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的优越性
2012-01-24张宏兴
张宏兴
(陕西省宝鸡市牧草工作站,陕西宝鸡 721000)
生猪是陕西畜牧业的第一大产业,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的70%以上,产值占牧业产值的50%左右。2009年以来,陕西以苹果主产区为主,总结推广的“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促进了以生猪、果业为重点的村域经济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不同区域10个万头生猪养殖村的调查,对 “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的优越性进行了浅显的阐述。
1 “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的基本理论
1.1 基本概念
“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就是在一个村建设一个存栏二元母猪600头的商品代种猪场,年产1万头仔猪;每村发展50个年出栏200头的养猪农户;每村建立一个养猪专业合作社,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将600头商品代种猪场与50个养猪农户连接起来,实现村域生猪自繁自育,年出栏育肥猪1万头。
1.2 基本特性
“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的核心是规模养殖和自繁自育,主要有以下基本特性:
1.2.1 良繁体系健全
该模式把良种仔猪的有效供应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村为单元扶持建设1个存栏二元母猪600头、年生产1万头仔猪的商品代种猪场,保证了本村商品仔猪的需求。
1.2.2 规模化程度高
以年出栏200头的养猪农户为生产单元,积极扶持适度规模养殖,使该村成为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生猪生产基地。
1.2.3 标准化水平高
坚持科学选址、统一设计、规范建设,做到选址科学化、圈舍标准化;推行标准化养殖技术,做到饲养科学化、管理专业化、防疫程序化、设施现代化;注重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果(粮、菜)畜结合,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根据以上单因素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每种单因素添加水平。在单因素试验的试验下,选择薏米的添加量,脂肪的添加量,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进行正交试验。最后选定选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的正交试验,并对其整体的感官评分进行记录,选用正交试验产品进行色差的测定,进行优化选择。
1.2.4 组织化程度高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探索种猪场和养殖农户的连接机制,确保种猪场有顺畅的仔猪销售渠道,养殖农户有稳定的仔猪来源。
1.2.5 资源禀赋充分挖掘
综合考虑村域土地、劳动力、农民经济状况、饲料资源等综合因素,本着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种养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做到生产资料与养殖规模的科学匹配。
2 “万头村模式”推广的效果
本调研选择了渭北、关中、陕南不同地区的生猪养殖村,样本的采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10个村通过3年的模式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2.1 认识水平取得新变化
通过该模式推广,生猪产业快速发展,果业效益大幅增长,万头村模式推广已在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特别是果区农民亲身感受到了实惠,认识更加坚定。10个村养猪农户数量由2008年的1 001户发展到2009年的1 584户,增长了58.2%。
2.2 生产方式取得新变化
仔猪短缺、分散经营、养殖效益低下的生产方式逐步退出生产,适度规模养殖成为主流。10个村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农户由2008年的89户发展到2009年的434户,增长4.9倍。
2.3 产业基础取得新变化
该模式加快了生猪良种化进程,为实现区域性的自繁自育打下了基础。调查的10个村建有11个商品代种猪场,基础母猪存栏5 169头,仔猪生产能力9.5万头,分别是模式推广前的34倍、11倍和12倍,2009年种猪场为本村农户提供仔猪17 360头,占到农户育肥总数的39%,大大降低了农户外购仔猪的疫病风险。
2.4 从业主体取得新变化
该模式的科学性和效益性吸引了大量的业外人士从事生猪养殖业,特别是果商的积极参与,很好地找到了果畜结合的切入点,成为了种猪场建设的投资主体。
2.5 生猪产业实现大增长
该模式的推广,加快了生猪数量的大幅增加。2009年底,调查的10个村生猪存栏达到44 890头、出栏83 742头,分别比2008年增长了79%和92%。洛川县石头镇党家村2009年生猪存栏4 950头、出栏10 100头,比2008年分别增长3.5倍和8.2倍。
3 “万头村模式”的实践启示
