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方逍遥散加减治疗青盲、暴盲和其他眼病
2012-01-24韦企平
韦企平
逍遥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常用的名方之一。由于该方有“消其气郁,摇其血郁,而无伤乎正气之妙”,对于肝郁诸证颇有效验,后世医家将其广泛应用于内、妇、眼、传染等多种病证,并衍化出许多有效良方。从明、清以后直至现代,以逍遥散为基础方或加减化裁治疗多种眼病,尤其是视神经疾病的论述和验案屡见于众多中医专著和文献中。现围绕名方逍遥散回顾其源流发展,现代应用及本人临证心得,结合现代中医眼科望诊的延伸和拓展,流行病特点的转变,探讨该方如何扬长避短,据证立法,因症化裁,发挥并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1 名方逍遥散方意
逍遥散方由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等六味中药组成,在服用时再加入煨姜一块,薄荷少许同煎。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解郁热,为主药;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同为辅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实土抑木,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薄荷助柴胡疏散郁热,煨姜降逆温胃以助脾运,均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以疏解肝郁为先导,肝脾并治,气血兼顾,以疏助补,实属调和肝脾之名方。
2 逍遥散源流和拓展
从方意推断其源流,逍遥散大致是脱胎于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四逆散(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与《金匮要略方论》中的当归芍药散(当归、芍药、川芎、白术、茯苓、泽泻)两方之法。前方立法疏肝理气,透邪解热,主治肝气郁滞,阳气郁闭,不得疏泄,不达四肢的少阴病四逆之证;后方专治妇女孕后,腹中拘急,缠绵作痛。宋代《和剂局方》首载的逍遥散方,则以治疗肝郁血虚所致妇人的诸多疾病为主。明代薛氏《内科摘要》在逍遥散中加丹皮、栀子各一钱,即加味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共八味药,该方中并无煨姜和薄荷。因肝郁能化火,血虚可生热。故此方适宜肝郁血虚,化火生热之证。至于逍遥散治疗眼病,明代王肯堂、张景岳分别在《证治准绳》、《景岳全书》中谈及本方可治疗目疾,查阅曹建辉等于1992年编著的《证治准绳·眼目集》中有关重新辑注的眼科内容,谈及加味逍遥散,在注解(2)中提出原书本证无方,特将明末著名眼科医生傅仁宇所撰《审视瑶函》中抄录于《内科摘要》的加味逍遥散再转载其内,而在《审视瑶函·暴盲症》中,傅氏详解了暴盲的病因病机,以逍遥散去生姜、薄荷,加炒栀子、丹皮组成的加味逍遥饮,专治怒气伤肝,并脾虚血少,致目暗不明,头目涩痛,妇女经水不调等症。并指出:“此方名曰逍遥,亦是疏散之意。柴胡能升,所以达其逆也。芍药能收,所以损其过也。丹、栀能泻,所以伐其实也。木盛则土衰,白术、甘草扶其所不胜也。肝伤则血病,当归所以养其血也。木实则火燥,茯神所以宁其心也。”该书还首次记载了柴胡参术汤,即八珍汤去茯苓,加柴胡、青皮,专治怒伤元阴元阳所致血虚气虚的暴盲。比较该两方,前者舒肝泄实为主,健脾养血为辅,适用于病程尚短,实重虚轻的暴盲;后者补益气血为要,特加柴胡、青皮舒肝破气以解痼疾久郁,使补药直达病所。两方各得益彰,是后学治疗青盲、暴盲的常选方剂。清代黄庭镜在《目经大成·和阵》中记载了用逍遥散加牡丹皮、栀子仁,即加味逍遥散可治怒气伤肝,血郁目暗。指出“薛氏以治上症,诚有卓见”。并进言道,赵养葵将方中屈曲下行的栀子改用萸酒炒黄连,以清心凉肝;复增橘皮,取其辛燥之气,引连入目,肝目平则心火亦因而息,且火不刑金,而金能制木,又得左金之意,持以治郁,其制方法度较薛氏颇具匠心。但最后特别提出:“愚常以羚角、犀角磨水调是散,效尤速。乃更今名”,即定名羚犀逍遥散。黄氏在书中还列举1例患者外感后暴发凝脂翳 (细菌性角膜炎),先后用辛凉的祛风散热药,补益的四物、六味地黄汤无效,反而翳满而失明。因患者有烦躁不安,遂以大承气下三黄丸五钱,继则以八正、逍遥,丸以退云,不久全愈。故其强调“震廓凝脂,逍遥直解其郁。”说明外障目疾重症兼肝气不舒者,开郁理气同样不可忽视。