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饲料安全的研究进展
2012-01-24何健施庆和冯民朱臻怡王小晋
何健 施庆和 冯民 朱臻怡 王小晋
(1.淮安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江苏淮安 223001;2.楚州水建公司)
1 前言
以饲料安全为关键词,查询Elsevier Science Direct 1991年至今二十年间收录的文献,可以看出,这二十年来,国外发表的关于饲料安全的文献总体呈递增趋势,可见对饲料安全越来越关注。欧盟通过立法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建立了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对食品实行“从农场到餐桌”全面监管,形成了完整的食品安全链。
2 对欧盟食品和饲料安全法规和监管体系的研究和评价
2000年1月,欧盟发表《食品安全白皮书》,建议对原有的食品安全卫生制度框架进行根本改革,整合和简化其中的各类法令、法规、标准,并首次提出“从农场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理念,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从而最终形成统一的欧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Frans Verstraete介绍了饲料中不良物质在风险评估后的安全管理[1]。2002年5月7日欧洲议会和理事会2002/32/EC指令是欧盟执行动物饲料中的不良物质管理的指南。按照欧盟委员会的要求,欧洲食品安全局在过去的5年内已经完成了动物饲料中30种不良物质的风险评估,欧盟将依据最近风险评估得出的科学观点对不良物质的立法进行适当调整。此外,欧洲食品安全局评估了非靶标饲料中的不得已而存在的抗球虫药的公众和动物健康的风险,规定抗球虫药在非靶标饲料中的最大允许限量,以及规定其在非靶标动物的动物源性食品中的限量。文献中提及的不良物质包括:①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毒杀芬、其他有机物(不含二噁英类);②金属及非金属元素:铅、镉、汞、砷、氟;③植物中天然有害物质:氢氰酸、游离棉酚、可可碱、硫代葡糖酸盐类、莨菪烷生物碱、吡咯齐定生物碱类、蓖麻蛋白、长叶薄荷中皂苷类;④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和麦角菌毒素(2002/32/EC);脱氧瓜蒌镰菌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 B1+B2、赭曲毒素(2006/576/EC);⑤亚硝酸盐类;⑥抗球虫药。
在大多数欧洲人的眼里,监管食品安全的第一防线就是RASFF,这个根据欧盟条例第178/2002号建立的食品安全大坝,每年至少为欧盟成员国及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提供了上千条有用的信息。G A Kleter分析了2003-2007年四年来RASFF发布的报告[2],以确定食品安全问题的新趋势,研究发现的突出趋势有食品接触材料问题的增加,包括欺诈和化学物质的迁移。另外还有未经授权的对位红染料、转基因生物、代杀虫剂、鲱鱼线虫。欧洲当局已经表示对这些趋势采取措施,建议增加RASFF系统的辅助数据库,包括安全评估、风险管理措施、危害和监测模式的背景数据及整体处理办法,对新出现的灾害早期识别。
Dermot J Hayes调查了欧盟禁用抗生素对养猪带来的经济影响[3],调查的地区包括欧盟和美国,评估显示禁令对养猪规模小,管理环境差的企业带来较大养殖成本的增加,对于规模大、管理先进的养猪场带来的影响较小。不过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主动不使用抗生素的养殖企业进行经济奖励,因此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禁令带来的经济损失。
D Michael Pugh对欧盟关于饲料抗生素添加剂的禁令提出了异议[4],认为欧盟禁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欧盟对抗生素用于动物促生长饲料添加剂的最大担忧乃抗药性的转移问题,但是有研究证明很多抗生素在合理使用下对人体无危害。相反,禁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反而会导致对动物健康和动物福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因为禁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导致一些细菌的活跃并产生毒素,甚至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3 识别饲料来源的检测技术方面的报道
由于对转基因产品作为饲料的安全性存在顾虑,国外研究关注快速、大通量识别原料来源的检测方法的建立,这类方法可以防止饲料掺杂造假。
B de la Roza-Delgado研究了利用近红外漫反射技术检查饲料中动物源成分[5],作为控制食品和饲料安全的一项手段,谱区范围为1112-2500nm,光谱数据库样品集被用来建立各种模型,目的是判别光谱是动物源还是植物源,最好的判别模型是使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的判别分析技术,利用独立的验证集对判别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是一项大通量并极具价值的甄别禁用动物源性成分的技术。
A P Casazza研究了基于快速PCR法(TBP)建立的识别复杂混合物中微量植物物种的方法[6]。方法的效率很高,几乎能够识别混合物中任何植物物种,可以确保产品的真实性,抵制掺假事件,是控制食品和饲料安全的可靠技术。方法依赖于内含子特异的DNA多态性在植物β-微管蛋白基因家族中的存在,通过一个简单PCR反应,使用β-微管蛋白外显子侧翼内含子序列的变性通用引物,扩增模式的一个特点是获得每个分析植物物种信息,使其能提供进行物种鉴别足够信息。目前该方法已经实际应用于喂养奶牛的商业饲料。
