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2012-01-24毕素清王洁
毕素清 王洁
(1.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三人民医院,内蒙古包头01002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患者大多为青壮年,一旦患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1]。笔者于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取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就诊的21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10例患者中,男性135例,女性75例;年龄24~65岁;病程数分钟至3 d。经过MR及CT检查后判定其中45例伴椎管狭窄。全部患者出现神经根和硬膜囊受压现象。有21例患者有手术史。
1.2 诊断标准起病急,通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症状;在腰痛的同时产生坐骨神经痛,疼痛部位通常通过臀部向大腿后侧延伸,严重时疼痛可至患者足部;脊柱产生侧弯现象;进行直腿抬高测试和加强实验呈阳性;椎旁产生放射痛和压痛;胫前肌、伸母肌产生肌力下降;MRI及CT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明显[2]。
1.3 治疗方法 (1)磁力线温热治疗。采用日本HM-2SCA型磁力线温热治疗仪。2块磁极板分别置于腰骶和患侧小腿,温度60℃,每次15~20 min,治疗15~20次[3]。(2)动态干扰电治疗。采用国产DG2型动态干扰电,患者俯卧位,用100cm2铅板电极4块,装入1层湿绒布内,交叉放置腰部及患侧下肢,电流强度耐受为度,采用频率0~100 Hz治疗10 min,50~100 Hz治疗10 min,交替治疗15~20次。(3)慢性牵引配合针灸治疗。患者取头低足高仰卧位,行持续骨盆牵引,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耐受程度,调整牵引重量为患者重量的30%~70%,每次牵引30 min,每日1~2次。针刺治疗取穴以相应夹脊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为主,如阿是穴、夹脊穴、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疼痛日久者加三阴交、肾俞、太溪、内关,每次取主穴及3~4个配穴,针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4)中药治疗。中药遵循通络、活血、行气,佐以补益肝肾的原则,拟方:全蝎、丹参、当归各12 g,没药、乳香、川芎各10 g,怀牛膝、骨碎补、杜仲各15 g,蜈蚣2条。我院中药制剂室负责煎制,每日1剂,水煎取600~800 mL,分3次服用,治疗18 d。(5)西药治疗。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加入地塞米松10 mg静滴3 d;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2次,共8 d。(6)功能康复锻炼。患者神经根部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腰背肌的练习,使患者的背部肌肉得到锻炼,避免腰背部软组织处发生损伤;通过肋间肌和腹肌的锻炼,能够使得患者胸内压和腹内压得到增强,从而使患者腰椎负荷减轻,每日锻炼2次,每次10 min为宜。具体方法 如下有飞燕点水法:患者双手向后伸展,身体呈俯卧位,双腿和上半身向后微抬,保持5 min。后伸运动:患者双手叉腰,分腿站立,身体后倾,保持5 min。屈膝起卧运动:患者仰卧,适当屈膝,将上身行仰卧起坐后缓慢卧下。
1.4 疗效标准患者治疗效果100%改善时为治愈,改善率超过60%视为显效,改善率为25%~60%视为有效,改善率低于25%为无效。治愈例数和显效例数相加为总有效。
2 结果
210 例患者中,治愈79例,显效120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76%。并对已经治愈和显效的患者,经过1年的寻访,有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5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由于患者经常性的劳损导致内外脊柱失去平衡,使得患者纤维环产生破裂现象,髓核发生突出进而对神经根部和马尾处造成压迫,患者有坐骨神经痛和腰痛现象发生,已成为临床中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照患者的临床表现,通常可归为中医学的“痹证”、“腰痛”等范畴。
磁力线温热治疗可降低神经末稍兴奋性,提高痛阈,缓解疼痛,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消散水肿,增高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的排除,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炎症消散,达到治疗目的 。牵引治疗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使患者脊柱得到制动,减少运动刺激,有利于充血水肿消散和吸收,解除肌肉痉挛,使紧张的肌肉舒张和放松,促使腰椎正常活动的恢复,使关节恢复正常对合[4]。
笔者认为气滞血瘀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因素,所以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按照通络、活血、行气,佐以补益肝肾的原则进行治疗,丹参、当归有养血活血的功效,没药、乳香行气祛瘀止痛,杜仲、骨碎补有补肝肾的作用,蜈蚣、全蝎可通经络。上述药物合用可以通络、活血、行气以及补益肝肾。此外,配合甘露醇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的脱水、抗炎协同效应,使患者疼痛减轻,有效缓解由于神经根部受压产生水肿的现象。进一步实施康复功能锻炼,可以对患者腰背肌肉进行锻炼,使患者背部肌肉有效加强,明显减轻腰椎负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立姿,以降低患者腰部产生软组织的损伤机会。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1] 张建平,赵建平,周健.牵引后推拿与单纯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8(11):2419-2420.
[2] 王学志,卢改英,娄源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的非手术疗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206-207.
[3] 蒋松鹤,程博,张丹迎,等.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9):7-8.
[4] 叶灿平.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