此后,赵养葵、刘松岩在《目科捷径》中以逍遥散原方重用,治疗“羞明伏地”、“瘀后目久不睁,眵多泪如脓”等眼疾,亦有独到之解。清代顾锡所撰《银海指南》中提及逍遥散和加味逍遥散治疗目疾,并将《医略六书·女科摘要》中的黑逍遥散(逍遥散加大熟地)载入其内,但仅提及黑逍遥散治肝肾阴虚之证。现代许济群主编《方剂学》(1989年版)特指出黑逍遥散“治逍遥散证而血虚较甚者。若血虚而生内热者,加生地黄,血虚者,加熟地黄。”可供临床参考。清末刘耀先《眼科金镜·暴盲症》记载的加味逍遥饮,其主治方解几乎全文抄录于《审视瑶函》,并无新意。综前所述,笔者认为,名方逍遥散渊源于汉代,成方于宋代,充实于明、清两代。而众所周知,明、清两朝正是中医眼科发展的鼎盛时期。
3 韦氏逍遥散验方
《灵枢经·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脏腑之中,与两目关系最密切的是肝。“目者,肝之官也”。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视。肝在气机舒畅条达时,才能使肝血上荣于目,若肝失条达,肝血不能荣养目窍,必致两目视力失常。另外,气机紊乱,气血不调或气虚常常导致肝脏机能失常,以致清阳不升,清窍失养,造成双目失明或视物模糊。《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灵枢经·决气》亦曰:“气脱者,目不明。”《医学纲目》又言:“益目之气,血盛则玄府得通行,出入升降而明,虚则玄府不能出入升降而昏”。故先师韦文贵认为,视物不清的内眼疾患,病机与五脏失和、肝气郁结、气血不调、血虚气弱、清阳不升等多种因素有关。温热病之后,伤阴耗气,五脏之真受戕,肝失疏泄,气血功能紊乱,玄府郁闭,目失所养,乃致双目失明。七情郁结,肝气不舒而失条达疏泄,清阳不升,肝血不养,同样也均可导致双目失明或视瞻昏渺。总之从物质基础方面主要是气血不足,清阳不升不能养目;从机能表现方面主要是肝郁而导致气血逆乱,造成玄府郁闭双目失明。因此治疗必须抓住解肝郁、开玄府、调补气血、升清益阳这几个环节。逍遥散验方的制方意图也正是从这几个目的出发的(韦文贵遗稿:加减逍遥散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浙江中医杂志,1981,12,沙凤桐整理)。
逍遥散验方或称验方逍遥汤是韦文贵所创方剂。笔者老师,已故中医眼科名家韦玉英继承前贤,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曾将该方应用于多种目系疾病。该方是在加味逍遥散基础上,加甘菊花疏风清热,辅助丹、栀清热除烦,透泄余热、驱散外邪;加枸杞子养血益精明目;以上诸药在疏肝理气,养血益气基础上,再加石菖蒲芳香开窍,功启其机,以助柴胡解肝郁,开玄府,使药力直达病所。以该方为基础化裁用于外感热病后或七情内伤,肝失调达所致青盲和暴盲症等(包括西医学的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皮质盲、缺血性视神经病变、Leber视神经病变等),经临床验证,疗效较好。如韦玉英用明目逍遥汤(加味逍遥散加甘菊花)治疗血虚肝郁型儿童视神经萎缩70例136只眼,平均治疗87天,结果近期疗效92%,远期疗效90%〔1〕。笔者曾用逍遥散验方化裁治疗5例内伤七情诱发的视神经病变均取得满意疗效〔2〕。皮质盲是各种病因造成大脑枕叶皮质层损害后的双眼失明,尤多见于小儿热性病后,韦玉英用明目逍遥汤治疗13例小儿皮质盲,年龄自5个月到5岁,显效率达到92.3%(北京中医学报,1993年5期)。该方剂经药理和植化研究,显示有其抗炎、解痉及明显抑制急性渗出性和慢性增生性炎症作用〔3〕。1985年和1990年由韦玉英主持的“明目逍遥汤治疗血虚肝郁型儿童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及广安门医院依据此方所制的“明目逍遥冲剂”先后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和中国文化博览会金奖。
4 逍遥散方加减在现代中医眼科的应用