4 转基因产品作为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研究
近年来,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以其独有的优势在世界粮食和饲料资源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约占全部转基因作物的86%。国外研究转基因作物对饲料安全的影响有很多,主要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的评估,重点关注其安全性。在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问题上,目前没有获得一致的观点。
由于转基因食品(饲料)应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时间较短,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可能导致的一些遗传和营养成分的非预期改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转基因生物体(GMO)科学小组2008年发布了转基因作物对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和营养性评估报告[7],转基因作物的风险主要包括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毒性、过敏性等)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基因漂移、除草剂抗性等),报告指出测试转基因作物及其衍生的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应考虑到转基因作物从分子、成分、表征农艺性状等都可能和常规作物存在差异。除了插入基因的性状,还应观察是否有潜在的意料外的效果和存在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测试计划中要包括90d的啮齿动物喂食研究,来评价转基因作物的整体安全性。此外,除了这些针对转基因植物源性食品和饲料进入市场前的安全和营养评价外,在进入市场后的不断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G van den Eede研究了基于转基因植物性食品和饲料的安全性与基因转移的关联性[8],介绍了基因横向传递即水平基因转移(HGT),又称侧向基因转移(LGT)。对HGT机制及其演化作用进行了阐述,指出含有标记基因的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风险。水平基因转移审查与商业化种植或进入市场的转基因作物中的抗生素抗性标记基因的安全性相关,目前欧洲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EFSA)对此的审查没能够获得一个一致的观点,已发表的声明虽然承认了科学不确定性,但认为转基因作物中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不可能”造成健康和环境风险。不过EFSA中少数科学家不同意此观点,认为抗生素抗性基因由植物转入微生物中具有可能性,动物和人类食用了含有某抗生素基因的转基因植物体后,可能会通过位于胃肠道的微生物而获取该基因,这是基因水平转移的一个热点。
Gijs A Kleter研究了转基因动物源性食品和饲料的安全评估注意事项[9],其认为目前通过评估转基因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安全性已经获得的经验还较少,有必要对目前进行的相关实验继续进行审查研究,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包括:测试参数、食品/饲料加工、非预期的影响(激素水平的失调和自然变异)、合适的测试模型以及专家的协同研究。一些重要性状的遗传修改可以被视为“兽药”,例如重组牛生长激素,因此这些与兽药对应的药物安全性的评估值得重视。
5 饲料中二噁英的研究报道
二噁英(Dioxin)全称分别是多氯二苯并二噁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其中PCDDs有75种异构体,PCDFs有135种异构体。自然界的微生物和水解作用对二噁英的分子结构影响较小,因此,环境中的二噁英很难自然降解消除,毒性十分大。目前国外报道的关于二噁英/多氯联苯的文献,主要包括毒理学研究、检测技术研究及污染状况监测。
Ian Lai研究了 3,3,4,4,5 - 五氯联苯(PCB 126)对雄性斯普拉格-道利鼠的急性毒性[10],谷胱甘肽和金属平衡的状况,结果证明PCB126能显著增加肝重(42%),明显干扰鼠肝和金属氧化还原平衡、抗氧化剂及酶的水平。
Karin Wiberg利用加压溶剂提取技术(PLE)检测食品和饲料中的二噁英[11]。PLE是一种减小溶剂粘度和增加扩散系数的提取方法,它通过加压的方式在高于提取溶剂正常沸点的温度完成提取。所以,该方法与传统方法如索式提取相比,获得相同的回收率只需很短的时间(例如几分钟),而传统方法需要几小时。另外,这种系统非常适合处理固体样品,而且能够进一步自动化。
H Vanderperren介绍了运用虫荧光素酶生物测试法(CALUX法)检测饲料中的二噁英类物质[12],CALUX法是使用基因转换后的芳香烃受体(AhR)控制下的基因,这个基因可以制造象荧火虫般荧光的荧光素酶。利用该原理,让转换后的细胞和环境中的芳香烃二噁英类物质接触,使它增加合成CYP1A1蛋白质和荧光素酶蛋白质。然后测定荧光素酶的发光量之后,就可求得样品中的二噁英TEQ的浓度。该检测法具有大通量的特点,可以用于饲料样品的初筛。
M D L Easton分别对北美地区饲养的野生大马哈鱼以及市售大马哈鱼饲料的有害物质进行了检测,包括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25种有机氯农药(OPs)、20种多环芳烃(PAHs)、无机汞和甲基汞[13]。检测结果令人担心,长期经常食用人工饲养大马哈鱼的人群需注意。