“万头生猪养殖村模式”推广以来,其技术的先进性、实践的可操作性、效益的统一性、发展思维的超前性已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
3.1 技术上的先进性
该模式以标准化生产为支撑,各生产环节都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其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先进性。
3.1.1 促进了自繁自育
种猪场的建设,为本村提供了仔猪来源,促进了自繁自育体系的形成,使该村养猪户仔猪成本相对稳定,疫情风险压力变小,养殖效益提高。10个村生猪出栏率由2007年的120%提高到2009年的160%,因引种造成的仔猪死亡率由3%降低到2.3%。
3.1.2 加快了良种化进程
该模式把良种作为首要生产技术,农户所需仔猪全部由本村种猪场提供,做到了品种统一,生产周期缩短,养殖效益显著增强。旬邑县下西头村和葛村2007年以前的土杂猪占到30%,通过万头村模式推广,已全部实现三元化,每出栏一头猪增加收入40元。
3.1.3 推进了标准化生产
该模式以分段饲养为特征,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母猪生产、仔猪繁育由种猪场负责,技术相对简单的育肥由农户进行,提高了生产水平和效益。调查显示,10个村仔猪成活率由2007年的91%提高到2010年的97%,因病死亡率由8.9%降低到4%。澄城县富源村养猪户反映,从本村种猪场购买仔猪育肥比自己繁育仔猪每头可节约成本60元。
3.2 实践上的操作性
该模式在资源利用、技术掌握、资金投入、劳动力等方面都体现了适度规模养殖,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陕西省农村和生猪产业的发展实际。
3.2.1 符合土地资源现状
陕西渭北果区土地面积广阔,户均10亩以上,关中户均7.8亩左右,普通的自然村都能满足建设600头规模商品代种猪场的土地需要。广大农户具备在承包地建设圈舍的条件,且符合用地政策。
3.2.2 具备资金投入条件
社会资本的投资为种猪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调研的10个万头村建设的11个种猪场,其中8个由果商、建筑商等业外人士建设;一个年出栏200头生猪的养殖户投资约15万元,不会有太大压力。洛川县小里村、党家村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5 350元和5 47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 000元左右,在果区更有推广的基础。
3.2.3 与农村劳动力资源相适应
从养殖农户生产能力分析,每户2个劳力就能满足年出栏200头生猪的需要,调查的150个农户户均劳动力2.3个,足以保证劳力需要;农户单纯从事育肥生产,比传统以户为单元的自繁自育技术要求更简单,符合当前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的劳动力资源现状。
3.2.4 与饲料资源相匹配
陕西省玉米种植面积1 700多万亩,产量500多万吨,可满足2 600多万头生猪的饲料需求;饲料企业56家,年产饲料350万吨,生猪生产的物质基础雄厚。调查的10个村玉米种植面积7 127亩,产量299万公斤,平均每村可满足1.5万头育肥猪的饲料需要,与年出栏1万头生猪所需饲料量相匹配。
3.2.5 与产业服务水平相适应
全省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推广体系覆盖乡级,各村均设兽医防疫员,重点村配备畜牧生产监测信息员,技术服务体系健全。调查的10个村都有专业合作社,150个养猪农户已有120户加入合作社,2009年已帮助种猪场和农户购销仔猪0.9万头,基本做到了场户对接。
3.3 效益上的统一性
该模式促进了种养结合、互动发展,不仅是提高生猪产业发展水平的有效形式,而且是提升农业主导产业和村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据对10村调查,正常行情下,户均年出栏200头收入4~5万元,两年多就可收回成本,规模效益正是农户的预期。
3.4 发展思维的超前性
该模式是在发展有机农业、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生猪发展模式。从生猪产业自身分析,该模式实施自繁自育和规模养殖,找准了降低市场波动风险的着力点;从发展趋势分析,该模式始终体现了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发展理念;从村域经济发展分析,该模式以生猪为纽带,把农业各产业连为一体,促进了相关产业协调互动发展,体现了农业经济的有机统一。
随着生猪产业的转型,既定的模式在实践中也遇到一些困难,还需不断探索完善。一是种猪场与农户连接还不十分紧密,还没有完全实现村域内的自繁自育;二是从业主体正在发生变化,养猪农户越来越少,工商资本逐步成为投资主体,以农户为主的生产单元格局正在被打破;三是随着规模养殖场的发展,村域内生猪养殖集中度正在加大,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有所淡化。针对这些困难和问题,陕西省政府及时调整思路,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民营企业建设规模化育肥场,并通过租赁、收购、股份制等形式把种猪场与育肥场作为一个投资主体,有效解决了种猪场与育肥户连接不紧密的问题,真正实现了村域自繁自育。同时,引导种猪场或规模育肥场牵头成立合作社,在自身壮大的同时为本村农户提供服务,提高了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该模式的不断提高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