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发热128例护理措施
2012-01-24张泽琳
张泽琳
(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医务所,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发热(fever)是指机体在致热原(pyrogen)的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时,调定点上移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腋下温度>37.0℃、口腔温度>37.5℃定义为发热,其中37.5~37.9℃为低热,38~38.9℃为中等热,39~41℃为高热,>41℃为过高热[1]。发热是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自然防御反应,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功能[2]。但持续性发高热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并损害心、肝、肾等重要器官[3],引起脑损伤、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有效的降温退热成为诊治发热患者的当务之急。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校128例发热大学生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11月我校医务所收治的128例发热患者,均为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49例,女性79例;年龄18~23岁,平均(20.3±1.0)岁;病史0.5~3d,平均(1.1±0.4)d;体温37.5~39.6℃;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浑身无力、纳差、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喷嚏、咽部充血。经检测所有患者均未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
1.2 护理措施
1.2.1 降低体温
目前有效降低体温的方法有:①物理降温,用冷毛巾及冰袋放在患者头部,同时将冰袋放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用30%~50%酒精擦患者颈、胸、腋下、手心、手背、腹股沟、下肢及脚背,以促进机体蒸发散热;②药物降温:可将1枚消炎痛栓放置于肛门降温,或0.25~0.5g扑热息痛每天3次;实施降温后及时观察患者的反应,30min后重新测量体温。
1.2.2 病情观察
发热分为3个时期:①体温上升期,表现为皮肤苍白、畏寒、寒战;②高热期,表现为皮肤潮红、呼吸深快、出汗;③体温下降期,表现为多汗、皮肤潮湿。需根据患者所处发热的不同阶段观察病情,并观察降温效果,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待体温恢复正常后3d,每天测1次体温;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情况及病情变化,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1.2.3 补充营养和水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需3000mL,以促进毒素的排泄;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2.4 加强基础护理
高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多睡觉,避免剧烈运动,减少体力消耗,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着装宽松,以利于散热,降低体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1.2.5 遵医嘱按时用药
有的患者退烧之后即对用药开始松解,不按时遵医嘱服用抗感染和抗病毒等口服药。应告知患者退烧后续继续服药,以达到完全治愈疾病的目的。
1.2.6 心理护理
由于大多数大学生远离父母,一旦生病不适,内心非常脆弱,会产生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因此,应该积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正确评估发热时患者的心理状态,普及医学常识,使患者掌握基本的自我护理方法,告知患者发热是集体抵御病菌入侵的防御性反应,使其对发热有一定的了解,减少其恐惧、焦虑、烦躁心理,帮助他们消除孤独感,并对发热时期体温的变化及可能伴随的症状给予合理的解释,缓解其紧张情绪;给予患者精神安慰,解除不适,耐心指导患者服药,使其得到父母般的关爱。
2 结 果
经过3~8d的治疗及护理,128例患者体温均恢复正常,降至36.4~37℃,咽部充血、头痛、头晕、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喷嚏等症状均消失,疾病全部治愈,无一例患者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3 讨 论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人体温存在波动,但幅度不超过0.5~1℃。当患者发热时,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内产热和散热无法保持动态平衡,如产热大于散热,即引起体温升高。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高热期间患者的代谢率和耗氧量增加,易引起机体内环境改变,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应该选择适当的降温方法,及时将患者的体温降至正常范围。物理降温是利用气体、液体或固体等导热物质,通过蒸发、辐射、对流和传导等物理方法达到人工散热的目的[4],可有效降低体温。物理降温起效迅速,实施物理降温后1小时体温即可显著降低[5],且安全性好,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
持续或过度的负性心理,如焦虑、恐惧等,能引起机体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并降低免疫力,对患者疾病的预后具有很大影响[6]。因此,对发热患者在应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心理护理及干预,可提高患者疾病的转归。大学生多为初次离开父母,其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尚不全面,尤其是躯体发生疾病等不适时,他们多感到孤独、无助,负性心理即会加剧[7],如不及时给予心理护理,可影响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128例患者在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通过实施物理降温配合药物降温、严密观察病情及心理护理等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体温均降至正常范围,临床症状均消失,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获得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在校大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安全感,对于提高疾病预后、加快疾病痊愈具有积极意义。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6.
[2]呼海燕,林友胜.发热的研究历程和进展[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1):131-133.
[3]朱海燕,田丹秋.急诊高热患儿240例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2-23.
[4]胡皓天.发热的概念与解热、抗炎免疫药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6):371.
[5]袁侠.对发热患者物理降温的时效性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5):71-72.
[6]许红,冯小明.大学新生发热病例心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9(6):1643-1644.
[7]陈孔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2C):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