David J Padula研究了二噁英、多氯联苯、重金属、农药和抗菌剂在澳大利亚南部地区的野生和养殖的蓝鳍金枪鱼体内的残留情况[14],其中野生的5例,养殖的26例,均检测其可食用部分。结果显示总汞含量在野生的和养殖的金枪鱼体内相差不大;对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检测发现,野生金枪鱼含量较低,养殖的金枪鱼体内二噁英是野生的三倍,而多氯联苯高14倍。检测未发现农药和抗菌剂残留。
6 对饲料中微生物的研究报道
国外研究主要包括饲料受微生物污染的状况调查(如沙门氏菌、肉毒梭菌)和防控方法,还有抗菌剂和益生菌的研究报道。
根据“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理念,饲料安全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步,I Sauli对瑞士境内育肥猪饲料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可能性及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估[15],目的有两个,一是估计计算瑞士国内喂养育肥猪饲料感染沙门氏菌的概率,二是验证目前减少猪肉制品被沙门氏菌污染的手段的实际效果。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结果为0% -34%。目前瑞士部分企业实践证明,热处理与有机酸结合使用,是首选的控制饲料中沙门氏菌的解决方案。
Sophia Vlachou对希腊境内的饲料及原料中部分卫生指标进行了评估[16],包括细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数、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和水分(n=302),结果显示,饲料中细菌总数很高,玉蜀黍谷物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很大,黄曲霉毒素超标率3.8%,沙门氏菌阳性1.4%,研究认为希腊应推广建立HACCP系统并结合GAP管理程序。
JMyllykoski对236份毛皮动物饲料中肉毒梭菌进行了检测[17],用 PCR 法检测了产 A、B、C、E、F型肉毒毒素的基因段,用亚硫酸铁琼脂检测亚硫酸盐还原梭状芽胞杆菌,同时对控制喂养饲料(n=32)肉毒梭菌污染的HACCP关键控制点进行分析,通过检测和分析,结论是喂食饲料中的C型肉毒毒素对毛皮动物会产生持久危害,需重点关注。
P O Okelo研究了为消除嗜温细菌的饲料热处理过程中挤压条件的优化[18],用单螺杆挤出机来处理饲料,用嗜热性脂肪芽孢杆菌12980人工接种饲料。初步实验表明在中度挤出强度条件下,可以从饲料中清除鼠伤寒沙门氏菌,研究了三个挤压变量对杀菌的影响,分别为挤出机出桶温度(T),糊状饲料水分含量(MC)和饲料在挤出机桶的平均保留时间(Rt)。
Dawn JBush研究了消除再生家禽垫料(RPB)中沙门氏菌的堆叠方法效果[19],RPB是牛的蛋白质和矿物质补充剂,但是存在潜在的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该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RPB堆叠高度对沙门氏菌的影响,一种是堆叠的推荐高度(2.13米-DS-RPB),另一种是试验高度(0.76米 -SSRPB),实验证明,堆叠物内不同位置温度差异较大,堆叠物外围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DS-RPB顶部的氨浓度较高,沙门氏菌的消除率达98.7%,至少有5-log的沙门氏菌仍具活性。
Paulo Martins da Costa研究了从家禽饲料和饲料原料中分离出的肠球菌和大肠杆菌对抗菌剂的耐受情况[20],研究表明,家禽饲料和原料已普遍被具有耐药性的肠球菌污染,同时具有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将会进入养殖场的周边环境。
益生菌是一种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从而对宿主施加有益影响的微生物添加物,Marion Bernardeau研究了乳酸杆菌益生菌对促进断奶后的瑞士小鼠生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1],通过毒理学研究和养殖试验证明乳酸杆菌促生长益生菌是安全有效的。
欧盟过去和现在针对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法律包括对目标动物、消费者、工人和环境的安全评估。Arturo Anadón介绍了欧盟对增强动物营养的益生菌的管理和安全评估[22],目前在欧盟动物饲料中使用的微生物添加物主要是革兰氏阳性菌株,芽孢杆菌属、肠球菌属、乳酸杆菌属、片球菌属、片球菌属、链球菌属和酵母菌株属于酿酒酵母和克鲁维物种。大多数的菌属显然是安全的,但是某些微生物可能会产生问题,尤其是肠球菌,可能会转移抗抗生素基因,部分芽孢杆菌属会产生肠毒素和催吐毒素。
Cecilia Santini研究了一种能有效抑制空肠弯曲杆菌的益生菌饲料添加剂[23]。从55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中筛选出能够有效抑制三种家禽空肠弯曲杆菌菌株的菌种,研究了其在胃肠道的存活实验、食品/饲料加工条件、抗生素敏感性和溶血活性,最终筛选出一种能够达到研究目的菌种。
7 关于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报道
