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不完全川崎病12例分析

2012-01-24吴雅玲宋伟仓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
关键词:川崎支原体抗原

杜 颖 吴雅玲 宋伟仓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引起的冠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在我国及一些西方国家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1,2]。现将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不完全KD 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2例患儿,男7例,女5例;发病年龄3个月~10岁5个月,其中0~l岁2例,~3岁3例,5岁以上7例,均符合不完全KD诊断标准。

1.2 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并不完全川崎病的标准

①符合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标准:持续发热5d以上,静点抗生素治疗无效,仅具有典型川崎病主要症状中2~3条,但有典型的冠状动脉病变[3];②病原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MP-IgM>1∶80。

1.3 对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不反应表现

给予IVIG治疗后仍发热不退(体温>38℃)、CRP不下降、白细胞数不下降、血浆白蛋白降低(<30g/L〉、血小板减少、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辉度增强。

2 结 果

2.1 诊断情况

误诊为MP感染并肺外表现者5例,其余患儿在结合实验室检查、心脏彩超、指趾端脱皮等特征性改变方确诊。确诊时间最短为6d,最长17d。

2.2 临床表现

①均有发热,体温>38℃,热程8~22d,热型弛张热或稽留热;②双侧眼结膜充血8例,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热退后消失;③口腔、咽部改变5例,表现口唇鲜红、皲裂、干燥、杨梅舌、口腔及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④手足改变:手足硬肿3例,早期出现手掌和足底潮红,5例指趾端甲床交界处片状膜样脱皮;⑤皮疹5例,发热1~3d出现多形性红斑样皮疹,热退后消失;⑥淋巴结病变:颈淋巴结肿大4例。

2.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沉增快8例,其中4例≥40mm/h,4例<40mm/h;白细胞增高7例,总数(12.1~24.2)×109/L;CRP阳性5例,;轻度贫血4例;胸片3例支气管炎,5例支气管肺炎;心电图异常2例;心肌酶谱异常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病变(CAL)4例。

2.4 疗效及转归

所有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7d,后改口服,序贯治疗2~3周(用3d,停4d)。10例患儿于发病7~9d内静脉滴注 IVIG2.0g/kg一次治疗,阿司匹林急性期按30~50 mg/(kg•d)分2~3次口服,热退后3d逐渐减量,约2周左右减至3~5mg/(kg•d),维持6~8周,若有冠脉改变,则延长用药时间至冠脉恢复正常。2例患儿于发病后第12天和17d方确诊,首剂IVIG和阿司匹林后不反应,再次给予IVIG 2.0g/kg,症状逐渐消失。

3 讨 论

KD是一种原因不明确的儿童常见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4]。目前K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有感染学说,细菌超抗原免疫学说,免疫细胞异常活化机制,血管内皮障碍[5]。多认为是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川崎病具有免疫系统异常活化的特点是多数发热出疹性疾病所没有的。而MP可作为抗原在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和免疫细胞发挥强大的免疫效应,引起增生和破坏性病变[6]。又因MP有超抗原物质的存在,可促使人体免疫紊乱。而超抗原导致T细胞异常活化是川崎病免疫系统激活导致血管免疫损伤的始动环节和关键步骤。近些年不典型KD病例有增加趋势,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出现误诊和漏诊。MP感染出现的全身多系统免疫反应所致的损害及相应临床症状,其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与川崎病临床表现相似,故应该引起临床高度关注。本文患儿以年龄组>5岁为主(7/12),有发热,眼结膜充血,口腔咽改变、手足硬性水肿、皮疹各5例,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各7例,CRP增高5例,4例冠状动脉扩张。因此,MP感染患儿,如出现上述表现,应考虑到不完全KD的可能,应及时行心脏多普勒彩超检查,如有冠状动脉改变,便可确诊。2例MP感染并不完全KD患儿,早期诊断为MP感染肺外表现,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仍发热,后经心脏多普勒彩超示冠状动脉扩张方始确诊。故心脏彩超检查对此类患儿诊断极为重要,心脏彩超是早期诊断本病的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MP感染并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给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延迟诊断和治疗增加冠状动脉病发生的风险。因此对于支原体感染发热时间较长的患者,伴2种或3种川崎病的临床特征,要将其纳入常规鉴别诊断,常规行心脏彩超检查,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利于早期发现不典型川崎病。

[1]Burns J,Glode M.Kawasaki syndrome[J].Lancet,2004,364(9433):533-544.

[2]杜忠东,梁璐,孟晓萍,等.1995~1999年北京住院小儿川崎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874-1878.

[3]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5.

[4]Kim Ds,Han BH,Lee SK,et al.Evidence fou selection of 11amino acid CDR3 domains in V kappa III-derived 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rs in Kawasaki disease[J].Scand J Rhematol,1997,26(5),350-354.

[5]皮光环.川崎病研究进展[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23(1):1-7.

[6]李有国,艾玲.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60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4):41l-412.

猜你喜欢

川崎支原体抗原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支原体阳性患者134例药敏结果分析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