫病防治、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了科学指导。截至目前,各地印发张贴《畜牧业技术手册》《严禁使用“瘦肉精”等违禁物告知书》等宣传资料32.4万册(份), 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全部签订不使用“瘦肉精”承诺书,企业第一责任人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加强畜牧业科技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知识更新畜牧兽医技术培训11期,培训人员1403人,对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提高认证产品质量将会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