国外对饲料添加剂方面的报道很多,有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添加剂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估及绿色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饲料添加剂是一类为了提高饲料的质量和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而用于动物营养或用于改进动物的性能与健康的产品,种类很多,如维生素、防腐防霉剂、酸性调节剂、微量元素、微生物体、酶、生长剂、球虫抑制药、抗生素等。欧盟理事会指令70/524/EEC为饲料添加剂的标准、使用和销售制定了基本的法规。委员会指令96/51/EC对这些法规进行了修订和强化,规定在欧盟境内所有的饲料添加剂必须批准,并实施新的批准程序。Arturo Anadón介绍了欧盟对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评估要求[22],包括:①性质、特征、使用条件、控制方法。②功效。③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其中又包括a.目标动物的研究,目标动物物种的耐受试验;b.消费者安全评估——遗传毒性研究,包括致突变性、口服毒性研究、产生毒素及毒力因子、抗生素耐药谱和抗性转移、食品和饲料中微生物安全概念的合格推断;c.工人安全性评估;d.环境风险评估。
MeeKyung Kim对韩国进口的各类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了检测[24],研究其中的二噁英和多氯联苯污染水平,结果显示鱼油中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含量最高,已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限值,动物源性饲料之鸡肉、动物脂肪、鱼粉、鱼油和贝壳粉中二噁英含量也相对较高。研究发现动物源性原料是饲料中的二噁英污染的主要来源,饲料添加剂带来的风险则较低。
Yan-xia Li研究了北京地区猪饲料中有机砷添加情况以及砷在猪粪中的残留情况[25],对从8个养猪场收集的29份猪饲料和猪粪样品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所有样品中砷的检出率为100%,部分饲料中砷含量高达37.8mg/kg,结果证明当饲料中砷过量添加时,大量的砷将通过猪粪排出体外进入土壤中,尽管不能断言猪粪中的砷残留向土壤中的迁移必然带来危害,但是迁移至土壤中砷的化学形态及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加强研究和评估。
Jitka Ulrichova研究了对一种绿色的饲料添加剂-博落回进行的90天大鼠喂养的安全评估实验[26],对雄性 Wistar大鼠分别 100、7000 和 14000 mg/kg量喂养90天,对身体和器官重量,临床化学和血液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舌、肝、小肠、肾脏和心脏标本,肝脏细胞色素P450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除了14000mg/kg喂养的大鼠肝脏中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试验动物其参数无明显变化。
Philippe Becquet介绍了欧盟对肠球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评估[27],基于三个基本原则:①上市前的授权;②允许清单原则;③特定菌株彻底的风险评估,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环境安全。
8 对饲料中植物毒素的研究报道
植物中天然有害物质:氢氰酸、游离棉酚、可可碱、硫代葡糖酸盐类、莨菪烷生物碱、吡咯齐定生物碱类、蓖麻蛋白、长叶薄荷中皂苷类、暴露的山毛榉坚果和麻风树。K A Than综述了动物饲料中植物毒素的研究进展,包括由植物产生的以及植物感染细菌后产生的一些有毒化学物质,动物食用这些毒素将影响动物自身的健康,并将危害人类食物的安全,如粮食、蜂蜜、肉类、奶制品和蛋类。介绍了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对植物毒素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检测拟茎点霉毒素、棍棒毒素和吡咯齐定生物碱类这三种植物毒素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方法[28]。
9 对真菌毒素的研究
国外对真菌毒素的研究包括其性质研究和毒理实验、预防措施、脱毒方法及污染状况调查等。
A E Glenn研究了动物饲料中几种镰刀菌及其危害[29]。镰刀菌是研究最多的植物病原真菌,其易感染玉米、小麦、大麦和其他谷物食品和饲料,减少粮食产量和质量,造成全球性的重大经济损失。此外,镰刀菌会产生毒素,如蛇形菌素、脱氧瓜蒌镰菌醇、瓜萎镰菌醇、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镰菌素、白僵菌素、念珠菌毒素和层出镰孢菌素。文献介绍了饲粮中感染居主导地位的镰刀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讨论了其分类、亲缘关系和一般生物学研究。同时讨论了与生态和环境因素有关的并能导致饲料毒素污染的植物感染镰刀菌的两种疾病,头小杂粮玉米穗腐病和白叶枯病。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镰刀菌的诸多细节,如形态学、生理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被充分研究,这些数据对了解这些真菌,防止被其感染的食品和饲料安全至关重要。
