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神学说与傣医五蕴学说的初步比较
2012-01-24熊金富
熊金富 郑 进
(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傣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一大瑰宝,它经历了2500余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傣医药理论体系,被列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在傣医药的发展历程中,同属于祖国传统医药的中医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傣医学与中医学理论各具特色,但傣医学仍然深受中医学的影响,因此二者在自然观、疾病观、生命观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下面将中医五神脏与傣医五蕴(夯塔档哈)进行比较,浅析二者的异同。
1 中医五神与傣医五蕴(夯塔档哈)的概念
中医五神指人的神、魂、魄、意、志,《灵枢·本神》中曾提到五神的概念“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简单来说,五神是对人体神志活动的抽象概括。具体来说,神包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思维意识等;魂指一些非本能的,较高级的心理活动;魄指的是一些与生俱来、本能的、较低级的神经活动;意指意念和记忆,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志指有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1]。为了阐释五神的生理功能和指导临床辨证,中医学又将五神划分为五脏归属。《素问·宣明五气篇》中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
五蕴一词源于佛经,在释迦牟尼南传三藏经的八部本经法之中均有记载。傣医借用佛教色、识、受、想、行五蕴来说明人体的物质结构、生理现象和精神心理活动,其内容与佛教五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五蕴理论是傣医学的理论核心,也是傣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它可以用来阐释人体形体结构与精神意识活动的关系,并用来指导傣医临床辨证和治疗用药。
傣医色蕴(鲁巴夯塔)是指人体形态、容颜等外貌及人的精神状况,是人体结构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象。具体指构成人体的各种脏腑、组织、器官及反映表现于外的各种生命现象。识蕴(维雅纳夯塔)指人对外界的认知、识别、判断能力。受蕴(维达纳夯塔)指人体对外界各种刺激的感受性和耐受力。想蕴(先雅纳夯塔)指人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思想和欲望等。行蕴(山哈纳夯塔)指人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生命运动变化。[2]从概念上来看,五神和五蕴论述的是人的心理与疾病的关系。
2 五神与五蕴哲学思想的比较
中医植根于中国汉民族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之中,深受中国古代道家文化的影响,中医之五行和五神分别来源于道家“五行学说”和“精、气、神学说”。道家学说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阴阳调和”的平衡观,这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被古代中医家引入了中医学之中,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是建立在道家“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之上的。五神之魂、魄有阴阳属性之别,魂主动属阳,魄主静属阴。魂、魄相合则人的神志清醒,魂、魄相离则人的精神抑制。中医认为人体五脏之间存在着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关系,将五神归附于五脏,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统一的整体观和恒动的平衡观。五神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相互制约。
佛教在西汉时期传入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则是在约公元7世纪经东南亚传入中国傣族地区。佛教认为世界分为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器世界以水、火、土、风为物质基础,有情世界由心、物两大要素构成,分而言之,名为五蕴[3]。佛教推崇人的“善欲”,强调人的“心识”、“行为”和“身体”的统一,《正法念处经·观天品》中云:“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人若起烦恼、造恶业,可导致生理失调而生病;人心若清净,行为端正,则身体亦随之健康[4]。傣医先哲们将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哲学思想与智慧引入了傣医学,与地方民族文化思想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傣医学理论。
无论五神还是五蕴,在世界观上都承认物质第一性,看到了事物之间的整体联系,在方法论上提倡树立医学的“整体观念”。而五神理论当中显现了道家“和合”的思想,强调世间万事万物相济而生,相制而生。五蕴理论着重强调的是五蕴相互资生,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处于“和谐”的状态,而没有刻意强调五蕴之间对立制约的一面。中医五神学说侧重于思维过程与人体变化的辨证关系,而傣医五蕴学说侧重于人体物质结构、生理现象和精神心理活动之间的具体关系,在精神上追求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3 五神与五蕴运用在生理和病理解释方面的比较
