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风险控制

2012-01-24赵世文段智泉王旭彬

卫生软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灭菌器危险废物废物

罗 山,赵世文,段智泉,王旭彬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昆明 650022)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感染性废物(固体废物、液体废物)属于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划归于危险废物。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与处置。国际上已经把它列入控制危险废物转移《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其危险等级为6.2级,属传染性物质。我国危险废物分类名录执行依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废物已经成为医院感染和社会环境的污染源,若管理不严、处理不当将会对实验人员、公众健康和环境等造成不良影响。医疗废物的管理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核心之一。

1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产生

1.1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

包括固体实验材料(生物标本及培养物等);实验所用耗材(如离心管、培养用器皿、吸头等);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鞋套、一次性防护服、口罩、面罩等);更换下来的高效过滤器等;动物实验室的动物尸体、垫料等。

1.2 实验室产生的液体废物

包括液体实验材料(液体生物标本及培养物等);实验所用液体试剂(如核酸裂解液、培养液、稀释液等)。

2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流转

实验室固体废物的流转,见图1。实验室液体废物的流转,见图2。

图1 固体废物的流转示意图

图2 液体废物的流转示意图

3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处置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固体和液体废物)的处置目标是彻底消毒灭菌。

3.1 实验室固体废物的处置

高压灭菌(打包后放入高压灭菌器灭菌);运输(灭菌合格的废物从灭菌器内取出,使用规定的容器进行包装、密封、贴标签,送到单位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运输);焚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将医疗废物在焚烧炉进行焚烧)。

3.2 实验室液体废物的处置

消毒灭菌(盛装于耐腐蚀、耐高温高压的容器内,投放有批件的、有效期内的足够浓度的消毒剂进行充分消毒后,放入高压灭菌器灭菌);灭菌合格的液体废物从灭菌器内取出,调节液体pH值为中性后排入自建污水处理站;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在自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自然水体。

4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危害的风险评估

4.1 危害的风险来源

实验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时感染性固体、液体废物可能会对实验人员造成污染危害。如:实验时设施设备出现故障;盛放固体、液体废物的容器发生泄漏;个人防护用品破损,可能出现的刺伤、切割伤或擦伤,潜在感染性物质的误食入;离心管发生破裂等。

4.2 危害的风险环节

固体废物产生危害的风险环节主要包括:灭菌不彻底的固废从高压灭菌器到固废暂存间之间装卸和运输的过程;废物暂存间存放过程;从废物暂存间运输到危险废物处理厂的装卸和运输过程;固废处理厂内部的搬运和处理过程。

液体废物产生危害的风险环节主要包括:灭菌不彻底的液废排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厂和自然水体的过程。

4.3 危害的风险人群

感染性固体或液体废物排出实验室外环境后,接触到的人群都可能造成感染,特别是易感人群(如:体内缺乏抵抗特定病原的抗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而某些致病性较强的病原微生物人群普遍易感。

固体和液体废物可能影响的风险人群有:接触灭菌不彻底的固废和液废的装卸、运输、保洁和处理人员。

5 实验室感染性废物的风险控制

5.1 实验室风险管理

确保固体废物、液体废物的安全管理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核心之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要建立健全固体、液体废物管理责任制和分类收集、处置、运送、暂时贮存、排放和交接等工作的管理制度,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相关人员需切实履行职责。

实验室确保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对固体、液体废物管理及处置工作的认识。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处理感染性废物,所有不再需要的生物样本、培养物和其他被污染的材料应弃置于专门设计的、专用的和有标记的用于处置危险废物的容器内,在从实验室运出之前,应使其消毒灭菌达到生物学安全[1~3]。

5.2 关键设备的风险防范

高压灭菌器是固体、液体废物风险控制的关键设备。必须由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按标准操作程序操作。高压灭菌器正常运转,达到消毒灭菌,一般不会产生固体、液体废物的风险;高压灭菌器非正常运转,就可能会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泄漏,从而产生风险。高压灭菌器的规范使用是感染性废物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高压灭菌效果的监测,对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的监测可用工艺监测、化学指示监测和生物指示剂监测。

6 小结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中含有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由医疗卫生机构指定专人在产生地点经压力蒸汽灭菌或用化学消毒剂处理后,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固体、液体废物实施高压灭菌处理时,应按严格的灭菌条件进行,对灭菌的工艺条件温度、压力、灭菌时间进行实时监控。

各实验室应执行管理制度,以实施风险防范和制定应急处置方案为重点,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建立应急指挥体系,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感染性废物的安全处置,确保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1~3]。

[1] 宋桂兰,吕 京,武桂珍.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S].北京,2008.

[2]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M].2004.

[3] 祁国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M].北京,2007.

猜你喜欢

灭菌器危险废物废物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深度睡眠或有助于有效排出废物
废物不废的西瓜皮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危险废物管理亟待改进
电子废物何处去
STERRAD NX灭菌器灭菌取消原因的分析及处理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需规范
“废电线电缆是危险废物”为误解
危险废物处置需依法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