Didier Tardieu研究了伏马毒素B1(FB1)的毒物动力学实验[30]。该研究通过静脉注射和口服的方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火鸡组织样本进行检测,还实验了用欧盟允许FB1最大限量水平的禽类饲料喂养火鸡幼禽,考察FB1在组织内的残留情况。研究发现,静脉注射(单剂量:10mgFB1/kg体重),血清浓度-时间曲线通过一个三室开放模型来描述,FB1的消除半衰期和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85和52min。口服(单剂量:100mgFB1/kg体重)生物利用率3.2%,消除半衰期和平均停留时间分别为214和408min。FB1静脉注射和口服的清除率分别为7.6和7.5mL/min/kg。静脉注射24h后,肝脏和肾脏中的FB1含量水平最高,肌肉中较低或未检测。还研究了9周喂养实验组织内残留情况(5、10、20mgFB1+FB2/kg)。还实验了摄入欧盟允许最大量(20mgFB1+FB2/kg)8小时后的组织残留情况,肝脏和肾脏中FB1浓度分别为119和22μg/kg,肌肉中则未检出。
Didier Tardieu还研究了FB1对鸭子的毒物动力学实验[31],结果同样肝脏和肾脏有残留,但是肌肉中残留较低。
Jean Pierre Jouany研究了预防,净化和尽量减少饲料霉菌毒素毒性的方法[32]。镰刀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如串珠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和雪腐镰刀菌等,在田间生长、成熟和收获阶段感染谷物后进而产生伏马菌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和玉米赤霉烯酮。植物在收获前就可能感染霉菌毒素,在收获后的储存和加工成食品和饲料的过程也可能感染霉菌毒素。可以将感染过程分为两类,田间真菌和贮藏真菌。因此必须制定综合措施来预防真菌,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将措施分为三步,第一步,在感染真菌前的预防措施;第二步,真菌已经侵入植物或谷物并产生霉菌毒素;第三步,当农产品已被霉菌毒素严重污染时,采取的应对措施。应制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控制系统,找出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临界限值。控制的重点是前两个步骤,因为一旦毒素大量存在,现有的方法很难将其彻底脱除。
JB Dixon介绍了利用蒙脱石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吸附研究,研究的目的是加快饲粮中黄曲霉毒素吸附剂的应用,减少动物受黄曲霉毒素毒害的风险[33]。研究涉及评估蒙脱石性能的几种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法对蒙脱石的鉴定;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吸附的Langmuir等温线;傅立叶变换红外法测定结构组成;阳离子交换容量;激光衍射法测定粒度大小。文献提到粒度大小对吸附性的影响很大,有机物含量会影响蒙脱石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此外pH值和铝的影响知之甚少,需要进一步研究,
Marijana Sokolovic'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克罗地亚的谷物和动物饲料中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进行了调查[34],收集了1998-2004年共计465个样本,大部分是家禽饲料,T-2毒素、蛇形菌素、脱氧瓜蒌镰菌醇的检出率分别为 16.8%、27.6%、41.2%,毒素总量范围为:0.05 -3.4mg/kg。
E M Binder介绍了对全球范围内商品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真菌毒素的调查[35]。由饲料添加剂生产商(百奥明Biomin®)着手进行了一项2年之久的调查,目的是评估一些畜牧主产区的饲料和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毒素导致的发病率。检测了镰刀菌毒素,包括脱氧瓜蒌镰菌醇、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B1、B2和B3,同时还检测了非镰刀菌毒素,包括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分析了欧洲和地中海市场的1507个饲料样品的2753个项目,分析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1291个样品6391个项目,结果显示,超过50%的欧洲饲料样品污染物含量高于方法定量限,亚洲太平洋地区三分之一的样品检测为阳性。欧洲饲料样品中真菌毒素主要有脱氧瓜蒌镰菌醇、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而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则主要是脱氧瓜蒌镰菌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和黄曲霉毒素。
[1] Frans Verstraete.Risk management of undesirable substances in feed following updated risk assessments[J].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In Press,Un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27 September 2010.
[2] G A Kleter,A Prandini,L Filippi,et al.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ly emerging food safety issues by analysis of reports published by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RASFF)during a four- year period[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9,47(5):932-950.