当代各地名老中医都擅长以逍遥散为基础方治疗多种眼病。如国医大师唐由之的先师陆南山对角膜溃疡辨证属血虚肝燥,木郁不达者,选用丹栀逍遥散,培土补脾,调达肝木,随诊时仍以此方为基础据证化裁以取效,曾治疗1例仅2周余,视力从0.08提高到0.5(陆南山:眼科临证录,2012)。姚和清对肝郁气滞的暴盲用逍遥散去生姜,加丹皮、赤芍、川芎、丹参。青风内障属肝郁气逆的,选逍遥散去生姜,加丹皮、香附、夏枯草及蔓荆子,均有良效(姚和清:眼科证治经验,1979)。柏仲英认为,郁为情志之病,一有其“郁”,首先伤肝,再乘于脾,创立逍遥散正源于此。“逍遥”实“消摇”通:功能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故提出治疗暴盲,疏肝郁、清相火、补中气是三大法则(柏超然:柏仲英眼科医案,1981)。庞赞襄对高风内障(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暴盲(视盘炎及球后视神经炎)、青盲(视神经萎缩及小儿皮质盲)、视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凡属肝郁气滞、肝经郁热型或脾气虚弱型,均用逍遥散化裁治疗而取效。其提出的“目病多郁论”,无论治疗外障内障,初病久病,开玄府散郁结是重要法则(刘怀栋等:庞赞襄中医眼科经验,1994)。高健生自拟温肾逍遥汤(逍遥散加巴戟天、淫羊藿、知母、栀子,去薄荷、生姜)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患者31例36只眼,总有效率87.5%〔4〕。刘崇晏则善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多种眼病,如对病程日久,阴阳两虚的青盲症,用附桂逍遥散温肾助脾,以推动肝气疏泄;对内眼术后肝郁血虚,气郁化火,上攻目窍,使眼压偏高的绿风内障,则取丹栀逍遥散疏肝解郁,养阴清热,以缓降眼压;对神水将枯、肝郁血虚的干眼症,用逍遥散合地黄疏肝养血,生津明目〔5〕。
回顾总结逍遥散方加减治疗的其他眼病还有:胞睑疖肿、胞生痰核、火疳、花翳白陷、瞳仁紧小、绿风内障、高风内障、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撞击伤目及风牵偏视等〔6-8〕,在此不一一举例。
5 名方逍遥散的应用评价和前景
前述逍遥散在眼科有广泛应用并对多种眼病有效,说明在脏腑、气血、经络和眼的关系上,肝和眼的关系更为密切。无论内障、外障,凡病因病机属肝郁气滞为主或临床四诊中主证有肝郁证侯时,均可用逍遥散为主化裁方药。但也不可否认,有关逍遥散治疗眼病的验案大多是经过选择的有效案例,个人经验。散在于文献的临床总结或回顾性报道,又多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这些基本上仍属于经验医学的文献报告,难以准确反映整体情况和得出令人信服的规律性结论。此外,随着现代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流行病学特点和疾病谱和以往不同,故西医病因不同的暴盲或青盲,即使辨证属肝郁气滞,用逍遥散经方加减治疗有时并无预期疗效。因此,对于包括名方逍遥散在内的大量古今方剂,在临床应用时如何冲出经验医学的水平,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和基础实验技术,设计严谨的临床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盲法等)技术路线,从而为某方药治疗某种证型疾病确属有效提供客观、可靠的证据是我们必须遵循和有待继续努力的研究方向。
[1] 韦玉英.明目逍遥汤治疗血虚肝郁型儿童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1986,(4):17-19.
[2] 韦企平,韦玉英.内伤七情诱发视神经病变的治验[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1998,8(1):41-42.
[3] 万素君,陈玉英.明目逍遥散的药理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1,7(特刊):4-5.
[4] 尹连荣,高健生.自拟温肾逍遥汤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21(5):253-255.
[5] 张殷建.刘崇晏老师运用逍遥散治疗眼病验案[J].福建中医药,2003,34(3):11-12.
[6] 赵峪.逍遥散加减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57-58.
[7] 王静波.逍遥散在某些眼病中的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1986,(5):20-21.
[8] 霍勤.逍遥散在眼科临床中的运用[J].中医研究,2008,21(3):52-54.
[9] 韦企平,周剑,孙艳红,等.青盲中医证型的探讨和建议[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19(3):168-170.