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
2012-01-24崔桂英
崔桂英
(长春市第二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发病多由于感染、吸烟、空气污染等的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呼吸气腔(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永久性异常扩张,伴有管壁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的肺组织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且多反复发作。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由于患者的肺通气换气功能均受明显的影响,而老年人的各项身体调节机能都有所退化,该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并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5]。正确而恰当的护理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是否急性发作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记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87例,男52例,女35例。年龄44~75岁,平均59.5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更应加强心理护理。该病多见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适应力已明显下降,加上该病反复发作,及发病时的痛苦体验,会使患者多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应该了解自己所要护理的患者的状况,依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具体处理,把患者当成是自己的父母般的给予及时照顾,在护理过程中耐心、热情、温柔;同时要缓解患者对于疾病的恐惧感,使患者明白经过积极的治疗,一定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减少入院的次数,以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疗效。对于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也不应该嫌弃,应该更加积极的去关心患者,密切关注患者,一旦有什么情况发生,应立即处理,必要时也可以请专家会诊,并给予一定的药物。
1.2.2 一般护理
①告诉患者要戒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防止病情的恶化。②在缓解期积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嘱咐患者要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居处要保持环境整洁舒适,并多通风以促进空气流通维持空气的洁净。协助患者采取半坐卧位等舒适的利于呼吸的体位,并帮助患者翻身,替患者拍背,同时指导患者在深呼吸后要进行有意识地咳嗽以促进排痰,酌情为患者进行胸部叩击、震颤、体位引流等物理治疗措施。教会患者进行适当的放松,如听轻音乐,放松全身肌肉等。③评估患者排痰及咳嗽的情况,教会患者正确的排痰。鼓励患者多进食液体以稀释痰液。为防止自发性气胸的发生指导患者在咳嗽时应按压胸部。
1.2.3 药物治疗的护理
慢阻肺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应按医嘱控制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
1.2.3.1 抗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常见致病微生物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汉菌、病毒等。若无法立时进行药敏试验,应根据临床经验使用抗生素进行7~14d的治疗,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氟臻酸等喹诺酮类等。近年来随着葡球菌、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及链球菌感染的增加,一旦早期经验性治疗无效,应及早依据药敏试验结果改用针对性的抗生素。在用药过程中要观察患者体温、咳嗽等症状是否缓解,痰液颜色是否转白。
1.2.3.2 解痉平喘
常用的解痉平喘药主要为:①β2受体激动剂喘乐宁、沙丁胺醇、喘康速气雾剂等。②抗胆碱能药溴化异丙基阿托品等。③茶碱类氨茶碱等。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用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咳嗽减轻与否,气喘消失与否。使用茶碱类药物要严格掌握药物浓度及滴速。
1.2.3.3 祛痰止咳
可使用化痰剂等。对年老体弱痰多者,不宜使用可待因等强镇咳剂。用药后观察痰液是否易咳出。注意氯化铵对胃肠道有强刺激,可致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对有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不全者应谨慎使用。
1.2.3.4 雾化吸入
痰液黏稠不宜直接用药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雾化液中可同时加入抗生素、痰液稀释剂等。
1.2.3.5 严重者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用量为0.4~0.6毫克每千克体质量,日服,持续2~3周。肺功能若明显改善,应考虑长期使用,但用量需减至最低有效水平,以防止并发症。
1.2.4 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过程中十分必要的一环,它能能够明显减少发病频率,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患者急性发病得到有效缓解之后,应立即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腹式呼吸。患者坐位或半坐卧位,保持腹肌及上身肌群放松,两手分别放置于前胸部和腹部做深呼吸。用鼻子缓慢吸气,此时应尽量使腹部鼓起,而胸部尽量不动以抑制胸廓运动;用嘴呼气,在呼气过程中,尽量使腹肌收缩,既感到放在腹部的手下降。呼气时间要长于吸气时间,比例约为1∶2~3。起初时锻炼时间可以稍短一些每次进行10~15min,熟练之后,每日至少进行3次以上的训练,每次至少30min。②缩唇呼吸。呼气时嘴唇收缩如吹口笛样,吸气时放松,并使呼气时间长于吸气时间。每日进行3次,每次30min。此锻炼可以减低患者的呼吸频率,增加潮气量。③饮食指导。患者肺呼吸负荷明显增加,能量消耗明显增多;同时肺气肿呼吸困难及药物的副作用使进食减少,故营养不良于此类患者十分常见。嘱患者应多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物质,同时应为患者尽可能的提供适宜的进餐环境,舒适的口味,热量和蛋白质供应量可达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的118%和141%,但碳水化合物的量不宜过高。要避免油炸食物、坚果等易引起便秘及汽水、马铃薯等产气的食物,防止胀气胀腹对呼吸的影响。④生活护理。患者因多为老年人,发病时间长,反复感染,机体免疫力明显降低,对外界环境敏感,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疾病复发,进行适当的耐寒锻炼可以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1.2.5 氧疗护理
慢阻肺患者多伴有慢性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会抑制呼吸中枢,使患者的活动受限,精神状态也会受到影响。对于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应进行氧疗。通常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流量一般为1~2L/min,每日10~15h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在在60 mmHg以上。氧疗既能改善组织缺氧,降低二氧化碳储留,也可降低对呼吸中枢的抑制。特别注意在睡眠期间氧疗不能有间歇。评价氧疗是否有效的指标有:呼吸困难症状是否减轻、呼吸频率是否减慢、发绀是否缓解、心率是否减慢。
1.2.6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肺气肿作为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疾病,对患者进行分阶段、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其内容包括:向患者讲述疾病的常见病因、诱因、发病机制、主要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预后、并发症等,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及锻炼计划。达到患者该病的对正确认识,提高治疗及护理的疗效。
2 结 果
经过综合的护理措施,本组87例患者中79例患者效果明显,一般状况良好,总有效率达90.80%。
3 小 结
慢阻肺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病情进行性加重,反复发作,患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并仍在逐年增加。我国慢阻肺的发生率也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环境污染的加重也在逐年增加。随着肺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呼吸气腔(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永久性异常扩张,伴有管壁结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组织的不可逆转性病理损伤,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随着肺功能进行性减退,患者的心健康都会受到巨大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患者的家人及患者本人都是重大的负担。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正确身治疗后,有效地护理措施发挥着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1]王红,杨爱春.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2007,3(1):69-71.
[2]东燕,张莹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中国康复,2007,22(1):65-66.
[3]陶秀健,高庆军,张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心理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14(3):284.
[4]熊彬,刘勒波,顾耀林,等.长疗程家庭氧疗对老年肺心病缓解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3(10):1017-1019.
[5]杨小梅,李卫青,高春红,等.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J].护理学杂志,2007,22(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