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中医护理体会

2012-01-24赵继英边小青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疗程方法

赵继英 边小青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河北 滦平 068250)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中医护理体会

赵继英 边小青

(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河北 滦平 068250)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理论方法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中医的护理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为难治性疾病,其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组综合征。20~50岁为本病的好发年龄[1]。我院近年结合中医护理治疗此疾病,预后较为理想。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8-2010年住院患者106例,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制定[1]。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男性45例,女性8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42岁;病程1~5d;膨隆型32例,突出性21例;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者13例,风寒痹阻者26例,湿热痹阻者6例,肝肾亏虚者8例。对照组男性47例,女性6例;年龄 20~66岁,中位年龄39岁;病程1~5d;膨隆型30例,突出性23例;气滞血瘀者10例,风寒痹阻者28例,湿热痹阻者8例,肝肾亏虚者7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为第1疗程26例(49.06%),第2疗程49例(92.45%),第3疗程53例(100%)。对照组总有效为第1疗程10例 (18.87%), 第2疗程 16例 (30.19%), 第 3疗程 27例(50.94%),其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基础护理

3.1 合理膳食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活动不便而减少了活动量,故饮食的摄入量相对减少,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的卧床患者,除腰腿痛症状加重活动受限外,消化功能也明显降低,胃肠蠕动减慢,所以应安排好膳食,少食多餐,多吃蔬菜、水果及豆类食物,防止大便干燥,大便用力可使病情加重或复发。

3.2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时,因行动不便或疼痛激烈,多被动体位,因此护士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其病情,正确评估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善于观察,根据患者病情及家属的的思想状态,对其进行精神上的安慰、疏导,使患者感受到有被尊重、被关爱的感觉。介绍相关知识,讲解导致疾病变化的因素,如增加腹压的咳嗽、排便等可使病情加重,需要患者注意并随时通知医生,及早解决。要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给患者以良好心理支持或危机干预,可帮助其以积极心态战胜病痛[2]。

3.3 体位护理 在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取仰卧膝位,于膝下垫高度10~30cm的软垫,可以减轻体质量对椎间盘的压力,使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局部充血、水肿得到减轻,从而改善对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减轻腰椎负担,避免久坐。

3.4 功能锻炼 患者疼痛缓解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保护功能。功能锻炼包括五点式和三点式。五点式的方法是:把头部、双肘及双足跟作为支撑点,使劲向上挺腰抬臀,腰背肌功能加强后可改用头部及足跟三点作为支撑点的三点式锻炼方法。锻炼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患者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要以身体能够耐受为宜。

3.5 牵引护理 注意牵引的禁忌证,了解患者既往史和现病史,如心脏病、高血压、严重骨质疏松、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患者要禁止牵引。牵引前告知患者不宜空腹,也不宜过饱,计算好牵引带重量,治疗时间以30min为宜,牵引后让患者卧床休息1h后再侧身下床,以保持腰椎体之间稳定,巩固疗效。

3.6 出院健康指导 嘱患者继续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合理饮食,不宜长时间坐位,如驾车、打麻将,不宜长时间坐在电脑前等,不宜搬抬重物,腰部注意保暖等。

4 中医护理

4.1 中药离子导入 基础方剂为透骨草、伸筋草、红花、乳香、没药。风寒者加附子、肉桂;湿热者加滑石、苍术、薏苡仁、牛膝;肝肾亏虚者加菟丝子、山茱萸肉、桑寄生;气滞血瘀者加川芎、香附、柴胡。上药煎好后去渣浓缩至200mL,将浸好药液的药垫正极置于腰部病变部位,负极置于患侧最疼痛部位,开通电源,逐渐加大电流,使患者自觉腰部有电流沿患侧坐骨神经向下感传为宜,一般20~30min 1次,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在离子导入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以及药垫及周围的变化,如出现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因风寒引起者可加用TDP局部照射。

4.2 梅花针叩刺 取患者委中穴,用梅花针叩刺,以出血为度,加火罐5min,每日1次,左右腿交替进行,7d为1疗程。操作时要随时观察罐内的情况,防止水泡的发生。并注意消毒。

4.3 艾灸 选取患者阿是穴、环跳穴、承山穴、命门、腰阳关等穴位以点燃的艾条距施灸皮肤约2~3cm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皮肤有温热感,有向下感传为宜。一般每穴位灸10min。每日1次。灸时要注意避免烫伤患者皮肤,顺序一般先上后下,先腰背后四肢。但湿热痹阻患者不宜施灸。7d为1疗程。

5 结 语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本病主要为正气不足,加之感受风寒湿热之邪而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不通则痛。治疗中多以散寒除湿,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等方法。因此病病程较长,服用汤药患者多难以接受,因此应用中药外治的方法,结合针灸、梅花针叩刺等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可使病程大为缩短。从结果可以看出,运用中医护理的方法,患者1~3个疗程后可好转,而单纯应用基础护理方法则需要3~5个疗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难治性疾病,多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中医干预对病情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1]裘法祖.外科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51-858.

[2]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1-298.

R248.2

B

1004-745X(2012)02-0338-02

2011-06-27)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疗程方法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