五蕴之色蕴决定了人体的外表形态,而外表的个体差异主要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决定。《灵枢·本神》关于神的解释是“两精相搏谓之神”,强调了人体的结构,并且由父母之精禀赋而来,个体之间有明显差异。二者均揭露了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即人体结构。识蕴指代的是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与五神之魂的功能一致。此外,识蕴还掌管着血的生成和运行,其统领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与中医学“心为君主之官”的功能相类似。受蕴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人体对外界冷、热、痛、痒等各种刺激的感受性和耐受力,与五神之魄的生理功能相同,二者均是人体能作出生理性反应的生理基础,属于人体知觉和本能反应。想蕴描述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的过程,与五神之意、志大致相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五蕴之行蕴是一个生命运动变化的过程,决定了人体的生、长、壮、老、已。行蕴正常,人体就能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反之则会出现小儿发育迟缓,甚至夭折,或者成人早衰。这一观点揭示了人体生命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
从病理观上来看,《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藏所藏”,明确指出了五神的脏腑归属划分。五神与人体五脏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就是说五神功能的正常发挥依赖于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五神理论的阐释也依赖于中医藏象学说的阐释,五脏功能失调将会导致五神疾病,反之亦然。如《灵枢·本神》所说“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肤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挽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长夏”。傣医认为人类产生疾病的原因是“四塔五蕴”功能受损,它们所维持的机体的稳态被打破,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外邪趁虚而入或机体内在功能失调而发病。五蕴学说作为傣医学的理论核心,是相对独立的概念,它与人体的五脏没有直接配属关系。况且中医学实际上是借代人体五脏来概括五种重要的人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变化和指导辨证施治,傣医学意义上的人体五脏的功能则与现代医学所描述五脏的功能更为近似。
4 五神与五蕴体现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方面的比较
在疾病诊断方面,五神主要遵从于中医学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等诊断方法,在此不再赘述。望五蕴(短夯塔)是傣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观察人的神、色、形、态、性格、及形体发育情况来判断五蕴的功能状态。中医诊断运用的是“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黑箱理论”,这是一种推果求因的逻辑推理方法。傣医诊断学望五蕴采用的也是这样的逻辑方法,二者在诊断逻辑思维上颇为类似。
在治疗方法上,中医以人体“五脏六腑”为中心,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调节五脏六腑阴阳,条畅情志,疏理脏腑气机,注重七情与发病的内在联系。因此中医治疗五神相关疾病多用具有补益气血、疏理气机、豁痰开窍、安神定志作用的药物。如中医方剂“安宫牛黄丸”,此方多由芳香开窍、清热安神的药物组成,用以治疗热陷心包,扰乱心神而症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疾病。傣医学认为五蕴归土塔(塔拎)所管,五蕴病变多从土塔论治,以调节土塔功能为主,但治疗时应根据病邪的性质和水、火、土、风四塔功能的盛衰情况具体辨治[5]。傣医治疗五蕴病症多用具有调理脾胃功能的药物,再结合四塔盛衰对症用药。
综上所述,可认为中医五神学说与五蕴学说从整体上把握了人了心理活动与身体结构功能之间的动态变化。在阐释人体内部构成要素、精神意识活动过程、生理病理变化及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是基于各自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虽存在差异,但对于研究心理医学具有重大的价值及指导意义。
5 结语
中医与傣医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又呈现出某些理论上的相似性,其中的影响因素并不是单一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和医学涵养。我们不能单纯的从表面上去判定二者之间的异同,而应当置身于它们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去理解其理论的精髓。中医五神学说与傣医五蕴学从人的精神意识活动角度出发,较为系统的阐释了心理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各自心理医学的理论框架。二者对心身疾病的不同认识,也为我们预防和治疗心身疾病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有更多的学者专家更深层次的去挖掘祖国传统医学的经典理论,使之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应用心理学。
[1]王洪图.内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21-722.
[2]张超.傣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5-49.
[3]杨金才.小乘文化与傣医四塔五蕴学说[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1996,2(2):9.
[4]吴之清.论南传佛教思想对云南傣医发展的影响[J].少数民族宗教研究,2009,3:147.
[5]林艳芳,张超.傣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