[3] Dermot JHayes,Helen H Jensen,Jay Fabiosa.Technology choice and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a ban on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feed additives in swine rations[J].Food Control,2002,13(2):97 -101.
[4] D Michael Pugh.The EU precautionary bans of animal feed additive antibiotics[J].Toxicology Letters,2002,128(1 -3):35 -44.
[5] B de la Roza - Delgado,A Soldado,A Martínez - Fernández,et al.Application of near- infrared microscopy(NIRM)for the detection of meat and bone meals in animal feeds:A tool for food and feed safety[J].Food Chemistry,2007,105(3):1164-1170.
[6] A PCasazza,F Gavazzi,F Mastromauro,et al.Certifying the feed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food:An easy way to trace plant species in complex mixtures[J].Food Chemistry,2011,124(2):685-691.
[7] Report of the EFSA GMOPanel Working Group on Animal Feeding Trials.Safety and nutritional assessment of GM plants and derived food and feed:The role of animal feeding trial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46(Supplement 1):s2-s70.
[8] G van den Eede,H Aarts,H -J Buhk,et al.The relevance of gene transfer to the safety of food and feed deriv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GM)plant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4,42(7):1127-1156.
[9] Gijs A Kleter,Harry A Kuiper.Consider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animals used for human food or animal feed[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2,74(3):275-285.
[10] Ian Lai,Yingtao Chai,Don Simmons,et al.Acute toxicity of 3,3',4,4',5 - pentachlorobiphenyl(PCB 126)in male Sprague –Dawley rats:Effects on hepatic oxidative stress,glutathione and metals status[J].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2010,36(8):918-923.
[11] Karin Wiberg,Sune Sporring,Peter Haglund,et al.Selective pressurized liquid extraction of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dibenzofurans and dioxin - like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from food and feed sampl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7,1138(1-5):55-64.
[12] H Vanderperren,N Van Wouwe,S Behets,et al.TEQ -value determinations of animal feed;emphasis on the CALUX bioassay validation[J].Talanta,2004,63(5):1277 -1280.
[13] M D L Easton,D Luszniak,E.Von der Geest.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contaminant loadings in farmed salmon,wild salmon and commercial salmon feed[J].Chemosphere,2002,46(7):1053-1074.
[14] David J Padula,Ben J Daughtry,Barbara F Nowak.Dioxins,PCBs,metals,metalloids,pesticides and antimicrobial residues in wild and farmed Australian southern bluefin tuna(Thunnus maccoyii) [J].Chemosphere,2008,72(1):34-44.
