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2012-01-24赫宝柱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4期
关键词:上臂二头肌肌腱

赫宝柱 孙 杰

(吉林省四平市神农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前臂至上臂包括皮肤在内的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深层肌腱、骨及重要神经血管外露,在临床至使暴露部位组织坏死、感染、功能障碍等不良。笔者自2005年至2011年采用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12例,而且一并重建屈、伸指、屈肘功能,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女5例,男7例;年龄 18~55岁,平均31.5岁 。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7例。致伤原因:玉米扒皮机3例、三轮、四轮车皮带轮4例均为绞伤,交通造事伤3例,碾压烫伤2例,均造成上臂、肘部及 前壁软组织缺损;其中3例前臂屈、伸指肌腱大部分缺失,5例合并骨折,2例肱动脉部分缺损,2例肱二头肌缺失。 最大缺损面积20cm× 12cm,最小缺损面积12cm×10cm。

1.2 修复部位

前臂4例,肘部3例,上臂5例。

1.3 手术方法

1.3.1 首先视伤情决定麻醉方法,组织损伤、污染较重、或组织坏死界线不清,不适合一期行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可采用臂丛麻醉,否则需全麻。清理创面;如合并骨折、肌腱、神经血管损伤,视创面损伤、污染程度决定骨折内固定、肌腱、神经吻合,但是应注意主要动脉损伤,肢体远端无血供,必需动脉重建。创面清理后动脉外露无组织覆盖,要短期内行带蒂背阔肌皮瓣修复,否则暴露的动脉易破裂,出血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危及生命。

1.3.2 肌皮瓣设计与切取

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 ,患肢置于手术桌上,充分暴露患侧腋窝及背阔肌 ,用龙胆紫从腋后皱襞的前缘至髂后上嵴正中,沿背阔肌前缘画一条线。在肩胛下角处做标记(胸背动静脉),背阔肌皮瓣外形 ,根据受区创面大小及长短,设计切取的肌皮瓣要大于缺损面积2~3cm的梭形岛状瓣,以肩胛骨下角为中心,按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显露大圆肌与背阔肌,钝性分离大圆肌与背阔肌之肌间隙,将背阔肌拉向外侧,大圆肌拉向内侧,在背阔肌近端前外侧与小圆肌浅面分离、显露出胸背动、静脉,切勿损伤,从两旁向远端进行游离,然后将肌皮瓣的周边切开至背阔肌下,在筋膜与肌肉间钝性分离,确认血管包括在肌皮瓣内,注意筋膜与皮肤不能分离,可用缝线临时缝在一起。若需重建屈伸指肌腱及肱二头肌功能,切取皮瓣时应尽可能切取背阔肌腱性部分(起点)。在切断肌皮瓣远端前,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毛细血管充盈反、边缘渗血及胸背血动脉搏动情况。继续向近端游离血管蒂部,沿胸背动静、神经向上,血管蒂需保留一定宽度的深筋膜组织,沿肩胛下动静脉继续游离至腋血管鞘处,将肩胛下动静脉与伴行的胸背神经分离开防止损伤神经。若修复肘或前臂的软组织缺损,可在上臂至腋窝做皮下遂道,引出背阔肌皮瓣,遂道要通畅,防止血管蒂部受压;若修复上臂可直接纵行切开与上臂缺损处相通,若要重建屈伸指、及屈肘功能 ,将背阔肌腱性部分代替缺失的屈伸指肌腱一并、肱二头肌缝合。

1.4 术后处理

1.4.1 在皮瓣下放置负压引流24~48h,有助于预防积液或血肿,使皮瓣水肿及感染形成,引起皮瓣张力过大造成血管危象;皮瓣尖端开窗注意观察的因大指标:皮肤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因皮瓣远端血管逐渐变细,但极少发生供血不足,静脉回流依靠2条伴行静脉,早期可能出现静脉回流问题,应针对雎体情况早期发现并予以做相应处理。

1.4.2 患肢体位性制动使血管处于松弛状态,避免血管蒂受到牵拉及在隧道中张力过大压迫血管蒂。

1.4.3 室内保温,应用抗凝剂、血管扩张剂治疗7~10d,防止血管发生痉挛。

1.4.4 预防感染治疗,以广谱抗生素为首选。如果创面感染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各药敏试验决定抗生素的种类、用量及使用时间。

2 结 果

本组12例旋转皮瓣全部成活,仅2例大面积皮瓣远端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愈合;2例感染,经抗生素治疗愈合。重建肱二头肌功能患者 1月后开始肘关节伸功能锻炼,3个月后肌力达4级;3例屈伸指肌腱重建,肌力达到2 ~3级,经一年以上随访,皮瓣外形及上肢功能恢复理想。

3 讨 论

3.1 皮瓣的解剖特点及切取部位

背阔肌起于胸背筋膜、髂嵴和下三个肋骨,覆盖后背下部的大部分区域,行向外侧,止于肱骨二头肌沟的下部。背阔肌的主要血供来自肩胛下动脉的胸背支及其伴行静脉。胸背动脉紧贴背阔肌前缘的深面走行,在背阔肌深面、距其止点8~12cm处进入该肌。若在旋肩胛动脉动下方切取胸背动脉,其直径为1.5~3mm。次要的血管供应来自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穿支,从内侧进入皮瓣。胸背神经伴随动脉,含2~3个神经支,直径约2mm。全部肌肉及其表面覆盖的大部分皮肤可随血管神经束移植。本组有2例近腕关节软组织缺损,皮瓣转移后全部成活,血管蒂部长约12cm。我们观察到从背阔肌穿入的胸背动脉有2条粗大的皮支向上方走行,只要把这2条皮支完整切取下来皮瓣的远端就不会发生缺血。一般宁长勿短以免有张力,并影响屈腕、伸指及屈肘功能。本组无1例发生此功能障碍。

3.2 肌皮瓣的血供及静脉回流

该皮瓣的血供是通过胸背动脉走行于背阔肌并分布其上皮肤供血。本组12例术后均无供血障碍,静脉回流有2条伴行静脉回流完成。三组有3例早期手术未带浅静脉者,术后发生轻度淤血,未做任何处理皮瓣全部成活。在切取血管束时反周边软组织及浅静脉均带下来,术后皮瓣则不会发生回流差[1,2]。

3.3 肌皮瓣的优点及适应证

该皮瓣的最大优点是修复缺损面积大且可同时重建屈伸指、屈肘功能,质地好,厚薄适度,血管恒定解剖变异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适用修复前臂、肘部、上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可同时重建屈、伸指及屈肘功能。若游离带神经血管背阔肌皮瓣可胫前、后、足背动脉吻合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

[1] 朱盛修,朱家恺,张涤生.现代显微外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1.

[2] 郑各平,张发惠,林建华.显微外科解剖学实物图谱—四肢组织瓣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上臂二头肌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儿童上臂罕见骨外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上臂整形术的研究进展
上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肱二头肌远端肌腱的高频超声扫查方法
肩关节镜与小切口胸大肌下固定术治疗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