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滴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2012-01-24王智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利钠人脑心衰

王智平

新活素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人工合成的内源性激素,与内源性的脑利钠肽(BNP)具有相同的氨基酸排序、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具有扩张血管、利钠利尿、有效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等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障碍[1]。本研究分析静脉滴注rhBNP和常规抗心衰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情况,探索静脉滴注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1年6—2011年10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患者40例,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力衰竭。根据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Ⅳ级,男26例,女14例;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16例,高血压心衰9例,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衰15例;年龄63岁~82岁(58.6岁±11.8岁)。均除外心源性休克、血容量不足、急性心梗后合并机械性并发症、肥厚型及限制型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怀疑存在心脏充盈压的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rhBNP组)20例,对照组(常规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和基础心脏病构成方面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案 两组均接受规范的基础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强心、吸氧、利尿、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等。试验组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负荷剂量(1.5g/kg)静脉推注,随后以维持剂量(0.007 5~0.01)μg/(kg·min)持续24h进行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硝酸甘油起始剂量10μg/min静脉滴注,根据病情每次增加5μg。两组给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情况,用药24h后对患者的临床状况进行评估并记录。

1.3 效果评价 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评估在用药前和用药后24h进行。观察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呼吸困难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应用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呼吸困难程度分为明显缓解、缓解和无缓解3级。临床情况分为明显改善、改善和无改善3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差异性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差异性比较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结果 用药前两组心率、血压、心脏超声及临床症状评估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h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LVDD均有改变,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见表1。用药24h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率及全身临床状况好转率经χ2检验,试验组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结果比较(±s)

组别 n HR(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LVDD(mm) LVEF(%)试验组 20 82.36±8.49 138.35±6.64 76.46±10.13 51.42±8.17 45.25±6.13对照组 20 89.28±7.19 132.61±11.37 83.20±9.82 50.95±7.38 37.19±8.02 t值 3.916 0.220 2.107 2.805 2.107 P 0.104 0.828 0.059 0.061 0.024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3d内共死亡5例(实验组2例,对照组3例),24h内死亡者以最后一次评估所得数据计算。

3 讨 论

急性心衰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RAAS被激活,表现为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特征。rhBNP是通过与血管壁上的NPR-A受体结合,激活鸟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内环磷酸鸟苷水平,引起血管平滑肌的舒张,具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的作用,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增加心脏指数,同时通过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收缩出球小动脉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回心血量减少,能够快速有效地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及心室前后负荷,抑制不良的神经内分泌激活,快速减轻呼吸困难和改善全身状况。

有研究报道[2],不同剂量的新活素在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心功能。Menon等[3]认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静脉注射能快速、有效地降低肺动脉楔压(PCWP)、血浆肾素活性及中心静脉压,从而使血流动力学获得明显改善,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相比作用更优。此次研究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基础上对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显示应用rhBNP和硝酸甘油均可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使临床症状好转,但rhBNP的作用更明显,这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扩张容量血管、降低外周循环阻力、利钠利尿,同时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有关,应用过程中未发现因血压下降而出现反应性心率增快,这与国外相关报道一致[4]。Peacock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约1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急性失代偿的直接原因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导致的严重心肌缺血。马登峰等[6]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rhBNP治疗组(24例),结果显示rhBNP治疗组LVEF明显升高(P<0.05),两组血浆NT-proBNP、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水平均有下降(P<0.05),且rhBNP较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静脉注射rhBNP较之单纯常规治疗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周欣荣等[7]的研究结果证实,rhBN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与常规用药相比,rhBNP起效更迅速,给药后A组患者呼吸困难改善程度和临床状况好转率优于B组(P<0.05),以上报道均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急性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综合提高心脏功能,能够迅速缓解患者呼吸困难和改善全身临床状况,且无正性肌力、正性传导的作用,尤其是急性心衰的近期疗效比较显著且安全可行。目前,rhBNP已被列入ACC/AHA和ESC对急性心衰的治疗指南中,成为治疗心衰的新一代药物,在心衰治疗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Cynthuia MB,Pasqualina S,Robert M,et al.Physiological,pathological,pharmacological,aiochemical and hematologica factors affecting BNP and NT-pro BNP[J].Clinical Biochemistry,2008,41(45):231-239.

[2]胡文瑛,汪蔚青,汪志华.不同剂量组的新活素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1):1306-1384.

[3]Menon SG,Mills RM,Schellenberger U,et al.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defective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J].Clin Cardiol,2009,32(12):836-841.

[4]Gulherme F,Andrew A,Bruce S.Examination of the in vivo car-diac electrophysiologlcal effects of nesiritide(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in conscious dogs[J].J Card Fail,2002,8:320-325.

[5]Peacock WF,Emerman CE,Doleh M,et al.The incidence of non-ST segment elevation MI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J].Congest Heart Fail,2003,9:303-308.

[6]马登峰,王晨,王文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疗效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7):866-868.

[7]周欣荣,孙惠萍,王坤,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8):763-765.

猜你喜欢

利钠人脑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A、B及C型利钠肽原与超声心动图和心功能对比分析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