[15] I Sauli,J Danuser,A H Geeraerd,et al.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and level of contamination with Salmonella of feed for finishing pigs produced in Switzerland—the impact of the production pathwa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5,100(1-3):289-310.
[16] Sophia Vlachou,Pantelis E Zoiopoulos,Eleftherios H Drosinos.Assessment of some hygienic parameters of animal feeds in Greece[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117(3 -4):331-337.
[17] JMyllykoski,M Lindström,E Bekema,et al.Fur animal botulism hazard due to feed[J].Research in Veterinary Science,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20 July 2010.
[18] P O Okelo,D DWagner,L E Carr,et al.Optimization of extrusion conditions for elimination of mesophilic bacteria during thermal processing of animal feed mash[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129(1-2):116-137.
[19] Dawn JBush,Matthew H Poore,Glenn M Rogers,et al.Effect of stacking method on Salmonella elimination from recycled poultry bedding[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7,98(3):571-578.
[20] Paulo Martins da Costa,Manuela Oliveira,Alexandra Bica,et al.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Enterococcus spp.and Escherichia coli isolated from poultry feed and feed ingredients[J].Veterinary Microbiology,2007,120(1-2):122-131.
[21] Marion Bernardeau,Jean Paul Vernoux,Micheline Gueguen.Safety and efficacy of probiotic lactobacilli in promoting growth in post- weaning Swiss m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2,77(1-2):19-27.
[22] Arturo Anadón,Maria Rosa Martínez- Larrañaga,Maria Aranzazu Martínez.Probiotics for animal nutri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Regulation and safety assessment[J].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2006,45(1):91-95.
[23] Cecilia Santini,Loredana Baffoni,Francesca Gaggia,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probiotic strains:An application as feed additives in poultry against Campylobacter jejuni[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8 April 2010.
[24] MeeKyung Kim,Sooyeon Kim,Seon Jong Yun,et al.Evaluation of PCDD/Fs characterization in animal feed and feed additives[J].Chemosphere,2007,69(3):381 -386.
[25] Li Yanxia,Chen Tongbin.Concentrations of additive arsenic in Beijing pig feeds and the residues in pig manure[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5,45(4):356-367.
[26] Cernochova,Jaroslav Vicar,Jitka Ulrichova,et al.Natural feed additive of Macleaya cordata:Safety assessment in rats a 90-day feeding experiment[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46(12):3721-3726.
[27] Philippe Becquet.EU assessment of enterococci as feed additiv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Microbiology,2003,88(2-3):247-254.
[28] K A Than,V Stevens,A Knill,et al.Plant- associated toxins in animal feed:Screening and confirmation assay development[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21(1 -2):5-21.
[29] A E Glenn.Mycotoxigenic Fusarium species in animal feed[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7(3-4):213-240.
[30] Didier Tardieu,Jean - Denis Bailly,Fabien Skiba,et al.Toxicokinetics of fumonisin B1 in turkey poults and tissue persistence after exposure to a diet containing the maximum European tolerance for fumonisins in avian feeds[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08,46(9):3213 -3218.
[31] Didier Tardieu,Jean - Denis Bailly,Imad Benlashehr,et al.Tissue persistence of fumonisin B1 in ducks and after exposure to a diet containing the maximum European tolerance for fumonisins in avian feeds[J].Chemico - Biological Interactions,2009,182(2-3):239-244.
[32] Jean Pierre Jouany.Methods for preventing,decontaminating and minimizing the toxicity of mycotoxins in feed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7(3-4):342-362.
[33] J B Dixon,I Kannewischer,M G Tenorio Arvide,et al.Aflatoxin sequestration in animal feeds by quality-labeled smectite clays:An introductory plan[J].Applied Clay Science,2008,40(1-4):201-208.
[34] Marijana Sokolovic',Borka Šimpraga.Survey of trichothecene mycotoxins in grains and animal feed in Croatia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J].Food Control,2006,17(9):733 -740.
[35] E M Binder,L M Tan,L JChin,et al.Worldwide occurrence of mycotoxins in commodities,feeds and feed ingredient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7(3 - 4):26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